第四百四十三章 混亂的戰局
字數:2690 加入書籤
龍先生前腳出門,葉麗麗就閃了進來,一臉狐疑地看著秦風,說道:“看來委員長還真沒有看錯你,你跟‘那邊’還真有牽扯不清的關係?”
秦風一臉苦笑,本想解釋點什麽?卻發現這問題還真沒有辦法解釋,就算他巧舌如簧也無法跟她道明白這其中的曲折,正尷尬著,楊潔走了進來,手裏還拿著一份電文,秦風名正言順地將目光轉向了電文。
電文是趙武發來的,他們已經對高安發起了攻擊,據特戰隊員的偵查,高安的兵力超過了萬人,而且他們的炮火剛剛打了不到十分鍾,就遭到了日軍的猛烈還擊,估計會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但他也請秦風放心,就算拚光了重炮團,他也會將高安犁成平地。
趙武的話反而讓秦風不放心起來,趙武素來是個比較大條的人,抗壓能力強,這字裏行間無不可以看出他信心不足,倍感壓力重重。
高安的疑雲未散,趙金武又傳來消息,日軍約兩個聯隊的步兵,借著炮火已經衝到了城牆下,前鋒已經越過了垮塌的城牆。趙金武的話音剛落,城內就傳來了激烈的槍聲,大部分是ak-47的咆哮聲,其中還夾雜著火箭筒的爆破聲,足足響了十幾分鍾才逐漸減弱。
秦風知道,就算日軍炸塌了城牆,要想越過ak-47和火箭筒布置的這道防線,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果然,孫飛很快就通過步話機向秦風報喜,鬼子的第一次衝鋒已經打退,倒在城牆缺口下的鬼子,估計超過了五百人,鬼子的戰車攝於火箭筒的威力,根本就不敢靠近城牆一百五十米之內的區域。
上海,日軍第二軍指揮部。
整個指揮部進進出出的軍官川流不息,一個個神情嚴肅,步履匆匆,幾台電話更是響個不停。念彥王黑著一張苦瓜臉正和久納城一論著什麽?
在不到十分鍾的時間裏,念彥王就收到高安、通山、武寧、德安、九江、荊州同時遭到攻擊的電文,而且每個地方都要求增兵,這下念彥王可徹底蒙了。
高安的意圖很明顯,那是為了救秦風,從裝備了150榴彈炮可以看出,這是秦風的麗水基地秦風趕來救援了,因為整個中國軍隊裏,隻有可能是秦風這麽牛逼地裝備這種重炮。
武漢是國軍第五戰區的前沿,而九江外圍發現的居然是第三戰區的新四軍,加上薛嶽的第九戰區同時對武寧和通山發起攻擊,中國軍隊反攻的態勢已經十分明顯。
最讓念彥王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居然有攜帶大炮的正規武裝,而且人數達到了五千以上,從他們的防區裏攻打德安,而德安可以說是南昌三個師團的生命線,恰恰在德安的兵力,因為是大後方,部署的隻有一個中隊的皇軍,還有一個大隊的皇協軍,一旦德安失守,薛嶽兵團攻破武寧,在兩者之間構築成一條防線,中國軍隊再快速修通被飛機炸毀的浙贛鐵路,整個湖南的兵力都可以快速地運到南昌外圍,甚至是通過修水、武寧、德安乃至九江,對三個師團進行分割包圍,其後果簡直不可想象。
從整個戰局的表麵來看,整個武漢周邊已經完全落入了支那軍隊的包圍之中,一旦九江失利,武漢的外援也被完全切斷,皇軍耗費巨資在華中地區打下的半壁江山,盡數又落到支那人手裏不說,皇軍的威嚴盡失,在國際上的聲譽也會滑落到穀底,對皇軍來說,絕對是不可承受之痛。
戰局突然發生如此詭異的變化,讓念彥王傷透了腦筋的同時,總感覺這裏麵一定有一個驚天的陰謀,不說中國軍隊有沒有這個實力反攻,就九江外圍隻有兩個團人馬來看,是不是有些太兒戲,九江的守軍隻剩下一個師的兵力,就算新四軍的協助下守住九江,難道他們就不怕皇軍從南京快速增兵?自己昨天已經做好了這方麵的防範,及時報告了畑俊六大將,昨天114師團就已經開始整裝待發,最遲明天下午就可以抵達九江,這兩個裝備都不見得得齊整的團,哪裏夠皇軍看的。支那軍人守不住九江,整個外圍的進攻,幾乎可以說形同虛設,跟個跳梁小醜沒有什麽區別。
可你要說支那人根本就不是為了反攻,純粹就是為了救南昌的秦風部,這也說不通,近十個師的兵力,一部分阻止皇軍第六師團進入奉新,一部分直插奉新,就可以直接將皇軍的兩個師團的後勤補給切斷,對皇軍進行反圍攻,可他們偏偏放第六師團過去,甚至沒有加以阻攔,一切又好像是故意引皇軍深入,讓皇軍來不及救援。而德安憑空出現的這支正規軍,又好像支那人對這個戰局蓄謀已久,準備得很充分,甚至充分得讓皇軍有些措手不及。
現在最緊要的問題,是要不要將第六師團調回來馳援武寧和德安,按念彥王所想,這場戰爭都是圍繞南昌的秦風打的,秦風整個就在這個裏麵扮演著“誘餌”的角色,隻有不管不顧,全力將這個“誘餌”吞掉,戰爭局勢必定立即明朗。
但念彥王的這種想法立即遭到了久納城一的反對,在他看來,念彥王此舉純粹就是拿皇軍的性命開玩笑,甚至在用整個帝國的命運,來賭他的一條生路,因為隻有念彥王成功占領南昌,殲滅秦風部,才有可能挽回他這一係列的敗績,在軍事法庭上贏得活命,甚至是保全政治地位的可能。久納城一絕對不能容許,他這個隻剩下一天軍權在握的將軍,連帶將自己的前途也毀掉。
如果聽任支那人攻下德安,再將武寧連成一線,兵力可以源源不斷地通過這條防線馳援九江,就算支那人放棄武漢也沒意思,他們自己都在逼支那人放棄武漢,武漢一占領,南昌取不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皇軍的三個師團完全陷入敵人的重圍,而且還一無糧草二無救兵。所以,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久納城一趕緊將這一情況如實匯報給南京的畑俊六大將,請他來親自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