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二月二

字數:3916   加入書籤

A+A-




    不管趙老二家的小丫頭究竟是廚藝天才還是啥成精的妖怪,這些對於宋家大姐和宋姐夫來說也不是那麽的重要,畢竟他們又不和那個小丫頭生活在一起,但是宋姐夫還是囑咐趙宋氏最好還是要和趙老二一家打好關係,隻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通過趙老二一家攀上貴人,如果趙宋氏碰到的那位孫先生真的是香滿樓的那位,那即使是人家從指縫裏漏出來一星半點兒,也足夠他們受用的了。

    跟趙老二一家打好關係?一想到這幾年趙老二一家是怎麽對待自個兒的,趙宋氏心裏是百般的不樂意,可是卻又不能當著大姐和姐夫的麵說出來,隻是宋姐夫還是不太放心,關於趙宋氏和趙老二家的事情,他多少也是知道一點兒的,更知道自家這個小姨子不隻是眼光短淺,愛財如命,而且小心眼愛記仇,怕她一時忍不住脾氣會壞事兒,宋姐夫還是把其中的厲害關係都給她說清楚了,讓她明白與趙老二一家要是交好的話不光是他們家能得到些利益,就是趙宋氏自個兒也能得到莫大的好處。

    既然這件事情已經成了定局,趙宋氏也隻能答應宋大姐和姐夫,會試著跟趙老二一家相處看看。

    因為家裏住的地方不夠,反正這次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宋家大姐和姐夫也就沒有在家裏留宿,幾個人說了一會兒話以後就趁著天色還早急匆匆的趕回去了。倒是趙宋氏,因為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加上心裏多少還是有些不痛快,就跟宋老婆子和宋老頭說了一下,在宋家住了一個晚上才回去。

    最近趙家人都覺得趙宋氏變了,變得有些奇怪。

    趙李氏是覺得大兒媳婦兒最近安份乖順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樣天天想著法子出去閑逛串門了,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樣做啥事兒都得她跟在屁股後麵盯著,甚至還會主動幫她做些活計了;趙全貴是覺得媳婦兒不再像以前那樣天天嚷著要他去二弟家問二弟家發財致富的法子了,也不再整天罵他沒出息窩囊廢了,這讓他的耳根子清淨了不少;趙傳信趙傳賢兩個孩子是覺得娘最近變得溫柔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他們非打即罵了,吃飯的時候也不再給他們臉色看了,有時甚至還會偶爾給他們一個笑臉……

    隻有老趙頭作為公公,平日裏和趙宋氏接觸的少,不過卻也是感覺的出來最近家裏真的是安靜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天天雞飛狗跳的了,這也讓老趙頭心裏舒服了很多,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視趙宋氏為無物了,甚至在趙李氏背地裏在他麵前嘀咕趙宋氏的時候偶爾還會為她說兩句話。

    不能怪趙李氏懷疑趙宋氏,隻是老話說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大家媳婦兒向來就不是一個消停的,這冷不丁的鬧這麽一出,要說這裏麵沒啥事兒說給鬼鬼都不信。可是她跟老頭子說吧老頭子就說她沒事兒找事兒,她跟老大說吧你說老大一天幾乎正眼都給不了趙宋氏幾個,更說不出個三五六道來。

    趙李氏本來是想找趙宋氏問問的,轉頭又一想,要是這裏頭真的有啥事兒的話,她就是問,那趙宋氏能給她說實話嗎?所以,趙李氏就打算再看兩天,看看趙宋氏到底是一時興起還是咋的。

    隻是沒想到,還沒等趙家這一家人琢磨出啥道道來呢,這趙宋氏又讓他們吃了一大驚。

    這天是二月二,“龍抬頭”,也叫“龍頭節”,傳說是龍王抬頭的日子,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這個時候,氣溫上升,大地回暖,正是運糞備耕的時候,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禦駕親耕”,後來的五帝他們也都紛紛效仿,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做法,後人更是將其當做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二,舉行重大的儀式,皇帝親率文武百官下田耕作,自理一畝三分地,百姓們也會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

    二月二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百姓要在這天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驅除害蟲;這一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取個吉利的意思,比如餃子要叫“龍耳”,米飯叫“龍子”,麵條稱“龍須”,蒸的麵食也要在上麵剪出鱗片的形狀,稱為“龍鱗餅”;這一天還忌動針線,說是怕傷到龍的眼睛。

