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狗記千,貓記萬,你記幾何—1

字數:5135   加入書籤

A+A-




    小屁孩兒走丟了,這可是大事。

    畢竟隻是十一二歲的毛孩子比起蘇寧當年傳到涼州的時候,年齡還要更小一些,這又怎麽能讓人不擔心呢?

    而是大本營的早就已經炸開了鍋,有人主張應該用類似海捕文書的方式動員整個糧食體係的所有人去尋找設置的下落,但有人立即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兩種體係如今內外皆有,暗流湧動之處,倘若。有些心懷歹意的人知道了少主的樣貌,那麽說不定就要做出一些讓人驚疑不定的事情來,話說驚疑不定,這個詞他們還是憋了好久才弄出來的,然而說出來之後才發現,驚疑不定,隻不過是他們現在的狀態,倘若真的有什麽事情發生的話,那他們應該是悲痛莫名吧。

    不過不管怎麽說,出於這種考慮,大本營還是立刻打消了發布類似海捕文書的找人文書。隻是秘密的派出了與少主相熟的幾個禁衛軍軍官,率領著能夠從周圍吊機來的各路能人巧匠四處去尋找走失的孩子。

    在這個過程當中,並州軍團當中的所有之後,幾乎都被抽調一空。以至於北方的幾個遊牧部落都認為他們要挨揍了,好在這個時候就連遊牧部落當中也有人參與到了搜尋的過程當中,他們沒有別的本事,由於常年放牧的關係,他們培養出了許多優良的權重,因此在這個時候是可以用來尋找孩子下落的。

    與此同時位於長安的翰林院之中,也已經陷入了雞飛狗跳的混亂程度,許多精擅素描速畫的畫家也被人一股腦地捆到了戰車之上,晃晃悠悠的衝出了長安城。

    由於蘇寧把它的孩子藏得相當結實,所以認識他的人又不多,而且大本營已經決定不能廣泛的張貼畫像。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隻能夠依靠。親衛們的識別區辯論可是輕微的數量終究是有限的,因此其他人如果有什麽發現的話,也隻能通過這些畫家去把看到的可疑人物的畫像畫下來,然後傳遞給那些親衛們進行辯認。

    畢竟參與這次搜尋工作的人數當中,有些個事不太令人相信的存在,如果貿然加相貌,報給他們知道,那麽難免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那些帶著牧羊犬南下的牧民們。

    如今的涼州體係對戰已經將草原上的經濟基本掌握在手中,畢竟大多數牧羊的人家都是要把羊毛羊肉販賣到中原地區進行牟利的,但是。草原上的人也因此見識到了中原地區的迅速繁華。如果沒有國防科技相支撐的話,那麽蘇寧所打造的這個涼州體係隻不過又是一個北宋而已,那種像泡泡一樣的繁華,雖然能夠折射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可是太容易在北方遊牧部落的鐵蹄之下破碎。

    也因此他們對北方的遊牧部落特別防備,似乎是在格外的擔心宋朝的悲慘命運會落到兩種體係的身上,實際上。在如今的生產力和條件之下,北方遊牧部落斷然不可能像契丹和女真人那樣在北邊形成一個巨大的籠罩。

    漢朝之強大,讓分裂之後的各路諸侯們仍然可以對北方的遊牧部落保持著優勢,曹操在原本的曆史上就曾經不止一次的進攻過北方的遊牧部落,甚至還憑借他們自己的強權將蔡邕的女兒蔡文姬給救了回來。

    但是漢朝滅亡之後,1800年之間,除了朱棣的幾次北征之外,幾乎沒有漢家兒郎能夠打出如此漂亮的戰役來,而朱棣卻死在第五次北伐返程的路上。就連皇帝都會死去的戰爭,無疑是相當艱難的。但是在漢朝人看來,那卻如同是家常便飯一般。

    但蘇寧實在是個太過小心謹慎的人,畢竟他的連年征戰已經讓涼州體係內部出現了一些怨言。雖然說在先進生產力的幫助之下,無論是機械製造生產出來的各種商品,還是化學指導下的各種常用品,甚至是先進的物種帶來的糧食大豐收,都足夠滿足老百姓們的正常需求,但是戰爭總歸是一些不好的事情,它既影響了商貿,也讓某些物品大量的消耗,以至於分攤到百姓手中的東西就會變得越來越少,這難免會引起部分百姓的不滿,雖然蘇寧在這方麵極其注意。幾乎每一個工廠都在加班加點的生產,而且每生產出一批商品,總會有一批貨幣也對應的鑄造出來,隻要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是能夠從這個體係當中獲益的,當然如此以來貨幣的儲蓄者就會看到一種非常慘烈的景象,因為通貨膨脹的迅速而又猛烈,他們的儲蓄迅速的貶值,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毫無休止的繼續勞動下去。

    這當然也帶來了一些不滿的情緒,然而蘇寧可沒有心思在乎這個,他要為涼州體係帶來的是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因此他將自己的冰封擴展到了南邊的印度西邊的伊朗,甚至西北方向的烏拉爾。據說前些天他們已經派出了一支北極科考隊,想要到那裏去請幾隻白花花的大熊回來,當然這是一件危險的差事,敢於應對這種挑戰的也都是一些勇士。

    但這樣的長遠考慮卻不見得會為每一個人接受,許多人認為土地實在太多,而涼州的核心地區本來就是個人口稀少的地域,因此他們不覺得土地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收入,而且剛剛被蘇寧占領的那些地區也有很多人跑到經濟更加發達的揚州地區來討生活,為了不讓新占領區離心離德,蘇寧也隻能默認他們的這種行為。

