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佛奴,紫郢劍

字數:696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從蜀山世界開始 !
    後洞中,初鳳看著麵前這十來個奄奄垂斃的女子,麵露不忍,拂袖一揮,將她們的神誌暫時喚醒,隨後和她們道明此時的境地。
    這些女子俱已真陰盡喪,魂魄已遊墟墓,縱然是施法配合靈丹之力救她們,也不過隻是苟延殘喘數個時辰,且甚是受罪。
    她們一聽明白自身的情況,均是麵露哀求之意,求初鳳給一個解脫。
    裘芷仙一見此情景,為之哀憐,雙眸不禁淚珠盈盈,偷偷飲淚吞聲不止。
    初鳳歎息了一聲,不忍看那些女子強忍痛楚,哀求一死的神情,遂把手一伸,指尖泛光,在她們的眉心處各點了一下。
    那些女子目露感激,先後均是毫無痛苦地死去了。
    初鳳用白乙劍在地麵上轟炸出一個大穴,雲袖一揮,一道金光閃過,那十來個女子便變換了位置,麵目安詳,各自安躺在石穴中。
    裘芷仙此時已然平複了心情,止住了淚水。
    她見初鳳手持一道金色符籙,嘴唇微動,隨後念道:“弟子初鳳,以符為引,敬請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垂憐,引渡這些難女亡魂往生。”
    話音剛落,符籙無火自燃。
    初鳳以法眼觀之,見半空中倏地現出一道九色霞光,那十餘個女子亡魂沒入其中,轉瞬不見蹤影。
    她鞠身下拜,以謝救苦天尊的大慈大悲。
    初鳳豎指一點,一道金光閃現,大穴立即不見,恢複如初。
    …………
    一輪紅日掛樹梢,清光布滿峨眉山,將山中幽景襯托得如詩如畫。
    李英瓊獨自一人正在洞前習劍,突然聽見一聲雕鳴。
    她抬頭一看,見是一個足有大半人高的大雕,金眼紅喙,兩隻鋼爪,通體純黑,更無一根雜毛,雄健非常。
    此雕乃是白眉神僧座下神雕,名喚佛奴。
    佛奴已有千年道行,精通佛法,深參造化,雖然暫時還未脫胎換骨,也是兩翼風雲,頃刻千裏。
    相差一點的法寶法術,休想動它身上半根毛羽,甚是厲害。
    李寧已被白眉神僧引渡入山,不知何日回轉。
    李英瓊一人在此,孤苦無依,故而承蒙白眉神僧允許,命它前來與其作伴,但是每逢朔望之日,便要回到凝碧崖,去聽兩次經。
    佛奴輕輕飛落下來,兩爪下抱定一物,望著李英瓊呱呱叫了兩聲,然後不住地剔毛梳翎,顧盼生姿。
    李英瓊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個大蒲包,約有三尺見方。
    她不知是什麽物件,於是伸手撕開一角,蒲包漏出許多白色晶瑩的小顆。
    李英瓊拾到眼前,仔細一看,正是自流井的上等官鹽。
    …………
    這日清晨。
    李英瓊將神雕佛奴抓來的兩隻野豬和一隻梅花鹿剝皮醃製時,猛然發覺所剩的鹽,僅是夠於這一回的醃臘之用,以後想要日用就沒有了。
    她急忙跑到後洞存糧處,檢查儲備,發覺無論哪一樣家常日用的東西,都足敷年餘之用,惟獨這食鹽一項,已然用馨。
    李英瓊方才想起自身在這些日子裏,為了討得神雕佛奴的喜歡,一個勁醃製野味,把鹽用得太不經濟,所以以至於在不知不覺中,將鹽用馨。
    她望著鹽缸,發了一會愁,又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隻得先將餘鹽用了再說。
    李英瓊一麵動手,一麵對那神雕佛奴說道:“金眼師兄,我的鹽快沒有了,等過了年,進城去買來食鹽,你再去打野味吧。現在打來,我是沒有辦法弄的啊。”
    那神雕佛奴甚是通靈,聽聞此言,倏地衝霄而起。
    李英瓊知道它不會走遠,又是司空見慣,所以也未在意,隻在下麵喊道:“天已快交正午,你去遊玩一會,快些回來,我等你同吃午飯呢。”
    那神雕佛奴盤旋在空中,隻是一個回旋,便轉瞬不見蹤影了。
    …………
    李英瓊見這個大蒲包看起來足有二三百斤重,何愁日後再沒鹽用。
    她為之歡喜若狂,連忙著設法運進洞去。
    走出來後,李英瓊對那神雕佛奴說道:“金眼師兄,你真是神通廣大,可愛可佩!但是我父親曾經說過,大丈夫作事要光明磊落,不可妄取別人的東西,下次切不可如此啊!”