    對於齊家莊的村民們來說,龍抬頭這一天除了要燒香祭祀之外,也會做一些好吃的,一般都是餃子麵條這種平日裏不太經常吃的東西,因為過了二月二,就意味著悠閑的冬天已經結束,大家都要開始準備為一年的收成而忙碌了,也相當於為新年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而讓趙家人驚訝的就是,從來都看趙老二一家不順眼的趙宋氏,竟然在這一天,主動提出要請老二家的吃飯!雖然她說的是把趙家三兄弟都聚在一起大家一塊兒吃頓飯,不過這已經很出乎大家的意料了。就連一直對趙宋氏不太放心的趙李氏都沒有提出反對來。

    雖然當年同意了分家,但是對於家裏的老人來說,沒有什麽比看到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更滿足更幸福的了。這幾年,趙李氏和老趙頭雖然從來都沒有說過,但是對於逢年過節的時候看著別的人家都是子孫滿堂,而自個兒家卻隻能吃完飯就散,而且就連吃飯的時候也都是速戰速決,更別說是大家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了,心裏多少還是有些難過的。

    可是老大媳婦兒和老二家不對付,他們做父母的,也隻能是更多的為孩子們著想,至於他們,隻要孩子們都好好的,他們就該知足了。

    因此這次老大家的竟然主動提出要一家人一起吃飯,雖然趙李氏不知道到底是為什麽,但是心裏確實是很高興的,也因此對趙宋氏有了一些好臉色,心道也許是老大家的突然開竅了,知道自個兒以前做的不對,真心想要和老二家和好呢,要是趙宋氏今天表現的好的話,趙李氏決定自個兒私下裏也找老二和老二家的說和說和,那麽以後他們一家人就又可以和和美美的過日子了。

    二月二這天一大早都沒等趙李氏去叫,趙宋氏就起來了,趙李氏拿了些錢給她,讓她去隔壁村屠戶家裏買一塊兒豬肉,準備一會兒炒菜和包餃子。趙宋氏接過錢就出門了,今天基本上家裏有些條件都會選擇包頓餃子吃,因此屠戶家的生意自然是好得很,想要買到肉,就必須得趕早,不然去晚了就啥都撈不著了。

    幸好時間比較早,趙宋氏的腳程又快了一些,因此不僅買回了肉,趙宋氏還憑借著自個兒討價還價的功力硬是讓人家給饒了兩根棒骨,雖然上麵的肉被剔的幹幹淨淨,不過趙宋氏也不嫌棄,她可是記得趙李氏熬的骨頭湯那也是噴香的,那滋味,可是一點兒都不比肉差呢。

    等趙宋氏回到家的時候,趙李氏早已經打發趙傳信和趙傳賢兩個孩子到趙全福和趙全守家打過招呼,讓他們吃過早飯以後就到老宅來,大家夥兒一塊兒過節。

    剛接到信兒的時候,趙全福一家還有些詫異,他們本來打算隻晚上的時候帶著自己家包的餃子到老宅陪著趙李氏和老趙頭吃一頓飯就行了,沒想到老宅那邊竟然說要大家一塊兒吃飯。

    “那個,娃兒他爹,娘讓咱們這麽早去,不會是有啥事兒吧?”趙王氏有些擔心的問趙全福,她不僅僅是擔心趙李氏或者是老趙頭有啥事兒,她更擔心的是趙宋氏,她不會又想出啥鬼主意來對付他們家吧?

    “應該沒啥事兒吧?”趙全福心裏也沒底,他前幾天才剛去過老宅看過趙李氏和老趙頭,老兩口雖然年紀大了點兒,但是身體上基本都沒啥大毛病,所以對於這次請客,趙全福也說不上是咋回事兒。

    “不過咱娘既然都這麽說了,那咱就去唄,有事兒沒事兒的,到時候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趙王氏想想也是,左右還有爹娘在呢,就算趙宋氏想鬧,也得看趙李氏和老趙頭答不答應。幾個娃娃也都沒啥意見,反正老宅裏他們膈應的也就趙宋氏一個人,不過大家打交道的次數也不少了,趙宋氏也沒從幾個娃娃手裏撈著什麽好處。

    既然都要去老宅吃飯,趙全福和趙王氏就把自家準備的過節的東西也都拿了出來,準備到老宅以後一塊兒做了,畢竟雖然說是自個兒爹娘,但是空著手上門也不好。其實也沒啥好東西,就是一塊兒肉和一些白麵,本來是打算自家包餃子的,趙王氏想了想,覺得這些東西也不算太打眼,應該不會出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