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誰堪大任

字數:3681   加入書籤

A+A-




    “午門獻俘大典準備的如何了?”嘉靖帝問
    “回聖上,已參照曆朝曆代午門獻俘大典的形製,定了一個初步議程”
    無逸殿的一個值臣上前回
    “將你們的議程交給內閣把關,三日內務必定下”嘉靖帝擺了擺手交待
    “遵”無逸殿的值臣領
    “著欽天監擇期,定下午門獻俘大典的日子,由內閣牽頭相關部衙舉辦大典,如今距離過年也沒多少天了,務必於本年內舉辦大典,不得有”
    嘉靖帝不容置疑的下令
    “遵”
    一眾官員紛紛領
    “好了,內閣留下,其餘人可以退”嘉靖帝擺了擺手,下令散
    嚴嵩、徐階還有李本遵旨留下,其他官員躬身退出了大
    “朕把你們三個留下來,有兩件事情,要聽聽你們的意”
    嘉靖帝從龍椅上緩緩走下來,聊天似的口吻對嚴嵩、徐階和李本說
    嚴嵩等人自然躬身聽
    “這第一件事呢,便是立儲之”嘉靖帝站在嚴嵩三人麵前緩緩開口
    一聽立儲,嚴嵩、徐階還有李本頓時一個激靈,立儲這可是國本之
    隻是以前嘉靖帝對於立儲很是抗拒,像今天這樣主動談及立儲,還是第一
    雖然嘉靖帝很好色,但是生育子女方麵卻比較困難,自從他十幾歲開始寵幸女子以來,一直耕耘了十來年,直到二十六歲才有了庶長皇子,可是這個皇長子無福,兩個月就夭折然後,就有了陶仲文那一套“二龍不相見”說辭,說他嘉靖帝龍命太硬,皇子都是小龍,命不夠硬,兩龍相見的話,小龍小命難
    之後,經曆了二皇子被立為太子儀式當天就病倒,很快就死掉的事情後,嘉靖帝對二龍不相見的說法更是深信不移,並嚴格遵
    他可隻剩下兩個皇子了,要是再夭折,那不就得重蹈他荒唐皇兄的老
    立一個其他叔伯的兒子繼承他的皇位,他整的大禮議之爭,不得再來一次
    所以,嘉靖帝對立太子之事,很是抗
    可是立儲關乎大明社稷的延續,關乎國本,你不立儲,江山就不穩
    裕王和景王又都大了,成年且都開府由於嘉靖帝遲遲不立儲,兩人都有機會仰望儲君之位,裕王年長,占了大義的優勢,但是景王更受寵,兩人各有千秋優劣,於是明爭暗鬥,皇儲之爭早已經白熱化
    大臣們很著急,不時有人上書,但是下場都不太好,包括徐階,也被冷落了一段時
    這導致大臣們不敢輕言立儲之事
    但,也還是有臣子憂心此事,冒著被嘉靖帝處罰的危險上
    因為嘉靖帝已經不年輕了,已經四十五了,且煉丹修仙,搞不好哪天就掛了,若是不立儲君,等你掛了,那裕王、景王爭奪皇位,還不得天下大亂
    “這些年來上奏立儲的折子,朕已經數不清了,看來是時候立儲了,對於裕王還有景王,他們兩誰堪大任,繼承大統呢?嘉靖帝溫和的問
    這次不用嚴嵩用眼神了,嘉靖帝首先看向了李本,李本腿肚子都哆嗦了一下,沉默了兩秒,才吭吭哧哧的回道,“聖上,臣一直忙於案牘之事,對裕王和景王都不熟悉,實在不知誰更堪大”
    麵對立儲這個要命題,李本選擇了裝
    對不起,我不知道啊,還趁機表露了自己不曾結交裕王和景王,是個純
    嘉靖帝對李本裝傻的回答自然不滿意,定定的看了李本一秒,直看到李本後背冷汗直冒,差一點就忍不住跪下請罪
    好在,就在李本腿一彎要跪的刹那間,嘉靖帝將目光看向了徐階,讓李本鬆了一口
    麵對嘉靖帝,徐階這次有經驗
    所謂吃一塹長一
    徐階有了上次的教訓,早就想好怎麽回答了,嘉靖帝一看向他,他就回道,“聖上,所謂知子莫若父,裕王和景王孰能承繼大統,誰更賢能,聖上再清楚不過,臣唯聖上馬首是”
    相對於李本的裝傻,徐階選擇了打太極,將問題推給了嘉靖
    知子莫若父嘛,你最清楚了,你覺得誰能承繼大統就是誰,你是皇上你最大,我聽你
    雖然徐階很想舉薦裕王,什麽立嫡立長啦,裕王年長啦,不過,有了上次的教訓,還有對嘉靖帝更深的了解後,徐階將這話按在了肚子裏不
    嘉靖帝是一個大權在握,且很有主見的君王,或者說是獨斷且剛愎自用,他想立誰當太子,就立誰當太子,滿朝文武的意見並不能左右嘉靖帝的想
    這個時候舉薦裕王,對裕王來說,也不是好
    於是,徐階選擇了打太
    “朕要清楚,還問你們意見?!”
    對徐階的回答,嘉靖帝也不滿意,看了徐階一眼,將目光轉向了嚴
    “聖上,太子者,國之根本也,立儲一事幹係國本,需慎之又慎,裕王和景王剛成年,都是人中之龍,一時瑜亮,難辨哪位皇子更優秀,更堪大任,還需時間來驗證分
    且聖上春秋正盛,龍體康健,立儲之事不必急於一時,慢慢考察兩位皇子再決定也不”
    嚴嵩拱手說道,建議嘉靖帝不要急著立儲,你還年輕,著什麽急
    其實,嚴嵩心裏屬意的儲君人選是景王,他已經在暗中支持景王
    不過,他做的很隱蔽很隱明麵上,他跟裕王和景王保持距離,不結交任何一
    嚴嵩之所以不舉薦景王,一是要樹立純臣人設,我嚴嵩是你嘉靖帝的臣子,我絕不私下結交裕王和景王,隻對您一人忠心耿耿;二是嚴嵩心裏清楚,嘉靖帝現在還沒有立儲的想法,舉薦誰都是錯
    “還不急,這些年來,朕收到的關於立儲的奏疏,當柴燒都夠燒一桌千秋宴”
    嘉靖帝瞪了嚴嵩一眼,不悅的說
    “臣還是那個意思,立儲一事急不得,需慎之又慎,真金不怕火煉,真龍不怕考驗,還要時間考驗兩位皇子,看誰能更堪大任,承繼大”
    嚴嵩堅持
    “好了,朕看問你們也問出什麽,此事稍後再議”嘉靖帝放過了他(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