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三、董老說武

字數:2593   加入書籤

A+A-




    董尚武收回探查盛青雲的目光,盛青雲也收了望氣術,董尚武對盛青雲在自己麵前還能夠做到不卑不亢還是挺看好的,所以臉色也稍微的溫和了些:“別客氣,都坐下說話!”

    盛青雲和張劍各自坐下,清秀女孩小琴送來茶水,擺上果品,就在董尚武身旁坐下,好奇的打量著盛青雲,看得出女孩在董尚武這裏頗得寵愛。

    董尚武看著盛青雲,眼裏精光閃動:“你的事張劍已給我說了,年輕人仗義;鐵鷹是近幾年名頭漸響的後輩,向來出手狠毒,心高氣傲,張劍為他所傷卻被你所救,他自然心氣不平,要找你理論;你雖不是圈中之人,卻習有圈中之術,故他以圈中規矩約鬥也是合乎情理。隻是不知你可做好準備,武者比鬥,不是拳台運動比賽,動則輕則傷殘,重則斃命。若是畏懼,老夫厚顏說和一下,擺上一桌,就以不為圈中人,不知禮數為名,跪求原諒,了結此事如何?”

    聽到這話,盛青雲眼神微微一縮,腦海裏不自覺的回想起東方若蘭那句話:寧可站著死,也不願跪著生。修士敬天禮地跪父母,豈會為苟活而屈膝!

    盛青雲當即一抱拳,聲音微冷:“感謝前輩好意,小子已有身死道消之覺悟,擂台爭先,隻問當與不當,生死無悔!”

    董尚武並沒有因盛青雲口氣冷而生氣,反而微微點下頭,武者修行,一往無前,不失銳氣,豈可屈膝,一旦沒了胸中這口氣,武道之路就此斷絕。所以對於盛青雲的反應,董尚武還是心理讚賞的。

    “既然你已心有準備,那老夫也就不多說,就給你說說這比武的章程。”董尚武正色道。

    “請董老賜教!”盛青雲誠懇的說道。

    董尚武看了一眼張劍,回頭對著盛青雲開口道:“想必張劍已給你說過這擂台比鬥是我輩武者解決矛盾的途徑,隻是這比武不似拳台運動,著護具,立規矩,隻分輸贏;武者擂台較技,勝者為王,舉手無悔,當前不讓,傷殘難免,死亡常見;故與主流社會生活不符,隻得暗下進行。”

    董尚武說的這些,張劍確實給盛青雲講過,不過盛青雲沒有絲毫不耐,還是認真聽董尚武講:“這擂台比武其實也分兩類,其一為決勝負,其二為分生死;主要是看雙方的矛盾恩怨自行商定,可即便是最輕的決勝負,擂台上傷殘也是難免,就是措手不及丟了性命也是常有;而分生死則是不死不休。以你與鐵鷹的恩怨,決勝負的可能比較大,事先擬定勝負條款,敗者遵守;但真上了擂台,切不可留手,你一個不忍留手,可能就傷了自己,無論什麽時候,傷了對手都比傷了自己強,切記擂台爭先,當仁不讓!勝了什麽都好說,敗了無話說!”

    董尚武一番話可謂良言,可謂血的教訓,董尚武不知是說得興起,還是有意提攜後輩,隻聽他繼續說:“不知你師承可有說過,比武較技有一句話叫‘拳怕少壯’,這句話有著兩重含義,其一,年輕武者氣血旺盛,力量凶猛,戾氣張狂,容易傷人;其二,年輕人練武時短,拳法還未入化,勁易發難收,比武時控製不住勁道,做不到收放自如,與之比鬥,最易受傷;所以擂台比武,決勝負,遇上年輕武者,沒人敢輕易留手,因為留手,最容易傷到自己。張劍告訴我你實力高強,遠勝張劍,亦勝鐵鷹不少,可你在與鐵鷹比鬥的時候可不能自負而留手,在這樣的比武中,沒有幾人有資格留手,自古以來,在擂台比武留手丟命的太多,留下太多血的教訓,你得引以為戒!”

    看來董尚武真的是想提攜一下盛青雲,這番話真的如師門長輩般的諄諄教誨。

    盛青雲心生感激,當即誠心感謝,又聽到董尚武說到拳法入化,心中感覺這說的與張劍說的化勁好像不是一回事,就悉心請教。

    董尚武頷首一笑,娓娓道來:“武界有一句話叫‘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其實這句話總結了武者修行的兩個方麵,練武和練功;這練武指的就是練拳,練功說的就是煉勁;煉勁有明勁、暗勁、化勁、丹勁、以及隻聽過沒見過的罡勁;練拳同樣有層次境界,通常用三流拳師,二流拳師,一流拳師,超級拳師,頂級拳師,宗師,大宗師的說法;”

    董尚武這一說,不但盛青雲有興趣,就是張劍也在認真傾聽,估計以前他自己也不甚明了。

    “三流拳師也可以稱為套路拳師,臨陣應敵隻能以預設拳法套路迎敵,不能隨機應變;世間武者最多莫過於此,這樣的武者,平時練拳,都是練預設的應敵套路,要將這些套路練到身體成為本能,應敵的時候我們可以稱之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因預設編撰的應敵套路已經成為身體本能,故隨敵人的攻擊身體就會自然演變應對敵人的招式,然後就順著招式演變成預設的應敵套路,自顧自的往下打,若被敵人逼住,又會順著被逼住的招式打出另一套預設的套路;這樣的武者需要師門同門大量的給他喂招,設想各種攻擊,把學習的師門拳法拆分編撰為幾套應敵套路,以及在各招式被破不同方向演變的套路;要成為三流拳師也不容易,不能把套路練到骨子裏,成為身體本能是根本不能應敵的,那種耍套路還需要大腦作出反應的是不能戰鬥的,表演一下,如同舞蹈一樣供人觀賞一下還行,戰鬥套路成為身體本能後,一受外來刺激就會本能反應,這才可以實戰。”

    董尚武說得仔細,盛青雲對三流拳師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對於現在武者的層次更加好奇,這不但要有功力的境界,還得有拳法的境界,聽起董尚武講解就更認真了,平時可不容易有這麽一位武林名宿會為自己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