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繼享生祠永不滅(2)

字數:3110   加入書籤

A+A-


    “大人,您真是高瞻遠矚,小老兒覺得,這太平世道總有一天會來的,此等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小老兒舉雙手讚成,就是不知道大人想怎麽辦,有什麽章程?”童修文老人說道。

    “我想最起碼要辦三個層次的學堂,一個是專門教授十歲以下的孩子學堂,講授蒙學;第二一個就是為十歲以上到十五六歲的孩子所辦的學堂,給他們講授詩書禮易春秋等儒學經典和算學、史學,還有一些其他方麵的知識;第三一個就是為十七八歲以上的孩子辦的學堂。蒙學,所有十歲以下的孩子都必須參加;十歲以上到十五六歲的孩子所辦的學堂,我們暫時姑且稱之為中學,所有的孩子也必須參加;中學學成之後的孩子大概都是十七八歲以上的孩子了,給他們所辦的學堂,我們姑且稱之為大學。隻是要到大學學習,就得參加考核才能進去讀書,每年給他們一定的錢糧補助,以便他們能安心完成學業,不必為生計所累。具體的一些細節,我還沒有來的及考慮,您如果能同意幫襯的話,我們接下來再細細的研究。不知道您老的意見是?”李少峰說道。

    “大人,前麵就是您要找的地方,我們把這些事情處理完之後,小老兒再答複您,可以嗎?”童修文老人說道。。

    李少峰本以為童修文隻要聽到這樣的好事,一定會喜歡的,但始終沒有見到童修文老人臉上的笑意。聽童修文這樣說,隻好回道:“那好,我們先處理這件事。”

    童修文以前確實是書香門第,隻是家裏遭難,家產盡皆變賣,才流落成這幅模樣。對於李少峰的想法,童修文是讚同和支持的,但是對於李少峰實力,童修文還是不怎麽相信。就是一個簡單的蒙學學堂,可能就要花費巨大的氣力來辦,還要辦中學和大學,尤其是大學讀書的孩子還可以得到錢糧補助,像這樣大額的支出,恐怕不是一個房陵縣能支撐的起的。如果是一州刺史在童修文麵前說這樣的話,他是絲毫不會懷疑的,但是對於李少峰,他不得不懷疑這隻是一個美好的設想。他童修文已經過了做夢的年紀,對於不貼合實際的事情,他是不會去跟著瘋的。

    “大人,前麵就是我們眾人為您修的生祠,隻是略顯得簡陋了些,等以後我們緩過勁來,我們會重新進行翻修的。”童修文說道。

    李少峰仔細的端詳了一會兒,進深很淺的一間間房內,正中央端坐著一個雕塑,身上穿著七品官服,樣子看起來很慈祥,隻是相貌和自己差距實在有點遠,他自己沒有長長的胡須,但雕塑為了顯現他的威嚴,特意加了一束很漂亮的羊胡子。雕像前麵是一個小案桌,上麵擺著香爐,裏麵還燃著香,看香爐裏的香灰,可以想象出,最近經常有人給裏麵添香。案桌下麵是一個草做的蒲墊,屋子裏再沒有其他陳設,牆壁上畫了一些筆畫,壁畫上每處都凸顯出一個穿著七品官府的人,肯定是李少峰無疑。東麵牆壁上是李少峰指揮人建房屋的情景,西麵牆壁上是李少峰為百姓分發糧食的場景。屋子外邊的門簷上懸掛著一個很粗糙的片額,上書“李公祠”,兩邊的門柱上有一副楹聯,上聯書寫的是:“七品縣令冰霜操,茲為生民立命”,下聯書寫的是:“位卑仍記社稷身,心懷天下百姓。”

    “我也隻是為百姓做了一點簡單的事情,你們原不必如此的。完了之後,把這件房子騰出來吧,我看這間房子比你們修建的每間房子都要好,還是讓暫時沒有地方住的人先住進去吧,這樣也讓它能發揮點用處。”李少峰說道。

    “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一點念想,平時也見不到大人,就讓我們在這裏每天為您敬一炷香,以祝您福壽綿延、長命百歲。這一間小小的房子也解決不了問題,我想也沒有人會願意住進來的,您就滿足大家的心意吧。”童修文在旁邊說道。

    “你們看著辦吧,我總覺得這樣不太好。”李少峰說道。

    “大人,沒什麽不好的,這樣的殊榮不是誰想有就有的,怎麽說也是百姓的一點心意,您可不能駁了百姓的麵子。那個怎麽說來著,嗯,就是什麽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說的就是老百姓,您要在房陵縣做好,還不是要靠老百姓,可不能讓老百姓覆了您的舟。”王大力說道。

    “不會說話就不要說,瞎說什麽呢!”李少峰怒懟王大力說道。

    “大人不必生氣,這位官爺說的也沒有錯,話雖不算準確,但意思好歹是說道點子上了。”童修文說道。王大力本來是想賣弄一下的,一下子踢到了馬腿上,本來正在沮喪。這下,童修文一說,心裏立馬又高興了起來。

    “不說這個了,你把我的意思給鄉親們說一下,我們現在開始分糧食吧。”李少峰說道。

    “好,我們聽從大人的。不知道您是怎麽個章法?”童修文問道。

    “我想這個你最在行了,你也熟悉情況,就由你來主持吧。”李少峰說道。

    “感謝大人信任,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況且這是些粗話,小老兒來就可以了。過程中如果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還望大人指點。”童修文說道。

    “請。”李少峰對著童修文隻簡單地說了一個字。接下來,就慢慢地在一旁觀看。

    “大夥兒聽我說,這是縣令大人憐憫我們,才給我們千方百計弄來的糧食,在分糧食之前,我有幾句話要說,大夥兒注意聽一下。剛才,縣令大人說,旁邊的這座祠騰出來給沒有地方住的人來住,不知道大夥有沒有人願意去住?”童修文說道。

    “誰敢在這裏住進去,我和他拚命。”“對,誰敢住進去,我們就和他拚命。”“李大人這麽照顧我們,就這麽一個小小的祠堂,若還有人和他搶,我老太婆也不答應。”

    “大家的意思我懂了,我想縣令大人也能理解我們。如果以後有人沒地方住,希望大家能相互幫襯一把。在坡上還有許多空地,我們以後齊心協力為沒有地方住的人共同修房子。同時,在這裏我有一個想法,說出來,需要大家共同參詳參詳。”童修文說道。

    “童秀才,您說,我們都信得過你。”下麵一個漢子說道。

    “縣令大人已經答應大家,要給大家劃撥耕地,明年的時候還要給我們提供春播的種子,還為我們提出了春荒時的糧食問題解決辦法。我想,到明年,我們這些人都不至於會餓死的。這裏我們還有了房子,況且有這麽好的縣令大人,我們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會再回去了吧?我就想著給我們這裏重新取個名字,我估摸著叫'李家保'比較好,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