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公私兩便
字數:1654 加入書籤
本來三人計議已定,等到晚上眾人吃飯眾議之時,張順順口便提出此事,本來想讓幾個老夥計參詳參詳此事,卻不曾想居然遭到眾人的一致反對。
趙魚頭率先發難,說道:“主公乃心懷天下之人,將來南麵獨坐,一人為尊,豈可屈居於臣子之下哉?世上唯有君臣之義,而無兄弟之情也。長梃,你身為臣子,理當規勸主公,卻為何趁機答應主公,爾其私心何其重也!”
陳長梃直接被他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不知所措。張順作為現代人,對君主之權還是沒有古人理解的深刻。隻是到了這個時候,他隻得聽了無可奈何,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說道:“此非長梃之過也,乃是我逼迫所致,吾見蕭擒虎與長梃皆是當世英雄也,故而起了結交之心,所以才出此下策。”
“所謂君臣之義,公事也;兄弟之情,私事也。昔日曹操說於兒子曹彰有雲:在家為父子,在外為君臣。大概就是說的這種事兒吧?如此,豈不兩全其美也。”
趙魚頭倒是沒什麽太深的文化素養,被張順一駁便啞口無言了。可是陳經之卻不一樣,他飽讀史書,哪裏肯依,便接口道:“天家無私情,君乃國之本,國乃君之體。故而君不安,則國本動;國不安,則君心憂也。是故,百姓以家為私,君主以國為私,蓋國為君之家也,故雲天家無私事也。今主上結拜,乃是公事,何談兄弟之情乃私事歟?”
“昔日曹孟德之言,原是‘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也。蓋居家為父子者,不涉王事也;待其受事,則當以君臣之禮為之,賞有功,罰有過也。今主公與長梃、蕭擒虎之輩,本意為齊心協力,合其力以奪天下也。此乃王事也,安能言為私事也?”
張順一聽,頓時頭都大了。趙魚頭說的是君主乾綱獨裁,他還好辯駁一番;隻是這陳經之一番“天家無私事”,直接將張順也說得無話可說了。
張順無可奈何,隻得給馬道長使眼色,想讓他幫忙說說話。可是馬道長裝神弄鬼還成,這種政治倫理辯論哪裏插得上話兒?馬道長沒得辦法,都在想要不要編一個“主公和陳長梃、蕭擒虎前世本為兄弟”的鬼話了。
沒想到這時候陳金鬥倒是插上一句話來,說道:“諸位高論,我卻是不懂,可是那劉皇叔尚可結拜關張二將,為何主公不能結拜陳蕭二人?”
“劉關張結拜本是小說家之言,與史實無涉也。更何況此三人結拜乃是劉皇叔為哥哥,關張為兄弟也,與主公此事不同也。”陳經之戰鬥力剛剛的,讓陳長梃暗暗叫苦:天下陳姓本一家,奈何一家人為難一家人也。
陳長梃本意叫張順哥哥也未必不可,隻是自己這三十來歲的男人喊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著實有點張不開口。即使自家張的開口,那蕭兄弟卻不知怎麽想。原來那蕭擒虎尚與張順無君臣關係,是以沒能參加此次議事。
此時,張順本來打算放棄了,讓陳長梃喊自己哥哥倒還罷了,那蕭擒虎並不知自己計賺他入夥的勾當,還不知道自己“主公”的身份,如果相差這麽多年齡,硬讓人喊自己哥哥,說不得結拜之事會適得其反。
正在這時候,馬道長好歹算是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說道:“結拜之事,自古以來,在德行而不在年齡,據聞劉皇叔結拜之時,年齡未必大於關張二人,蓋劉皇叔有德而關張自服也。今若主公德行足夠,未必不可結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