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外顯之境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葉雲並沒有再去追錢通等人,一則錢通他們都並非弱者,無需葉雲如同保姆一般護送至玄靈城,二來葉雲也知道小姑娘百裏尋雪的那一絲朦朧情意,但葉雲早已心有所屬,相見倒不如不見。
山林中,到處都是危機,不過最危險的依舊是人心。
有很多進山曆練的大家族青年子弟,但同時也有很多專門擊殺妖獸獲取妖晶的賞金獵人,同時也有各種傭兵團,在這裏,充斥著陰謀詭計,截殺仇殺,殺人越貨幾乎是家常便飯。
葉雲此時需要找一個相對安全的所在來恢複傷勢,鞏固修為,因而一直都是隱匿行蹤。
細心尋找之下,沒過多久,葉雲便找到了一處頗為隱秘的山洞,外邊都是藤蔓遍布,葉雲又專門找了一塊大石頭將其入口封住,隻留幾處縫隙,便在其中安心修煉。
盤坐在地上,葉雲點了點左手,手臂袖子中便溜出來了小蛇兒。
“唔~~”葉雲看著小蛇兒有些犯難,起初,小蛇兒被他所迫,不得不跟他出了毒龍潭,為錢通解毒,解毒之後,小蛇兒卻並未離去。
昨夜血戰之時,小蛇兒也出力不少,如今顯得有些疲憊,有氣無力的趴在葉雲麵前。
“也得給你起個名字!看你通體斑斕,要麽就叫小花?”葉雲試著道。
“~~”小蛇兒不會說話,不過不代表它聽不懂葉雲的意思,此時如遭雷擊一般抬起了蛇軀,而後猛然摔在地上,一副了無生趣的模樣~~
“不滿意啊~~那要麽叫小學兒吧,嗯就這麽定了!”葉雲笑著道。
小蛇兒,哦,不,現在是小學兒,在地上翻滾了幾下,表示抗議,它可不想要這麽詭異的名字~~
“小花花或者小學兒,你自己選!小花花就點點頭,小學兒就搖搖頭。”葉雲板起臉道。
小蛇兒人性化的翻了個白眼,終究是選擇了點頭,選擇了小花花這個名字~~
它實在是服了這個人的起名能力了,真的是怎麽簡單怎麽來~~
~~
任小花花在一邊苦惱,葉雲自顧自的開始入定。
《萬世書》的一句句經文流淌,葉雲周身開始凝聚起一股股的天地靈氣,雙手中握著的兩顆下品靈石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退,不多時便化作粉末消散。
葉雲對此早有準備,又是幾塊靈石跟上。
內視之中,體內經脈中的靈氣如同大河一般奔騰,衝刷之處,裂痕開始恢複,並且更加的堅韌。
小花花苦惱了一陣子,看到葉雲並沒有蘇醒的跡象,兩隻腦袋互相看了一眼,旋即也開始盤踞在地麵上,吞吐著周圍濃鬱的天地靈氣,它也需要修行和成長。
不知過了多久,葉雲體內的血氣終於恢複了巔峰狀態,體表被狼群劃出的傷痕也都慢慢結痂,而後脫落,露出全新的肌膚,晶瑩透亮。
血氣如龍,五髒六腑之中,陣陣心跳強而有力,如同雷吟。
直到這時,葉雲腳下已經有一大堆的靈石粉末,就連極品清靈丹也消耗了不少。
取出一枚靈韻鍛體丹,扔進嘴裏,藥力化開,葉雲頓時感覺到全身皮肉開始發熱,如同身處熔岩之中一般。
煉體是葉雲不曾放棄的,那些傳說中的聖體、神體和道體強大無比,神妙無窮,有些可以滴血重生,有些可以接引星辰之力,有些則是修行速度一日千裏。
前世的葉雲機緣不足,等有了煉體之法的時候,卻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乃至於被雲飛凡偷襲時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這一世,葉雲早已想好了自身的修煉道路,劍道與煉體齊頭並進,劍道領悟深厚,隻需要按部就班就行,至於煉體,葉雲的目標正是傳說中的萬雷聖體!
在神話時代,遠古雷神便是天生萬雷聖體,自遠古雷池中誕生,一出生便有著統禦萬雷的能力,即便是在那個時代,遠古雷神依舊是最強大的存在之一。
葉雲沒有天生的萬雷聖體,事實上,自遠古雷神之後,幾乎再無天生的萬雷聖體,遠古時代後來倒是出現過疑似雷神傳人的,同樣修成了萬雷聖體,震古爍今。
這表明,萬雷聖體實際上是可以後天修成的,而葉雲得了《雷神藥典》,其中便有著遠古雷神的萬雷聖體後天修煉之法。
不過其有著極其苛刻的修煉條件,葉雲現在根本無法開展,隻能借助靈韻鍛體丹來強化體質,同時尋找其他的煉體大藥。
修煉萬雷聖體,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雷池,不是葉雲識海中的雷池,那隻是真正的雷池的一個投影而已,尋找到遠古雷神的誕生之所,並且在其中以先天神雷鍛體,才有可能修成萬雷聖體。
普通人,即便是找到了真正的雷池,也難以承受先天神雷。
以葉雲如今的境界,靈韻鍛體丹的效果還頗為明顯,因而倒也不用著急。
回想著天人感應的玄妙境界,不知不覺,葉雲漸漸進入了坐忘之境中。
小花花本在吞吐靈氣,忽然有感,抬頭看了葉雲一眼,眼裏有著疑惑之色,它明明看見葉雲就坐在那裏,可偏偏葉雲給它的感覺是不存在了一樣,就像是這無處不在的靈氣一般,似在非在。
實際上,葉雲此刻便處於一種極為神妙的狀態中,不在此間,不在彼間,不在中間,玄之又玄,難以描述,難以言說。
仿佛,葉雲正在和這方天地相呼應!
天人感應是一種極為玄妙的狀態,身處這個狀態中,葉雲的感知變得極為敏銳。
雖然在封閉的山洞中,但葉雲卻可以感知到外界方圓十裏的風吹草動。
能“看”到妖獸在林間捕殺獵物,補充血氣,能聽到草葉上蟲子齧葉的聲音,仿佛一時間天地就變得精彩起來。
這種入微級的感應非天人感應不可,若是那些跳過天人感應直接突破外顯境的人,根本沒有這種心眼的體驗,更無法感知到自身與天地的融合過程。
一入外顯,再無餘地,因而又有一入外顯終不悔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