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車輛
字數:1513 加入書籤
張順琢磨了許久,還不得要領,便重新捋了捋思路,心想:要麽就采用牛耕的方法,兩頭牛或馬,采取抬杠的方式進行拖曳;要麽像牛車一樣伸出雙轅,搭在牛馬身上;要麽直接製作一對車輪,將炮架尾端搭在前麵的車軸上便是!
咦?張順想到此處,不由大驚:這不就是解決了四輪馬車轉彎難的結構問題了嗎!他沒想到自己竟然同時把四輪馬車的問題也給解決了。
張順真沒想到這麽簡單的問題,竟然困擾了中國幾千年。後世直到西方人來到中國以後,中國人才學會四輪馬車轉向係統。其實他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後麵兩個輪子直接安裝在馬車上;前麵兩個輪子安裝在一個車架上,然後把後麵的車架通過一個車梁安裝在前麵車架的軸承上,就解決了轉向問題。
其實西方的轉向係統也是這樣設計,張順偶然爆發出來的靈感,竟然和西方國家的轉向係統不謀而合,正好說明了大道至簡,殊途同歸的道理。
想到此處,張順連忙找來原有的四輪牛車查看一番。結果發現原有四輪牛車既沉重又敦實,用料實在,結構簡單。張順便問之前搭話的工匠道:“這太平車,你可做的?”
“有料就做得,沒料就做不得。”那人倒是挺老實,實話實說。
“哦?這用料也有講究?”張順看這玩意這麽簡單,心想不就是木頭嗎?這山西多山林,木頭多得是。
“有講究,以白槐最優,次之榆木。冬季伐木,水殺一年;蔭涼六月,熏烤十天,方能用的。”老木匠談起木匠活,嘴巴倒是利索了許多。
張順疑惑的看了這老木匠半天,隻道把他看到畏畏縮縮,才打消了疑心。若不是見此人膽小,張順還以為這老木匠在消遣自己來著。
原來張順雖然在這個時代生活了許久,有時候仍然對古代生產的效率產生了高估的錯覺。比如製作戰弓就需要在冬季剖析幹材,在春季煮角,夏季治筋,等到秋季再用膠、漆、絲三種材料,將幹、角、筋組合起來。最後再在天寒地凍的冰冷季節固定弓體,這樣才可以檢驗漆紋是否剝落。如此花費一年的時間,才能製作出一把良弓出來。
張順隻是聽說過做弓費時間,沒想做輛牛車也這麽麻煩。沒有辦法,手頭沒有現成的材料,張順隻得把主意打到改裝的頭上。他琢磨了半天,發現可以將原有的車輪卸下兩個,將剩餘的兩個車輪放在中間靠後一些。
然後將卸下的車輪削小一圈,做一個簡單的車架出來,把原來的牛車車板搭在新作的車架上,即能夠做成能夠轉向的四輪牛車出來。
四輪牛車的車輪皆是實心,由輻板拚接而成,這也是張順能讓木匠將卸下來的車輪削小一圈的原因。張順發現這四個車輪本身直徑都不是很大,不過二尺五寸而已,也就是後世的八十厘米罷了,再加上車輪畢竟窄薄,若是道路泥濘,很容易陷入泥中出不來。於是,張順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讓木匠再加厚一下車輪,聊勝於無,好歹能增強一下車輪的堅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