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朱皓眼中的遼東眾將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A+A-




    朱皓心中感歎著,這些淳樸的軍士,不過他並沒有回頭,他知道現在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朱皓留存著這些將士帶給他的火熱,邁著堅定的步子,下了城牆。

    朱皓走後,直到城牆上,再也看不到朱皓的身影,這些士卒們才在各自的將軍命令下,有序地撤離廣寧城外。

    這些遼東的將士們,心中也都是熱騰騰的,恨不得現在就去找後軍的軍隊,廝殺一番,建功立業。

    不得不說,朱皓抓著了封建社會,人們農為本,土為重的思想,成功地用獎勵土地政策,重新激發了遼東將士們的鬥誌。

    朱皓下了城,回到總兵府,便等待城外諸將,前來會晤,朱皓大概等待了半個多時辰,眾將領,紛紛到達了總兵府的議事廳。

    朱皓在王化貞的提醒下,知道人到齊了,便開口說道:

    “眾位將軍,本王新到廣寧,各位將軍就給本王來了個下馬威!”

    “真是讓本王領教了遼東各位將軍的風采啊!”

    “眾位將軍,不知道現在有什麽想和本王說的?”

    朱皓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朱皓知道,剛剛那十數萬士卒的混亂,肯定和這些人有關係,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向他示威。

    朱皓那向來是不吃虧的主,剛剛被這些人擺了一道,別看他城牆上,意氣風發,其實他心裏麵也窩著火呢!

    議事廳中的眾將,知道朱皓這是有的放矢,紛紛低下了頭,不敢出言。

    朱皓對於這些將領的表現,很是滿意,正想以此,開口訓斥這些將領幾句,讓他們以後安分守己一些的時候,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將領站出來道:

    “王爺,末將等人,確實是聽信了他人的話!”

    “剛剛對王爺確實是多有冒犯!”

    “但王爺剛剛城牆上的那一番話,末將是打心眼裏佩服!”

    “我想眾位將軍也是一樣的!”

    “如果王爺此時要找末將等人,秋後算賬,未免太小氣了一些!”

    朱皓聞言,“哦?”了一聲,微微抬眼,看向了剛剛說話的這個中年將領。

    朱皓打眼望去,之間這人,虎背熊腰,身高一丈,身著鎖子連環計,腰陪著闊背打環刀,國字臉,五官剛毅,甚是有些不凡。

    朱皓心中暗想,此人定然不是無名之人,便開口問道:

    “你叫什麽名字?”

    “現居何位?”

    那中年將領,聽著朱皓的詢問,絲毫不慌,躬身抱拳行禮道:

    “末將祖大壽!”

    “現舔為中軍遊擊!”

    朱皓聽著祖大壽自報名號,心中暗道:

    “祖大壽?”

    “不會是吳三桂的舅舅吧?”

    朱皓這樣想著,便開口問道:

    “你可有個妹夫叫吳襄?”

    “有個外甥叫吳三桂?”

    祖大壽聽朱皓說出他的家事,非常震驚,眼神驚疑不定地看著朱皓道:

    “王爺,如何知道末將家事?”

    “莫非王爺因為末將直言,要治罪末將嗎?”

    朱皓聞言搖了搖頭,然後開口說道:

    “不!”

    “本王並無此意!”

    “你且先退下吧!”

    朱皓心中可是沒有表麵上,這麽淡定,朱皓知道這個祖大壽,後來也投降了清朝,話說吳三桂降清,與這個祖大壽還有一定的關係。

    因為此人當時便是滿清攝政王多爾袞的說客。

    曆史上都說,吳三桂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打開了山海關,引清軍入關,朱皓其實是不信的!

    朱皓認為李自成霸占陳圓圓,這件事隻是個引子,其根本情況就是,當時滿清占領了遼東全境。

    吳三桂與祖大壽祖籍皆在遼東,故土難離才是他們最後叛變的主要原因,因此朱皓對於祖大壽和吳三桂的投降,心中其實是並不痛恨的。

    況且吳三桂開關投降的時候,崇禎已經吊死在景山公園了,李自成已經入住北京,大明殘餘逃離北方。

    吳三桂獨守山海關,孤立無援,給他的選擇隻有兩個,要不投降李自成,要麽投降滿清。

    同時史書記載,吳三桂作戰極為勇猛,朱皓其實穿越之初,便有收服之意。

    朱皓知道吳三桂的投降,成為天子第一號大漢奸,有很多因素組成,其後來隨著多爾袞追殺,南明朝廷,也多為人不恥。

    可這件事,終歸是有很多因素組成的,朱皓相信,如果遼東不是寸土不剩,這些遼東本土的將軍,沒有幾個人願意投降後金做奴才的!

    朱皓讓祖大壽退下的時候,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不要讓這些遼東籍的將軍,不再對朝廷失望,不讓他們再失去他們祖輩生活的家園。

    朱皓想著這些,知道自己任重道遠,現在想要讓這些遼東籍的將軍,重拾信心,他就必須打幾個漂亮的勝仗。

    朱皓想著這些,在祖大壽退下後,朱皓也就失去了再訓斥眾將的心情。

    朱皓收拾心情,正準備重新進行下軍事部署的時候,秦瓊站出來道:

    “殿下,末將有事稟報!”

    秦瓊突然站出來,讓朱皓微微一怔,同時也打斷了他的思路。

    朱皓的思路被秦瓊打斷,他便隻能先開口問道:

    “秦將軍,請講!”

    秦瓊聽著朱皓,躬身一禮,然後開口說道:

    “殿下,之前讓末將封查軍械糧食,

    末將發現,中軍遊擊孫得功所部,

    糧餉軍械消耗多與實際不符,

    末將不敢隱瞞特向殿下稟報!”

    朱皓聽著秦瓊的話,心中暗道:

    “孫得功?”

    “tnn,書上說,這廣寧之戰,

    就特麽毀在了王化貞聽從了孫得功的計策!”

    “據說孫得功早就投降了後金!”

    “因此才會給王化貞出餿主意,致使廣寧城空虛,然後其向努爾哈赤獻城投降!”

    朱皓不知道這段記載的真實度有多少,畢竟明末的很多史料多有不準。

    不過能確定的是這小子確實投降了,而且還是沒有任何抵抗的投降了。

    孫得功與遼東投降的眾將不同,遼東眾將或是因為無奈,或是因為兵敗,總有其原因,最後投降了。

    這其中有很多因素存在的而形成的偶然性。

    可這個孫得功不一樣,這小子天生就是個當漢奸的料,根本就是有計劃投降,為了投降而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