    那神雕佛奴聞言,隻是瞑目不答。
    李英瓊見狀,搖了搖頭,便將預備與它吃的東西取了出來,準備給它。
    正在她調弄這神雕佛奴之時,鼻尖忽然聞見一陣幽香,從崖後吹送過來。
    李英瓊跟蹤過去看時,見原來是崖後一株老梅樹,驟然花開,十分茂盛,寒香撲鼻。
    她見此,又是一番高興,便在梅花樹下徘徊了一陣。
    直至天色已漸黃昏,不能再攜雕出遊,李英瓊便打算進洞,去尋點事做。
    她剛剛走到洞口前麵,忽然望見相隔有百十丈的懸崖之前,有一個身形瘦小的青衣人,在那冰雪鋪蓋的山石上麵,跳高縱遠,步履如飛地直往崖前走去。
    李英瓊所居的石洞,因為地形的關係,後隔深潭,前臨數十丈的削壁斷澗,天生成的奇屏險障。
    人立在洞前,可以把十餘裏的山景一覽無遺。
    而從舍身岩上來,通到這石洞的這一條羊腸小徑,又是曲折,又是崎嶇。
    春夏秋三季,是灌木叢生,蓬草沒膝。一交冬令,又是布滿冰雪,無法行走。
    自從李寧父女同周淳、趙燕兒走過之外,從未見有人打此經過。
    李英瓊見那青衣人毫不思索,往前飛走,好似輕車熟路一般,心中暗暗驚異。
    她心想:“這塊冰雪布滿的山石上麵,又滑又難走,一個不小心,便有粉身碎骨之虞。自己雖然學了輕身功夫,都不敢走這條道上下,這來人竟是有這樣好的功夫,定是劍仙無疑。莫不是白眉師祖所說那仙緣,就是此人前來接引麽?”
    李英瓊正在心中亂想時,那青衣人轉過一個崖角,竟是不見了蹤影。
    她見此情景,不由心生失望。
    忽然離崖前十餘丈高下,有一個人影縱身了上來。
    那神雕佛奴見有人上來,隻是一個回旋,便已橫翼淩空,在李英瓊頭上飛翔,並不下來,好似在空中保護她一般。
    李英瓊定睛一看,見那上來的人身穿著一身青衣,頭上也用一塊青布包頭,身材和自己差不多高下,背上斜插著一柄長劍,麵容秀美,裝束得不男不女,看上去甚是麵熟。
    她正要張口問時,那青衣人已是搶先說道:“我奉了家師之命,來采這淩霄崖的宋梅,去佛前供奉。不想姊姊隱居之所就在此間,可稱得上是幸遇了。”
    來人說話之時,便將頭上青布包頭取下,現出螓首蛾眉,是一個絕美少女。
    這個少女容貌秀麗,眉宇中隱隱現出一種英姿傲骨,正是那峨眉前山解脫庵,廣慧師大門下,帶發修行的弟子餘英男。
    李英瓊自那日從城中回來,先是父親生病,無心旁顧,緊接著父女分離,勞苦憂悶,又加上大雪封山,無法行走,早便將她忘卻。
    現在獨處空山,忽然見餘英男來作不速之客,又見人家身具這一身驚人的本領,心中有一種敬愛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李英瓊心想:“自己正感寂寞的當兒,無意中添了這麽一個山林伴侶,正好同她結識,彼此來往盤桓。”
    於是,她先陪餘英男到崖後,去采了幾枝梅花,然後邀其來洞中坐定。
    餘英男比李英瓊年長兩歲,二人夙緣早定,一見如故,便認李英瓊做妹妹。
    二人談了一陣,甚是投機,相見恨晚。
    餘英男因為沒看見李寧的身影,便疑惑問道:“令尊到哪裏去了?”
