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比特和藏獒的優劣勢

字數:4015   加入書籤

A+A-


                      甚至哈吉還細心的發現,賽台上的血大多數也是比特的,藏獒受的傷隻是集中在嘴上和耳朵上,其他部分受傷卻極少,厚實的皮毛保護了它的身體沒有受那麽多的傷害。

    反觀比特,它的身上冒出的血可就多多了。除了頭上身上被藏獒咬出了很多觸目驚心的血口子之外,連比特的身上也被藏獒的爪子劃出了好多的傷口,不停的往外滲著血。也就是仗著比特神經末梢反應遲緩,否則的話其他的犬受這樣的傷恐怕早就疼得敗下陣來了。

    比特犬這種人類培育出來的鬥犬天生就有種作弊功能,它的神經末梢反應不是那麽靈敏,受點傷它根本就不會有什麽明顯的反應。再加上這家夥一但憤怒起來腎上腺素便急劇飆升,和其他犬鬥起來便會跟不要命似的一次次的往上衝,身體的痛感便越發的不強烈了。

    曾經發生過比特犬攻擊其他人的犬,結果無論比特犬的主人無論如何吆喝毒打,已經被怒火燒壞了腦子的這家夥就算被打得身體膨膨作響都死不鬆嘴,最後還是警察到場將比特擊斃才算完事。所以說,比特這種犬天生就是鬥犬,哪怕在咬鬥過程中遭遇人類的毒打和進攻,它仍舊會一門心思的跟它意識中的對手玩命,不死不休,人類根本就沒法阻止。

    可不要以為皮膚神經反應慢就完全是優勢了,其實這種功能同樣也是這種犬一個致命的缺陷。皮膚的痛感有什麽用?用處大了!如果你被火燒到了皮膚,或者被針刺到皮膚的時候,無論是人或動物都會迅速的閃避開,以避免外界對身體的傷害。但假如人體沒有這個反應,或反應很慢呢?那就會出現下麵的場景了——

    咦?這是什麽味道?烤羊肉呢?挺香的……唉呀,壞了,大腿給烤熟啦!

    這種情況當然不可能出現,但有一種叫做樹獺,就是那個幹什麽都慢吞吞的動物。哪怕被食肉動物咬住,都不知道該反抗的動物。最後它在自然界中的結果呢?把自已活成了瀕危動物唄!如果不是它的肉不好吃,野生動物一般都不願意下嘴,估計它現在隻能存在於滅絕動物的圖表上了。

    比特也是一樣的!動物的應激反應其實是種很有用的功能,這種能力可以避免它們在野外受到嚴重的傷害。哪個動物會冒著受重傷的風險和對手玩命啊!別說是狗的祖先狼了,就是老虎豹子熊之類的大型野獸在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的時候,在感覺自已沒法把對手當做食物的時候,都會選擇退避三舍的。畢竟動物受了傷可沒人給它看,沒有醫院可以去。

    可恰恰比特就沒有這個能力,這種人為培育出來的犬隻不用擔心受傷的問題,它隻要在鬥犬比賽中表現得足夠精彩就可以了,受了傷也可以有人來救它。隻有勝利者才有可能活下去,並且傳宗接代,而失敗者隻能被淘汰的命運。這也就是比特犬為什麽具有那麽強的戰鬥力和那麽好鬥的原因了,因為不夠強的都在人類豢養的過程中被淘汰掉了。

    可是,神經不敏感和痛感低也不全是優勢。這種弱點會讓比特在受到重傷時而不自知,卻依然選擇死拚到底。直到血流盡了自然就會直接戰死,很是悲哀。所以說,神經反應不敏感既是比特犬的優勢,但同樣也是它的劣勢。

    至少從目前來講,比特的傷勢比藏獒要重得多,這禁不住讓哈吉有一點擔心了。雖然哈吉也不喜歡性格狂暴的比特犬,但他們之間畢竟還算有一麵之識。讓他在比特和藏獒兩者之間選擇的話,他還是比較傾向於比特犬一些的。

    現在,比特犬烈焰獸和藏獒已經大戰了四五分鍾左右。這在鬥犬比較裏麵已經算是很長的了,至少今晚之前的比賽中就沒有一場比賽用過這麽長的時間。雖然藏獒多次把比特壓倒,讓比特的頭上耳朵上受了不少的傷,但比特犬依然浴血奮戰著,毫不退縮,看得哈吉是心驚肉跳,好不驚訝。

    不過時間一長,兩條鬥犬在速度和力量上的持久能力就反應出差別來了。比特雖然在身形上要略遜一籌,但在戰鬥了這麽長的時間之後,它的速度和進攻能力並沒有多少明顯的降低,也就比一開始的進攻稍稍的降了些速度而已。而藏獒卻明顯的慢了下來,動作和撲咬的速度都比一開始的時候下降了不少。漸漸的,比特與藏獒的攻勢開始接近於五五分了,藏獒的優勢變得不在明顯了。

