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死戰(下)

字數:1471   加入書籤

A+A-




    當然,說是真刀真槍做過一場,也是講究技巧的,不能白白送了性命。那宋統殷見張順隊伍火炮犀利,瞬間便想出了對策:便命令一隊人馬成“疏陣”進攻。

    所謂“疏陣”,顧名思義就是陣型裏麵的士卒距離較大,能夠減少火炮霰彈射擊的傷亡。如果廣義來將,西方的空心方陣和後世人民軍隊的“三三製”也是這種思路的延續。

    當然,宋統殷肯定沒有這種水平,隻是簡單的將普通陣型疏散展開而已。但就僅此而已,也對張順造成了巨大壓力。因為張順深知自己手下士卒都是什麽德性,幾個月前還都是孟津的災民饑民,一個月前武器還沒配齊。

    說好聽點這叫做士卒未練,說難聽點就是農夫拿了杆槍而已。若不是手下陳長梃、蕭擒虎等人武藝高強,說不得肉搏起來連點比較凶狠的土匪都不一定打得過,更何況經過軍事訓練的官兵呢?雖然宋統殷手中的官兵並非邊軍精銳,可是好歹也算精挑細選的衛所士卒,不是張順手下這些一些生活技能點滿的百姓可比的。

    可是若是現在釋放了火炮,不但取得不了殺傷敵人的效果,反而失去了對敵人的威懾,方便對方趁著火炮裝填的間隙衝上來和己方部隊進行肉搏戰。

    張順想到此處,便偷偷下令,讓中軍讓開道路,留出足夠寬的通道出來。等到陣型中間空了出來,隻有前麵的魏從義部還擋著通道。不過,魏從義本身統領能力就強,手下老兵又多,很容易便讓士卒向兩邊散開,打通了通道。

    而對麵官兵因為懼怕張順火炮,皆小心翼翼前行。雖然說自己這方布置起“疏陣”出來,減少了火炮的傷害。可是對官兵個人來說,隻要打中了就沒了性命,周圍其他官兵死多少並不重要。

    於是,利用官兵進攻舒緩的節奏,張順將陣型中間打通了通道,讓陳長梃帶著新鮮出爐的騎兵疾馳而出。那陳長梃手持虎筋弓,身騎棗紅馬,一馬當先衝出陣來,隻一箭便將一個小旗官射死當場。

    這時候其他騎兵也跟隨陳長梃奔騰而出,好似從山澗奔騰而出的洪水一般,瞬間卷向正在緩慢進攻的官兵。官兵由於為了防護火炮,早已經擺下稀疏的陣容,哪裏抵擋的住騎兵的突襲?

    張順的菜鳥騎兵,在陳長梃的帶領下,笨拙的點燃起手中的三眼銃,然後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指向距離自己等人十幾步外的官兵。隻聽得一陣火銃響起,官兵如同被割下的麥子,一片片一頭栽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那三眼銃雖然威力較弱,準頭也不行。奈何陳長梃讓騎兵在銃裏皆裝入三四個彈丸,又三眼一起發射,在如此近的距離裏就是神仙也難以躲開。不少官兵身上穿的是偷工減料的棉甲,甚至裏麵連鐵甲片都沒有,哪裏防禦的住?頓時死了一片。

    陳長梃本來還較為忐忑,此時見狀不由大喜,大喝一聲,放下虎筋弓,換出青龍偃月刀來,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其他騎兵也紛紛將手中三眼銃掄了起來,對著右側的官兵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