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老古董以毒攻毒(上)
字數:2640 加入書籤
蘇鉞在這條長微博之前發的兩條微博表達的意思不太明朗,關注的人數也並不太多。但這條長微博發布之後,由此引發的話題立刻炸開了鍋。
一直以來,蘇鉞給人的印象絕大部分是一個“極有才華的創作者”的形象。這樣的形象很討喜,但關注度並不高,就像另一個世界的周天王和方詞聖,兩個人相互成就,但周天王的話題度和關注度明顯要比方詞聖高好幾個量級。娛樂圈喜歡懟人的人不少,但蘇鉞之前明顯不在此列。這次忽然之間發聲,自然就引發了大量的關注。而從蘇鉞微博中前後三條發布的消息也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斷到底是什麽原因,簡單來說,就是不滿意對方的導演兼編劇蹭“中國風”的話題。不過這也有些奇怪,在《青花瓷》和《蜀繡》火了之後,蹭這個話題的人多了去了,蘇鉞也並未因此有任何意見,相反,對於某些有意思的作品還出言鼓勵,這次忽然之間就開口懟人了,好像不太正常的樣子。而且也沒聽說這兩方有什麽宿怨啊?怎麽忽然會之間就搞了這麽大一個新聞?
一時之間,“蘇鉞懟人”的話題登上了熱搜,而且對方的反應很迅速,行動很快,馬上就有了“蘇鉞開創了所謂的‘中國風’就飄了”、“看不過別人的名氣和才華”之類的反擊流了出來。但這些言論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波瀾,一位在網文圈有極大名氣的大神作者很快通過微博響應了蘇鉞。
“同意蘇老師的話。穿越小說的題材很寬泛,就像蘇老師所說的,整個人類悠長的曆史給了這一類作品很多可供利用的素材。但曆史就是曆史,穿越小說就是要去彌補遺憾,而不是通過作品對曆史上的黑點洗白。”
說句實話,在網絡小說的讀者中,穿越小說的愛好者之所以會對這樣的題材情有獨鍾,同樣也是因為所謂的遺憾。而對於曆史上的某些事件,以前或許因為普通人接觸的資料不多,了解得並不深刻,基本上人雲亦雲,如今卻真的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許多在曆史教材中語焉不詳的信息在網絡上大多能找到答案,或許不能完全意義上還原曆史真相,但做一個中肯的評價卻是足夠了。
對方很快又進行了回應,那位導演兼編劇直接在自己的微博上麵點名蘇鉞和那位網文大神作者:“網絡小說始終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麽樣子的,難道網絡作家們真的知道?況且,你們說這是給某些黑曆史洗白,你們的穿越小說直接就是在篡改曆史為什麽不說?”
那位大神作者倒是個有意思的人,他並未直接回複對方的話,而是@了一個已經沉寂了很久的網絡賬號。那個賬號是這位導演兼編劇前年的作品的宣傳賬號,上映期結束後沒有了人打理,也就變成了一個墓碑賬號。但很不幸的是,這個電視劇作品是購買的一個網絡小說的IP改編的,而且因為改編的幅度太大,不僅僅引發了原著粉絲的不滿,甚至連拿了錢的原作者都公開表示了反對的意見。對方說網絡小說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那你有本事別去吃人家剩下的啊?
打臉於無形!
這一巴掌還沒消腫,蘇鉞又發了一條長微博。
“穿越小說與曆史教育。”
“穿越小說篡改曆史,聽起來似乎和曆史教育原本就應該是對立的。但是如果想讓讀者真的看得懂穿越小說,讓讀者知道為什麽主人公要去幫助某人、改變某人、影響某人、反對某人甚至幹掉某人,作為作者就必須要了解這些曆史上的人。不僅僅是對於曆史上的人物,事件同樣也是如此,為什麽要改變某件曆史事件的走向,應該將這件事引導到什麽方向,就必須知道這件事最終會造成什麽影響,不僅僅是短期的,還有更長的時間裏麵,一件微不足道的曆史事件的不同走向會造成什麽樣的蝴蝶效應,都需要穿越小說的作者進行細致的分析。為了讓讀者能看得懂——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了一部小說去查史料——作者就必須將他了解的東西、分析的東西,用最簡單的話在作品裏麵解釋給讀者。這樣其實也就起到了所謂的曆史教育的意義。”
“在齊魯衛視的《百家講壇》節目中,第一部分的內容就是講述三國的曆史。看過這個節目的人會很驚訝的發現,原來三國的曆史確實和原本想象中的或者認識中的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什麽呢?是因為《三國演義》。並不是羅貫中的那部小說,而是八十年代的那部電視劇。說到這裏可能就能分析出來了:電視劇不會像小說那樣,用一部分的篇幅去告訴觀眾,曆史的本來麵目是什麽樣子的,這就造成了跟著電視劇學曆史會變成四不像甚至二百五的原因。因此,穿越小說能承擔一部分曆史教育的任務,戲說類的曆史電視劇恰恰不能——不僅不能,反而還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大IP的穿越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問題。所以不要一味認為廣電的政策裏麵這不能拍那不能播是限製文化作品的創作和發展,畢竟影視劇的受眾和小說的受眾是不同的,所謂的‘篡改曆史’在小說中可以,影視劇中絕對不行。”
“實際上以前有人提出過一個解決方案,比如學著科幻影視劇的做法,塑造一個背景相似但和真實的曆史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時空,‘臆造’一個朝代,用現實曆史上的時間去映射這個時空的某些創作思路,這樣既能避免‘篡改曆史’的尷尬,也能讓穿越小說在不做太大調整的同時搬上熒幕。這個方案某些時候是可取的,我完全可以根據唐朝塑造一個炎朝,也可以根據宋朝臆造一個盈朝,但我不能根據明朝創造一個岸朝,也不能憑空創造一個琿朝,至於原因,並不是不想,而是因為其他的原因。至於什麽原因,不做具體陳訴。”
“不過做一個預告:我將根據民間故事創作一個清朝的影視劇,敬請期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