    看到藏獒漸漸落了下風,台下觀戰的賭客們都有些急了。他們很多人買的都是藏獒,而且很多人買的還不少,他們都認為這條久經戰陣的藏獒一定會戰勝這條上次“僥幸”取勝的比特犬的。但看現在這個樣子,很有可能這頭藏獒真的會頂不住比特的進攻,從而敗下陣來。觀眾席上的喧嘩聲越來越大,怒罵聲和跺腳聲頭一次響過了廝殺中的鬥犬們所發出的聲音。

    那頭藏獒的主人更是不堪,在那裏拍著桌子大喊著給自已的鬥犬鼓勁兒,桌子上擺放的元寶形籌碼都被他拍得跳了起來。顯然,這家夥買自已的鬥犬勝達到了百萬元,最輸不起的應該是他才對。

    有失意的就有得意的,除了那些買了比特勝的人之外,最得意的當然是新哥和老金兩人了。旁人的罵聲和噪音顯然並不能影響他們,兩人相視一笑顯得相當的得意。不經意見,哈吉的耳朵突然聽到新哥用輕不可聞的聲音咕弄了一句道“連毛都不知道剪,活該虧錢!”

    新哥的聲音自然沒法在噪音裏被其他人察知,但哈吉聽到後略一回想便明白了。藏獒是種體格特別健壯,戰鬥力不俗的犬不錯,但再好的犬不經過係統的訓練也是沒法發揮它的最大能力的。除非它們都是哈吉這樣由人轉世的,或者有什麽野外生存的特殊經曆。否則一條拉布拉多犬再聰明,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搜救。

    不管是什麽樣的犬種,他先天的能力大約隻占他可以開發出來的能力的百分之四十。如果不進行係統的引導和訓練的化,他那百分之六十的能力也是沒法開發出來的。這條藏獒雖然經過了一定程度的訓練,但訓練的內容卻並不夠科學,看它在廝鬥中對體力的分配就看出來不夠合理了。最要命的一點就是,它的主人忽略了藏獒的一點局限性,不知道為藏獒剪毛。

    曾經有人問過老犇一個問題藏獒厲害還是鬣狗厲害。老犇當時和對方開了個玩笑道那得看主場設在哪兒了。如果是在非洲的話,那肯定是鬣狗厲害,因為藏獒中暑了;如果是在青藏高原的話,那肯定是藏獒厲害,因為鬣狗高原反應了。

    這個問題雖然是個玩笑,但卻很好的說明了自然進化對動物特性的影響。連人都可以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形容,何況對環境更為敏感的動物呢?藏獒這種犬種本來就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犬種,經過不知道多少萬年的進化已經完全適應了高原的地理和氣候。所以當它後來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從高原上帶下來,努力開發它的商業價值的時候,它的生活習性還是離不開青藏高原的。很多人盲目的把它作為神犬,加以包裝,拚命宣傳它的神異之處,卻忽略了這種犬本身的特性和局限性。

    藏獒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一種耐寒的牧犬。由於它常年不接觸太多的人,所以它除了和自家主人較為親近外,對陌生人接受的能力比較差,導致了它的配合性較差,智商水平也比較低,不能適應工作犬的工作,這同樣也是這個犬種自然進化的結果。

    曾經有國內的武警部隊訓練了幾隻藏獒,希望這種犬能夠幫助他們在高原地區執行任務,但在幾經努力之後還是放棄了。一是這種犬的智商低,學東西學得慢。而且終生隻認一個主人,無法承受更換訓導員後的工作。可部隊就是這種性質,訓導員退伍之後必然會有其他人來帶它,可無奈它卻無法接受新的訓導員,甚至會發生攻擊訓導員的情況。二是這種犬太過暴力,讓它執行抓捕任務的時候,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有死無生。

    武警訓練藏獒時曾試著讓藏獒咬一根犛牛的腿骨,結果藏獒咬著那根腿骨把自已整個沉重的身體都吊了起來,無論怎樣都不撒口,最後竟然把犛牛腿骨都給咬斷了。這樣的咬合力的確是夠驚人了,但真遇上不該死的犯罪嫌疑人,你真的敢讓這家夥去幫著抓捕嗎?那樣你在向戰友們請求支援的時候還得別忘了加一句“別忘了打120!”畢竟誰的骨頭也沒犛牛的骨頭硬不是。

    所以藏獒這種犬本身就是被人為神化了的一種犬,除了在高原上幫助牧民放牧以外,真的沒有太多的用處,當寵物的話也得看主人有沒有那個膽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