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難處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當張順親手攪拌完最後一鬥粟種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五月一日。
雖然時間已經要超過耕種的最後期限,好歹緊趕慢趕終[ ]於趕在播種期結束之前開墾出來兩萬餘畝耕地。
雖然都是非常粗劣的初墾田地,但是撒上種子,好歹也能有些收成,不是嗎?
至於張順攪拌的什麽,當初張順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前世雖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總算還知道化肥農藥什麽的。
他本以為這個時代化肥或許還有農家肥代替,農藥肯定是什麽替代品也不可能出現。
結果,他沒有想到這個時代的農民居然發明了用砒霜拌種子的方法,來預防病蟲害。於是,張順特意派人購買了好幾百斤砒霜,來做“拌飯”。
張順在欒川附近搞出這麽大的動靜,哪怕此地偏僻,此地縣令也當有所耳聞。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當張順剛忙活完土地開墾耕種之事,便急忙帶著悟空、王錦衣快馬加鞭趕到抱犢寨,並使人把自己的拜帖送到盧氏縣城之內。
欒川鎮至抱犢寨九十裏,張順朝發夕至,不顧山路顛簸當晚便趕回到了寨中。
強忍著被戰馬顛成八瓣的屁股,張順先去見那李三娘。李三娘正月十五誕下一子,張順正月沒過就跑到欒川鎮墾荒去了。
任憑李三娘如何好脾氣,也忍不了自己還沒坐完月子,張順人就不見了的行為。
張順自知理虧,隻好致歉道“我這也是身為主君,身不由己。我又何嚐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呢,隻是這大明天下不允許啊!”
李三娘抱緊孩子也不給他看,隻是命竹兒推攘著張順道“主君言之有理,不過我並不想和你講理。你給我走,我現在不想看到你!”
張順苦苦哀求了半天,依舊得不到原諒。竹兒實在看不過去了,才低聲勸道“爺,你且早點休息吧!讓夫人休息幾天,等心情好點了,我再通信給你!”
張順沒有辦法,隻好去紅娘子房裏休息。紅娘子哪裏不知道他吃癟了,隻是溫聲安慰他一番,也沒借機說李三娘的壞話。
張順心中感動,當晚就和紅娘子演示了一番開墾山穀、播撒種子的農事。
第二天張順又去求見了李三娘一番,那李三娘餘怒未消,依舊不肯見她。好歹讓竹兒把孩子抱出來,給張順看了一眼。
孩子已經三個多月了,可以咿咿呀呀的發生了。張順看他可愛,便要伸手抱上一抱。竹兒猶豫了一下,便自作主張把孩子遞給了張順。
結果張順剛一接手,那孩子就哇哇大哭起來,張順手足無措,隻好又還給了竹兒。
等到竹兒隱入屋內以後,張順才歎了口氣轉身而去。他帶了張三百、蕭擒虎、悟空、王錦衣及二百精挑細選的精銳,一路向盧氏縣城奔去。
到了盧氏縣城跟前,張順還招來“小尉遲”魏從義,問詢城內狀況。魏從義倒也老實,一五一十的將城中大戶和白縣令私下的小動作給張順說了,並詳細述說了王、李、盧三姓的對義軍的態度。
張順聽聞以後點了點頭,隨便鼓勵了魏從義一番,方才放他回去。
蕭擒虎見此倒鬆了口氣,笑道“多虧主公安排下此人,把城裏探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張順微微一笑,也不吱聲,隻是暗暗搖了搖頭這蕭擒虎輕信他人的毛病,依舊未改。以後少不得需要多曆練曆練,方才能夠成就一番功業。
當初魏從義依照自己的命令,威懾京師,確實做得不錯。隻是從京師撤退以後,到在沁水被張道浚擊敗之間,有許多事情,魏從義依舊無法說的明白。
特別是他還招募了一個幕僚麻布,此人心思究竟如何,自己也有點猜不透。
當初自己任命他看管這盧氏城,看似信任此人,其實隻是為了把他調開罷了,以減少他對義軍營內之事的了解。
當初這縣令也好,城中大戶也罷,手中無兵無將,基本是都是任人宰割的下場。自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張順也不甚擔心。
隻是沒想到短短幾個月風雲變幻,等到張順開墾完欒川鎮荒地以後,在此地有了牽掛,城中大戶以及白縣令的作用才凸顯出來。
若是魏從義依舊忠心還好,若是此人生有二心,隻需和城中縣令、大戶勾兌起來,埋伏下死死,自己今天就有可能走不出這盧氏縣城。
好在張順另有其他情報來源,早已經將城中虛實打探的清楚,此時召見魏從義也不過做個姿態罷了。遂後,張順便大張旗鼓,大搖大擺的進了盧氏城。
那白縣令和王、李、盧三姓也頗為識相,早早備了牛羊酒水在城門口接風。普通百姓見張順不殺不掠,依舊以為他是回鄉的大戶,不疑有他。
那盧氏縣城也不甚大,自從張順將附近的義軍一並遷往欒川、冷水等處以後,反倒清淨了不少。
義軍與縣令、大戶雙方客套一番以後,便被白縣令迎入縣衙之中。縣衙之內早已備下了菜肴酒水,張順偷偷示意了張三百一下,張三百心裏明白,連忙命令幾個士卒先行品嚐了一番,以免陰溝裏翻船。
白縣令見張順小心謹慎,臉色有點不太好看,隻是也沒敢說些什麽。
眾人進了一處單間,分別落座以後,揮退了仆人。白縣令見在座沒有外人,這才拉著臉質疑道“舜王欲何為也?”
“當初爾等流浪至此,我見你衣食無著,才勉強收留人們留在這裏。如今你們不但至此安家落戶,又開墾田地,多次與當地百姓起了衝突,這讓我等何以自處?”
張順見他抱怨,才暗暗鬆了口氣。他雖然又幾條情報來源,依舊不敢保證萬無一失。若是此人真有心撕破臉皮,終究是魚死網破的結局,反倒不美。
張順聞言便笑道“老父母嚴重了,我等本是無家可歸之人,多虧了老父母收留之恩,我們銘記在心,豈敢恩將仇報?隻是其中卻有幾樁難處,還請讓我為大家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