    李英瓊聞言,不由一陣心酸,幾乎要落下淚來。
    她眨了眨眼睛,把眼淚忍了回去,然後把李寧出家的始未說了一遍。
    聽她說到驚險與傷心處時,餘英男宛若感同身受般,也陪她流了幾次熱淚。
    漸漸天色已晚,李英瓊掌起燈燭,定要留餘英男吃完飯再走。
    餘英男執意不肯,說是怕師父在家懸望,可是答應李英瓊,待她回庵稟明師父,明日午前,準定來作長談,二人研究武術。
    李英瓊見挽留不住,隻能依依不舍,將她送了出去。
    這時已是暮靄蒼茫,瞑色四合,山頭積雪反映,依稀能辨出一些路徑。
    李英瓊見狀,便說道:“姐姐來的這條路非常險滑,這天黑回去,妹子太不放心。還是住在洞中,明日再行吧。”
    說到此處,忽然聽見空中傳來一聲雕鳴。
    李英瓊又接著說道:“隻顧同姊姊說話,我的金眼師兄還忘了給姐姐引見呢。”
    說罷,她便照著近日習慣,嘬口一呼。
    那神雕佛奴聞聲,便飛將下來,睜著兩隻金眼,盯著餘英男的臉,不住地打量。
    李英男見此情景,笑道:“適才妹子說老伯出家始末,來得太急,也不容人發問。當初背妹妹去見白眉師祖的就是它麽?有此神物守護,怪不得妹子獨處深山古洞之中,一絲也不害怕呢。”
    說罷,便走到神雕佛奴麵前,把手一伸,便要去摸它身上的鐵羽。
    那神雕佛奴也是動也不動,一任她撫摸。
    就在這時,李英瓊忽然驚聲叫道:“我有主意送你回去了。”
    餘英男轉頭,以目詢問。
    李英瓊莞爾一笑,說道:“不過我還不知道它肯不肯,待我同它商量商量。”
    話音未落,便轉頭朝著那神雕佛奴說道:“金眼師兄,這是我新認識的姐姐餘英男,現在天黑,下山不便。請你看我的麵子,送她回去吧。”
    神雕佛奴長鳴一聲,點了一點頭。
    李英瓊見狀,麵露大喜之色,向餘英男說道:“金眼師兄已肯送你回去,姐姐害怕不?”
    餘英男輕咬朱唇,不太好意思地說道:“我怎麽好勞煩你的金眼師兄,怕是使不得吧?”
    李英瓊甚是爽朗的把手一擺,說道:“你休要看輕它的盛意。我與它相處了好些日子,也隻是背過我兩次,就再也不肯背了。不然我騎著它到處去玩,哪裏還會悶呢!你快騎上去吧,不然它要生氣的。”
    餘英男見李英瓊天真爛漫,一臉的孩子氣,處處都和自己情投意合,心中好不高興,又怕李英瓊笑她膽小,隻得點頭答應。
    李英瓊這才高高興興的,把草索取來,係在雕頸,又教了騎法。
    餘英男作別之後,便騎了上去。
    那神雕佛奴見她已然做好,立即健翩淩雲,將她送走。
    李英瓊見神雕佛奴不過轉眼,便已不見蹤影,就轉身回洞,收拾晚飯,連夜將石洞打掃,宮燈掛起,年貨也是陳設起來,準備明日嘉客降臨。
    沒有一會工夫,神雕佛奴飛回。
    李英瓊朝它謝過一番後,也就安歇去了。
    …………
    紀寧借靈符之力,架起遁光,來到了一個山頭,徑直將身子降落。
    她舉目往這山的四麵一看,見山環水抱,岩穀幽奇,遍山都是合抱的梅花樹,綠草蒙茸,翠鳥爭喧,完全是江南仲春天氣。
    正對麵的一處崖角邊上,隱隱現出一座廟宇。
    紀寧看了一看,又伸手掐算了一下,確定自身並未尋錯地方後,方才轉過崖角,直往那廟前走去。
    她一邊走著,一邊暗付:“算一算時日,李英瓊已快來了,那紫郢劍亦也要應劫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