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遷都之意

字數:3583   加入書籤

A+A-




    “多謝官家,臣下患有間接性遺忘症,所以有些事情很快就會忘記,這一點官家放心。”

    既然趙匡胤有心放過自己的那麽趙承嗣也不會不明白事理。

    這件事即使趙匡胤不問,他也不會去到處亂說,何況現在有了趙匡胤的敲打。

    “純臣,你很聰明,你是白雲先生看重的人,朕也對你另眼相看,所以讓你擔任武德司的武德使,這些私事你知道就好,千萬不要擴散,不然對你,對朕,對大宋都沒有好處,有時候局勢不是想控製就能控製的,他在汴京也經營了多年,也有一大批支持者,朕不得不為大宋考慮,知道今日還是沒有立太子,就是怕引起來朝中兩派的爭鬥,汴京已經是是非之地,等朕平定江南唐國之後,也許想回到洛陽去看看,那裏是古都,也是朕出生的地方。”

    趙匡胤這話可謂是推心置腹了,趙承嗣聽得心驚肉跳,這位皇帝說這些給自己聽,想要幹什麽。

    知道的越多就死的越早,趙匡胤說的是誰,不是趙光義還能有誰。

    趙光義一直身居要職,在汴京經營多年,自然有自己的班底。

    趙匡胤想回到洛陽去看看,要幹什麽,難不成要遷都,曆史上可是有過趙匡胤要遷都的記載。

    不過大部分人都是猜測那是要對付趙光義的策略。

    趙匡胤也對自己的這位皇弟無可奈何,其中就有相關的記載是關於趙匡胤想要遷都洛陽被趙拒絕的事情。

    大宋開寶九年趙匡胤西巡洛陽,這是真的衣錦還鄉了。

    此時大宋已經統一了中原以至整個南方,實現了自晚唐以來二百多年間中原王朝最接近於大一統的局麵。

    盡管北方仍有強鄰,但開國十六年來,大宋國力日強、國運大盛。

    所以,在隨行的文武群臣們看來,此次聖駕西幸應該是一次充滿溫情的懷舊之旅。

    傳說趙匡胤回到夾馬營舊居參觀時,欣喜懷戀之情溢於言表,甚至還從某處土坷裏挖出了幼時埋藏的玩具石馬,愛不釋手地帶在了身邊。

    然而,此次西巡卻並非都是終日宴飲、君臣共歡。

    趙匡胤突然提出了遷都洛陽,令群臣大為驚駭,而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也讓趙匡胤滿心不悅,索性在洛陽一住兩個月,拒絕東返開封,甚至提出一遷洛陽,再遷長安。

    如此僵持的兩個月對群臣無疑是一種折磨,洛陽的日子在惴惴不安中度過。最

    後,終於由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勸動了趙匡胤,雖然還是心有不甘,但悻悻之間總算肯起駕回京了。

    五個月後,開創了大宋江山的一代聖主在開封的皇宮中猝然亡故。

    趙承嗣心思不停的活躍著,這些都在史料上記載的。

    趙匡胤遷都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自己的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所以最初定都開封談不上選擇,隻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承襲。

    開封確實是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此前定都於此的都是短命政權,但趙匡胤雄才大略,大宋開國後即開始為開疆擴土而南征北戰。

    戰略上以攻為主,戰場主要在別人的地盤上,十多年來國都從未受到過威脅,而開封的通達便利更成為了利兵利戰的優勢。

    應該說,宋初定都開封是符合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麵客觀需要的最佳方案。

    問題在於,當大宋如秋風掃落葉般蕩平南方諸國而將目光轉向北方時,形勢卻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

    盤距在山西的北漢政權聯合北方的契丹,憑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勢,成功阻止了宋軍向北的步伐。趙匡胤三次攻打北漢,皆受挫而返。

    當戰略上的進攻轉化為對峙,作為一個身經百戰、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從心而產生失望和無奈,也當然會意識到巨大的危險。

    北漢在黃河以北,與汴梁僅相隔一河。而強大的契丹也隨時有可能揮戈南下,以汴梁平坦開闊的地勢,如何抵擋遼軍鐵騎?

    要保證四戰之地的安全,隻能以兵為險,所以駐守開封的禁軍數量急劇膨脹。

    那些已經習慣於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們,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師或許會感到心安,而趙匡胤則已清醒地認識到了軍隊龐大對國力的巨大消耗。

    他提出遷都洛陽就是為了“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隻可惜,他的遠見卓識未能得到大臣們的理解。

    極力反對趙匡胤的提議,大部分臣子都反對。

    最終在趙光義“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的勸說下,不得不做出妥協。

    其實,對於這次遷都之議還有另一種猜想:禦弟趙光義早有謀位的野心,一直在做著精心準備,他作了十幾年開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親信勢力。

    不管趙匡胤對此是不是有所覺察,遷都之議對趙光義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所以他當然要竭力反對。而大臣們不過是受了他的鼓動,幫他製造氛圍而已。

    這樣的分析“陰謀論”色彩過重,卻並非沒有道理,此後事態的發展,甚至包括趙匡胤幾個月後的詭異死亡,都可以作為懷疑趙光義的理由。

    在最終做出妥協時,趙匡胤忍不住仰天長歎:“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此語在百年以後驗證。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著大宋十分之九的財力,卻仍無力阻擋外敵的入侵。

    開封終於在靖康二年被金軍攻陷,北宋滅亡。

    現在趙匡胤說出來汴京已經是是非之地,要去洛陽巡視,誰又能保證這是不是對趙光義有所警示呢?

    不過趙承嗣卻不敢亂說話,隻是低著頭,這種事情是可以亂說的,這畢竟是人家趙家的家事

    雖然自己也姓趙,但是不是人家趙氏皇族。

    不過想到宋朝的百年屈辱,趙承嗣還是忍不住的說了一句:“官家,臣下冒死猜測,莫不是您有遷都之意?”

    趙匡胤眼中精光乍現,這小子說到自己的心坎之中去了,這小子果然不是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