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做人做事要敢當
字數:4853 加入書籤
洛山城的捕快,對於請寧小七來幫忙破案,是心有抵觸的。
有寧小七插手,若是不能破案還好。若是真讓寧小七破了案,便顯得洛山城縣衙無能。
他們之前認定齊陽便是凶手,否則為何能說出案件發生的相關之事?
至於為何齊陽是凶手還敢跟他們說這樣的事,他們認為正常人不會這麽做,但齊陽不是正常人。
齊陽是正常人嗎?
他是練功走火入魔的魔頭!
練功走火入魔者,多為瘋子。
瘋子的想法,無人能知、無人能解。
若非瘋子,為何會無緣無故殺害幾個女人。
結果,齊陽還在牢裏,外麵繼續有女人失蹤。
顯然,齊陽不是凶手。
顯然,那個凶手也是個蠢貨。
為何是蠢貨?
凶手若不是蠢貨,在縣衙將齊陽認作凶手抓入大牢後,凶手便不應再作案。
凶手不作案,齊陽就不能洗脫嫌疑。
等將齊陽定罪,此事便從此揭過,凶手可以逍遙法外。
這,不好嗎?
寧小七並沒有因洛山城捕快的態度而拿捏。抓住凶手,不讓無辜人被冤枉,才是重要之事。
為洛山城捕快的態度生氣?
他們不配!
對方直接將寧小七四人帶到案發地,那裏縣尉、縣令還有衡捕頭等人已經現場勘查。
“大人,寧小七帶到。”
縣令、縣尉看向寧小七,寧小七依足規矩行禮。
“寧小七,聽說你破案上有點手段。之前又說齊陽不是凶手。如今再次發生失蹤案,失蹤之人同樣是大戶人家的小姐與丫環。此是一次機會,你若破案找到凶手,證明你眼光不錯,齊陽不是凶手。”
寧小七行禮:“謝大人給小七這個機會。”
內心,寧小七卻是罵這些素餐屍位的狗官。隻顧自己手中權力,隻顧自己臉上麵子,卻不顧百姓死活,無能之輩!
寧小七用醉眼朦朧掃視周圍,看有沒有與案件相關,與失蹤者有關之物。
結果沒有。
倒是賈秀才也在現場哭泣,寧小七向賈秀才走去。
“寧小七,馬車夫的屍體你不查驗嗎?”衡捕頭問。
寧小七用醉眼朦朧遠瞅一眼便知情況,哪裏還用過去查看。他回答道:
“我相信你們。”
你們檢查出東西,自然會告訴我。你們檢查不出東西,我也檢查不了。
寧小七的話說得漂亮,讓衡捕頭心裏稍微舒服一些。
寧小七來到賈秀才跟前,與他打過招呼後詢問道:
“你女兒最近可有什麽異常?”
賈秀才搖頭。
“或者有什麽事雖說不算異常,但有可能與失蹤有關,或與平常不同。”
賈秀才再搖頭。
“她可有與你們爭吵?或者最近兩天去過什麽地方,回來後有什麽不對?”
賈秀才繼續搖頭。隨後,猶豫片刻說道:
“她聽說縣衙抓了齊陽,外麵都說齊陽是殺害劉家小姐和宋家小姐的凶手,她不信齊陽是凶手,與人爭辯了幾句,回來時還生悶氣。”
“我有說她,說大家說齊陽是凶手,齊陽就是凶手。他不是凶手,縣衙會抓他?”
說到此處時,縣令、縣尉、衡捕頭、還有那些捕快,齊齊低頭不敢言語,更不敢看賈秀才。
賈秀才是老秀才,文人當中還是有些人脈。縣令擔心賈秀才會在文人當中散播對他不好的言論,這才將寧小七請來幫忙。
“她見我說齊陽是凶手,又與我爭辯,說她與齊陽認識,了解齊陽為人。我便說她,齊陽不過是長得俊。若是換個樣貌醜的人,她便不這樣認為。”
“我女兒氣得不與我吵。今日用過早膳,便帶了丫環出來此處作畫散心解悶。”
說到這裏,賈秀才歎氣道:
“此地是我女兒與齊陽初次見麵之地,真是冤孽啊。若她不認識齊陽,便不會因此生氣,更不會來此地久留,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說到傷心處,賈秀才老淚縱橫。
寧小七安慰他幾句,便來到縣令與縣尉麵前。
“兩位大人,不知可否派人去詢問前麵幾位苦主,那些失蹤的小姐,是否曾與齊陽相識?”
縣令道:“不用問,已調查過,確實與齊陽認識,齊陽也承認與她們認識。正是如此,我們才認定齊陽是凶手。”
縣令為自己的錯誤狡辯。
寧小七無意與他爭辯,爭之無用,反而若縣令不高興。萬一縣令老羞成怒,不讓他參與,那便前功盡棄。
寧小七不聰明,係統也沒獎勵他破案技能。可他前世看過的破案推理小說、電影、電視多啊。古今中外,破案推理在小說和影視界,是個重要分類。甚至連動漫都沒能逃過。
什麽爾摩斯、什麽南、什麽仁傑、什麽六組等等,多了去了。
俗話說得好,久病成醫。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
“大人,既然受害人與齊陽有關,而凶手又不是齊陽,那麽凶手必定是與齊陽有關,或齊陽身邊之人。”
縣令與縣尉兩人微微點頭,心裏同時暗道:對呀,為何我沒想到?
他們先入為主,認為齊陽就是凶手,自然沒想到。等發現齊陽不是凶手時,因自身錯誤失了顏麵,故心情煩躁影響判斷。
隻是,他們沒有寧小七的醉眼朦朧技能。即便是知道這點,他們也不可能馬上找出凶手。
凶手做案不留線索,他們沒有證據,便難以鎖定目標。
衡捕頭知道寧小七說得有理,但為了縣衙的臉麵,他硬是要挑刺道:
“為何一定是齊陽身邊的人,或與齊陽有關之人?就不能是與齊陽無關的人,不是齊陽身邊的人?那些受害人之所以全都認識齊陽,說不定隻是個巧合。”
寧小七不與衡捕頭爭辯,反而點頭同意。
“衡捕頭說得不錯,這也是一種可能。隻是這個可能可以暫時先排在後麵,或者由衡捕頭去查。我先從齊陽周圍的人開始查,這樣較快些查出結果。俗話說得好,先易後難。”
縣令撫掌稱讚:“好一個先易後難。寧小七,便按你說的辦。”
“謝縣令。還請大人安排兩個人手給我,萬一找到凶犯,由他們抓拿歸案。”
縣令點頭,縣尉也點頭。這個寧小七還是會做人的,沒有獨搶功勞,分了功勞出來。
“衡捕頭,你帶人聽候寧小七差遣。他讓你抓誰,你便抓誰。”縣令對衡捕頭下令。
“屬下遵命。”
寧小七又說道:“大人,此次行動,萬一衡捕頭他們對我的話有懷疑?”
“衡捕頭,你聽好了。一切遵照寧小七的命令行事,不得有誤、不得違抗命令。”縣令下令。
他這樣做,也存了點小心思。若是抓錯人,責任便在寧小七身上。因為無論抓誰或做何事,皆由寧小七說了算,他們沒有插嘴也沒反駁。
事後出問題追責,他們隻是聽從寧小七的命令,錯在寧小七與他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