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概算

字數:4304   加入書籤

A+A-




    時間來到了10月中旬,石門工業園的奠基儀式都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

    這天下午,南江省石門縣臨邊鄉朱家集,在位於朱家集和楊家寨大致交界處的某個半山坡上,李華勇和陳挺,劉淩風等幾個人站在那裏,對著不遠處的那塊地指指點點,像是在議論著什麽。

    那塊地,自然就是未來石門工業園的地址。

    ‘阿勇,要不跟政府建議一下,把整個工業園區往河邊挪一挪呢?這樣應該就能減少不少工程量,同時也節省一點投資。’

    “這樣做就要侵占更多的農田,你們知道我老家這個地方本來地就少,這讓我怎麽開得了這樣的口,更何況我還聽說,用來燒瓷磚的瓷窯,那真要帶點坡度更好,因此移址的事就別去想了,定在這裏還是有定在這樣道理。”

    “那,那要不幹脆把那幾條公路的等級下調一下,想節約投資的話,也隻有這個辦法了。”

    “下調公路等級?那大家覺得調到哪個等級好呢?”

    “調到那個等級我不知道,不過我覺得也沒必要采用二級公路標準吧?我看你們省外麵那些省道甚至國道,很多可能都還達不到二級標準吧?我們現在隻是修一條連接線而已,有必要弄得比外麵還好嗎?”

    苦笑!聽到這話後李華勇隻能苦笑。應該說陳挺說的是實情,要知道到目前為止,整個國家還沒有一條已經建好的高速公路呢,那麽在後世看來稀鬆平常的“二級公路”,在這年代已經算是非常高的標準了。因此陳挺現在提出這個建議,應該說十分正常。

    然而話又要說回來,作為穿越人士的李華勇,他怎麽可能接受這個建議呢?

    李華勇笑著拍拍陳挺的肩膀:“我說陳生,你在大陸待了也有一段時間了,應該聽過內地政府那句著名的宣傳口號吧?”

    “哪一句?”

    “要想富,先修路......”

    沒等李華勇說完,旁邊的劉淩風搶著說道:“對對對,這句話我經常聽到看到,阿勇你說得不完整,完整的說法應該是: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我在很多村頭路口都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標語呢,是這樣吧?”

    李華勇哈哈大笑:“不錯不錯,看來還是劉生對內地的政策更熟悉些。”

    必須承認,這句話應該算是咱們國家八,九十年代最經典也最著名的宣傳口號之一了。它之所以經典,李華勇認為那主要還是因為這句話很多地方說的在理。

    笑過之後李華勇又對陳挺說道:

    “陳生,我們在這個地方辦個陶瓷廠的目的,其實沒什麽好說,那當然主要是為了賺錢,而你想過沒有,這樣一個工廠要怎麽才能賺錢呢,我認為兩個必備因素,產品好,路好。根據內地目前的情況,我甚至認為第二個因素比第一個還更重要,國內現在是所謂的“緊缺經濟”嘛,生產出來的東西還真不怕沒有銷路,這個你們看鵬城那個紙箱廠應該就有體會。真正怕的其實就怕物流不暢。因此你剛才說降低公路等級標準,用套路話說這是製約自己這個工廠的發展,說難聽點呢,那其實就是擋自己財路啊。這樣的事情我認為還是不要考慮。”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

    聽到陳挺這樣說,李華勇也沉默了。

    今天大家之所以跑到這個地方來,聽他們的對話就能聽得出來,他們其實是在探討怎麽樣才能“節約投資”的問題。而為什麽要探討這個問題呢,那就要從李華勇這幾天做的主要事情:“概算”說起。

    所謂概算,顧名思義就是“大概估算”的意思。和“預算”相比,“概算”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麽準確,畢竟“預算”是可以對著圖紙來算的,一項一項可以算得非常精確。而“概算”是圖紙出來之前做的一道工作,這樣得出來的數字比較粗陋。

    當然嘍,盡管隻是“大概估算”,但是對一個稍微有點規模的工程項目來說,這個工作還是必不可少。比如我們常在電視新聞上聽到“某某工程計劃投資多少多少”,這個“計劃投資”,其實就是概算出來的數據。

    為什麽要做這個工作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預算是需要成本的,並且成本還不低。大家知道做預算是需要有圖紙的,而對於一些大型或者超級工程來說,光是設計圖紙的成本就以億記。你總不可能先花個幾億把圖紙設計出來,然後再來發現這個項目可能存在問題。

    比如說你這時候才發現成本不堪重負,或者說你這時候認為這樣做性價比不高,做這個項目可能劃不來。這樣顯然是不行的,這其實也就是“概算”存在的理由。

    在工程界有句行話,叫做“概算要鬆,預算要緊”。這句話外行聽了可能會滿頭霧水,而內行聽了可能就會會心一笑。

    為什麽呢?因為這基本也算是工程界一個公開的“潛規則”。

    這其中道理並不複雜,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概算”出來的數字才是大家的第一印象,比如很多大型工程項目,很多人可能聽說這個項目的“計劃投資”,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具體預算。

    普通人是這樣,其實大多數領導也是這樣。

    講到這裏,大家應該可能理解為什麽會有這樣一個潛規則了吧?

    舉個簡單例子,假設某一個大型工程,完成這個工程的實際成本大概是10億,如果你概算的時候報出來是11億,那麽等這個項目立項以後,等你開始做這個工程的時候,你的日子就好過了。你大手大腳一點沒什麽問題,你鋪張浪費一下那也不是個事。就算你揮霍了5000萬,花費10.5億完成這個項目,最後沒準還能獲得表彰----不錯不錯,“計劃投資”11億,居然花10.5億就做成了,為國家節約了0.5億.......

    與之相反,假如你當初報的概算是9億,那你今後的日子就苦逼了。至於怎麽個苦逼法,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在最近這一個多星期時間,李華勇其實就在做這件事,他已經完成了這個項目的概算。

    當然嘍,因為這個項目的性質問題,李華勇這次倒不用遵循業內的“潛規則”來做這項工作。與之相反,他必須反其道而行之,必須想方設法壓縮這個項目的投資規模。

    畢竟這是墊資項目啊,是需要自己或者說是需要老陸拿出真金白銀來投到這裏麵的。

    然而到現在,李華勇感覺自己已經沒法再壓縮下去了。

    站在那個半山坡沉默一會後,李華勇對陳挺問道:

    “陳生,那個陶瓷廠是什麽情況,那邊的概算出來了嗎?”

    “出來了,中午我還和鍾生通了電話,他說按我們報的一億額度,完成一期建設還是沒問題的,至於以後要不要追加資金擴大規模,那要視今後的經營情況而定,反正不是現在考慮的事。現在就是我們這邊......”

    陳挺沒有繼續說下去了,李華勇也沒有繼續問了,因為這個概算就是大家在一起做的,李華勇如何還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2.5億啊!想完成這個工業園的基礎建設工程,做出來的概算居然是2.5億!這顯然超出了之前的預計。

    可憐之前隻是準備花一億建個陶瓷廠而已,可是現在,這個基建項目居然比陶瓷廠本身還要大。饒是李華勇之前有所心理準備,可他也沒想到居然差距這麽大。

    又在那想了一會後,李華勇對陳挺和劉淩風兩人說道:

    “大家走吧,別在這待著了。最近幾天,還要麻煩兩位在這邊看好場子,和政府那邊做好接洽工作。”

    一聽李華勇這樣說,陳挺有點明白過來了:

    “嗯?阿勇你這是準備出去嗎?去哪?”

    “唉,還能去哪,我等下當然要去洪城,這樣大的事,我要找老陸商量商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