    可是這樣的做法卻為涼州地區核心地帶的百姓們帶來了一定的治安危險,他們生活的安全係數迅速下降,幸福感也隨之蒸發大半,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的不滿可想而知,種種跡象表明亞洲體係如今的安全形勢從最初的蓬勃發展而帶來的幸福感變得脆弱不堪。

    整個變化過程其實都是一句話,那就是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力繼續發展的要求帶來的矛盾。

    其實蘇寧和涼州體係的許多人對於這種現象實在是感到無奈,如果想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人口必然就是其中的必要因素,但是。移民帶來的各種問題也的確困擾著他們,尤其是一些宗教事務,更是讓他們感到棘手。

    而且漢朝人的強權心理非常嚴重,他們甚至沒有那個耐心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很多地方在執行政策的時候往往都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式,幾乎是所有的地方政權都要求治下的那些移民們務必遵守本地的風俗,否則的話很有可能會遭到驅逐。

    對於這種事情來說,蘇寧其實也是很無奈的一方麵,她很希望雙方能夠和諧相處,慢慢的進行融合,讓時間來彌補雙方之間的各種不同,而另一方麵他也希望漢朝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把漢朝的意識灌輸給這些外來的人口,不但讓他們能夠盡快的融入到這個環境當中去,更要將大漢朝的意識傳播到域外去。

    可惜這個過程注定進行得並不算順利,漢朝雖然有對外強硬的傳統,但是傳播意識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還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他們的信仰也是相當原始的儒家,竟然還信奉什麽讖緯之學,覺得天下能夠展示很多重要的東西,但實際上這些東西對於他們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花言之落後的他們經濟落後的遊牧部落還是相當有辦法的,但讓他們先建起來之後有了那些更需要向文明發展的東西之後,便變得更加一文不值了。

    有時候先進的文化可以腐蝕很多東西,比如說一個民族最為原始的鬥誌這一點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麵臨著同樣的挑戰,當年的西方大秦帝國是何等的強盛,但是後來在蠻族的不斷侵擾之下,他們也不得不消失在曆史長河當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越是過早的追求秩序就越容易丟掉這些東西,而後來所謂的那些蠻族們竟然鬼使神差的找到了近代科學的蹤跡這就讓人不得不更加覺得鬱悶,似乎是能夠折騰的他們,更加容易得到上帝的偏愛。

    他說是這樣的話,就連西方的那些先哲們恐怕也沒有什麽好說的,希臘也好,西方大秦帝國也罷,他們都曾經擁有著先進的文明但是到後來給人們帶來的啟迪也隻不過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探索更加先進的東西罷了,倘若也能夠像他們一樣真的來一次文藝複興,真的去探索那些先賢們說過的話,就會發現那些樸素的真理的確是孕育了千年的捷徑,東西方文明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做到了這樣的事情的區別,隻在於更早一步進入鼎盛時期的宋朝人,卻沒有能夠切切實實的去探索那些東西相反由十字軍東征帶回來的那些古希臘文明,卻迅速的引起了西方人的重視,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時間的差別之外,雙方還有什麽最大的不同嗎?

    隻能說越晚折騰的人越容易取得成功,這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推斷,但是大體的邏輯就是這樣的,而且更加讓人感到鬱悶的是那些希臘和西方大秦帝國的文明,曾經也在中亞和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手中被廣泛的研究的,但是阿拉伯人的鼎盛時期也隻不過是在公元8-10世紀而已,當東方的大宋文明迅速崛起之後,從阿拉伯人那裏也得到了一些東西,可惜的是中國人隻是把他們的航線延伸到了非洲的東海岸,但卻沒有進一步的探索下去,至於遙遠而沒有蹤跡的太平洋,再沒有人能夠活著回來,至少曆史上沒有這樣的記錄。

    務實的中國人知道,如果沒有人能夠回來的話,那就意味著那是個非常凶險的旅途,誰都不願意輕易死在那裏,所以他們寧願沿著海岸線航行,因此他們順藤摸瓜找到了非洲大陸,更與霍爾木茲海峽周圍的地區建立了相當友好的聯係,直到明朝時期,這種聯係依舊存在,甚至有不少人華人在那裏定居,那是中國影響力最鼎盛的時期,即便到了21世紀海外的影響力也不及如此雖然說華人早就是遍及全球各個國家的民族,但是,真正從海上探索過去的百姓並不多,大多數人都是為了阿海去闖蕩一番,也好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一個可靠的支撐。

    在這種情況之下,很難說,他們的對外擴展是國家影響力的結果。

    相反他們隻是因為視野得到了開闊,而在國家貧窮的時候選擇了離開,他們要做的是追求富足而不是追求國家的富強,當然這也怪不得他們從微觀層次上來講,他們的這種選擇在某種程度上也將為宏觀的崛起創造大把的機會,而事實的確是這樣的,南陽的許多華人華商,在共和國崛起的過程當中,在之前的革命當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不可否認的是,宋朝是整個華夏曆史上最為鼎盛的朝代之一它的影響力波及到印度洋的西海岸,但是即便如此,它在發展過程當中誕生的思想變革,卻沒有真正的慰藉到帝國的心靈。因此他們沒有能夠做到距離天下的真理更近一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錯失了近代工業革命的絕佳機會,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李約瑟曾經關注過這個問題,很多人也曾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沒有一個人的答案能夠完美的解釋這個問題,東西方的差異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區別隻是西方原本的落後,讓他們更擅長在勞動當中積累經驗,而東方的所謂發達,卻讓他們疏忽掉了,這一點他們追求的是文化上的嚐試,卻不切實際勞動中的積攢,因此他們的貢獻並不能有受到重視,因此工匠所看到的聽到的,並沒有成為學問當中的絕佳部分。

    因此或許像那個走失的孩子一樣,走出去看看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