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端倪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A+A-




    “可是,這段時間村子裏真的沒有發生過啥不尋常的事情啊?”趙宋氏納悶的對宋姐夫說道,“而且,這件事情也說不通啊,雖然平日裏村裏相好的媳婦兒之間也會互相交流些廚藝或者女活兒,但是那是因大家夥兒的水平都差不多,都知道再商量也就那個樣了,可是要是真有些人有絕活兒,那咋可能說出來讓大家知道?人家誰有著好手藝不自個兒藏著掖著,反而去教給一個不相幹的外人去出風頭?”

    “如果不是外人,那就隻能是自家人了。”聽了趙宋氏的話,宋姐夫仔細想了想,覺得她說的也有道理,那如果不是因為外人的緣故的話,那就隻能從趙家人自身入手了。“聽說趙老二家的幾個兒子都在學堂念書?”

    “恩,是啊。姐夫你可不知道,村裏人可都對趙老二家羨慕的很呢。”聽了宋姐夫的問話,趙宋氏雖然有些不解,但還是回答道,“除了最小的那個,其他的四個在蓋房子前就送過去了,算起來也有大半年了吧。”在趙宋氏看來,趙老二兩口子就是傻,要是嫌家裏錢多可以接濟他們一下啊,送學堂一個孩子一年都花多少銀子,更別說一下子送四個了,也不想想要是把這些錢省下來,那就是不用下地也能天天吃香喝辣,日子過得不比現在舒服多了?不過就是一個泥腿子罷了,還妄想讓孩子出人頭地?那也得看趙家祖墳上有沒有冒這股子青煙!更讓趙宋氏生氣的是,公公婆婆那兩個老不死的竟然對這件事情一句話都沒說,早知道趙老二家有今天,當初她說啥也不會讓他們分出去的。要是不分家,那現在趙老二家的一切都會是她的,還用的著她現在絞盡腦汁的想要從趙老二那裏得到好處嗎?

    趙宋氏的自私是刻在骨子裏的,在她看來,人活著,就得顧著眼下,自個兒活的舒服了這一輩子不就值得了嗎?至於光宗耀祖,出人頭地,那些都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誰知道十幾年二十幾年後又會是個啥德行呢?

    雖然早就知道趙老二家把四個孩子都送入學堂的事情,但是現在再聽趙宋氏這麽一說,宋姐夫還是忍不住抽了口氣,趙宋氏的兩個孩子現在都已經是家裏的半個勞力,也許不知道行情,可是他家的兩個孩子可都在學堂裏念書呢,對著上學一事所花費的開銷那是再清楚不過了,他家隻有兩個孩子,供的都是極為吃力,不然憑著他們兩口子鑽研的勁頭,怎麽可能生活的如此拮據?書本的價格高昂就不用說了,筆墨紙硯這些必備品也不便宜,更別說以後趕考和上下打點的花費了。“小妹你之前不是說趙老二家蓋房子的錢都是趙老二的嶽家借的嗎?那他們又哪裏來的錢供幾個孩子上學呢?”

    “咦?對呀!”聽了宋姐夫的話,趙宋氏眼前一亮,似乎終於想起來還有這麽一回事兒,“這個俺也感到奇怪呢,之前也曾經問過公公婆婆,可是沒打聽到啥消息不說,他們還讓俺以後少打聽這些事情。”

    “不過,俺總覺得趙老二家說的話不靠譜。俺才不信趙王氏她娘家能給她出這麽多銀子修屋子呢,這銀子啊,還不知道是他們從哪裏得來的呢。”

    “恩。”趙宋氏的姐夫想了一下子,說道,“小妹,那你有沒有想過,這銀子是那輛馬車的主人給的呢?而那輛馬車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香滿樓的管事,或者,是香滿樓的少爺?”宋姐夫思來想去,覺得隻有這個理由才是最合理的解釋。

    “啊?”趙宋氏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驚訝的望著自個兒的姐夫:“這不可能吧?非親非故的,人家咋可能給他送銀子?”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呢!

    “如果香滿樓推出的那幾道新菜真的和你那弟媳婦兒有關,那就有可能。”宋姐夫勾起嘴角,笑意卻不達眼底,“如果真的像俺所猜想的那樣的話,恐怕這筆錢比你們看到的還要多。”那幾道菜相當於給了香滿樓一條生路,而香滿樓的主人也不是一個蠻不講理的人,既然有人幫了他們這麽大的一個忙,肯定不會虧待他們的。隻是趙老二家為什麽會對人這麽說,宋姐夫看了一眼旁邊坐著的猶自不敢置信的趙宋氏,也許就是為了防著他身邊的這位吧。

    “可是,俺從來都沒有聽人說過啊,就連俺公公婆婆都沒聽他們提起過。”趙宋氏還是不能相信。趙全福是個大孝子,趙王氏和公公婆婆的關係也一向不錯,如果事情真的是這樣的話,老趙頭和趙李氏不可能一點兒都不知道,更不可能一點兒風聲都漏不出來。

    “俺覺得你公公婆婆未必就不知道這件事情。”趙宋氏的姐夫對她說道,“也許,他們隻是不想讓你知道罷了。”而根據他對趙家人和他這個小姨子的了解,這種可能性八、九不離十。

    聽了宋姐夫的話,趙宋氏仔細想了想,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麽,氣衝衝的說道:“難怪每次一說到這個話題那兩個老東西的神色就這麽奇怪。原來他們都知道這是咋回事兒,隻是瞞著俺!”

    想到公公婆婆還有趙老二一家對自己的欺瞞,再想到前幾天的時候她讓自家男人去和趙老二商量一下幫自家一把被拒,趙宋氏的心裏的怒火越燒越旺,自己好歹也是趙家的大兒媳婦兒,結果家裏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可是自己卻偏偏是最後一個知道的,趙宋氏本身又不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這下子,原本就對趙老二家沒啥好感的她更是恨上了他們一家。

    “那麽,小妹,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那麽你那弟妹的手藝又是從哪裏得來的呢?”繞了半天,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如果那幾道菜真的是出在趙王氏之手,宋姐夫不相信這就是趙王氏會的全部,隻是,趙王氏到底是從哪裏學到的呢?如果能找到趙王氏背後的那個人……宋姐夫心中有一粒種子悄悄地萌了牙。

    知道趙全福的幾個兒子如今都在學堂上學,起初他還以為是他們從書上學到的法子,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首先讀書人都講究君子遠包廚,他們自恃身份從來都對這種灶房之事看不上眼,學堂裏的夫子更不可能教給他們這種東西,其次書價昂貴,趙家不可能花這個錢給孩子買這些閑書,再說趙家孩子上學與他們家蓋房子相差了沒多久,就算是再天資聰穎,也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從目不識丁到精通典籍。所以他更傾向於是有人傳授。

    “對了,俺突然想起來了,俺好像曾經聽傳賢說過,那個叫地栗的東西是趙家的那個小丫頭發現的。”他們家的兩個小崽子和趙老二家的關係一直都不錯,幾個孩子經常在一塊兒玩耍,去年趙老二家弄那個地栗的時候,他們家的那兩個小崽子可沒少吃,而她的那兩個小崽子,得了人家這麽點兒吃食,就跟得了啥天大的好處一樣,到處炫耀,所以才會偶爾入了她的耳。

    “而且那啥糖水和地栗糕,也是那個小丫頭弄出來的。”

    “啥?小妹,要是俺沒記錯的話,趙老二家的那個小丫頭,今年才四歲吧?”聽了趙宋氏的話,宋姐夫不相信的搖了搖頭,那地栗他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更別提什麽用它做成的糖水和糕點了,一個四歲的娃娃能幹啥,恐怕連麥苗和韭菜都還分不清楚吧?

    “還不到四歲呢。”趙宋氏回答道,當時那個小野種剛撿回來的時候,一看就是才出生沒多久,後來趙家人索性就把撿到她的那一天當成了她的生日。“不過說起來也挺奇怪的,人家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催著學這些東西,那個小丫頭倒好,從小就喜歡在灶房裏呆著,跟在她娘後頭來回轉。”

    “俺還聽過幾次小丫頭跟她娘說啥火大火小之類的話,倒是每次她在灶房的時候,那做出來的菜感覺就格外的好吃。”趙宋氏自己也覺得奇怪,本來她還以為是弟媳婦兒的手藝有了長進,可是今天仔細這麽一回想,好像都和那個小丫頭有關係。

    對於趙宋氏的話,宋姐夫心裏還是有很多疑問,不過就是一個連話都說不全的小丫頭罷了,難道真的能有這麽大的能耐?

    “哎,姐夫,這麽一想,俺還真覺得這個小丫頭挺邪門的。”趙宋氏越想越多,也許是之前曾經做過虧心事兒吧,她老感覺那個小丫頭看她的眼神有些不對勁兒,明明是個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兒,可是每次被那雙眼睛盯著的時候,她的心裏都會毛毛的,後背總是感覺會不自覺的冒冷汗,這也是她後來很少去趙老二家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