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初念 4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那其他的差不多也就沒啥問題了吧?”趙全福想了想,覺得應該沒有什麽遺漏的地方了,開口說道:“那就先這樣吧,俺改天再跟你大伯和三叔他們商量商量,看看他們有沒有啥想法。”這種事情當然不是他們一家就可以定案的,畢竟現在豆腐的生意是他們三兄弟在一塊兒做的,所以征求一下其他兩個兄弟的意見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經過這段日子的發現,趙全福覺得三弟在做生意這一塊兒上的天分要比自己和大哥都好多了,說不定他還有什麽好的建議呢?
趙傳忠和趙傳孝也都紛紛點頭,家裏的長輩還在,這種大事兒還是需要他們來拿主意的。
“大哥,俺覺得二哥的這個想法不錯,應該可以,你看呢?”聽了趙全福對於作坊的描述,趙全守考慮了一下後對趙全貴說道。
“那個啥,俺好像有些不太明白。”趙全貴有些迷惑的對趙全福和趙全守說道:“這個作坊的意思聽起來就好像是把咱們做豆腐的地方換了一個,其他的好像也沒啥別的不一樣,就是人多了一些而已。既然這樣的話,那咱們現在自己做不也是挺好的嗎?幹啥還非得建這個作坊哩?”
“而且,要是作坊裏請人幫忙的話,那咱們做啥不是都讓別人看見了嗎?難道你們就不怕有些人把這些東西都學會以後就離開作坊自個兒做了嗎?”
“大伯,不是這樣的。”因為事情是趙傳孝先起的頭,所以這會兒自然是由他先來開口解釋。
“首先這個作坊呢,俺不打算當做是村裏的。”他雖然有一顆博愛的心,但是也沒傻到自己辛勞為他人做嫁衣的地步,“俺的意思是,這個作坊由咱們三家共同出錢,這樣作坊就還是咱們家的,也就是相當於大伯像剛才所說的,咱們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來做豆腐而已,隻不過這個地方是咱們三家人共同的。”
“那為啥咱們現在在自個兒家做得好好的,還非得要換一個地方呢?”
“大伯應該也覺出來了,咱們幾家現在每天做的豆腐遠遠趕不上村裏人和鎮子上人每天需要的量。”村子裏還好一些,他們村人少,再說也不可能天天都吃豆腐,但是鎮子上就不一樣了,人可是比他們村子要多多了,而且相比較之下比他們村子裏的人也有錢,所以豆腐買的也就比較勤快一些,而且因為之前趙晴兒和孫先生的約定,他們還得負責鎮子上香滿樓的供應,這也是他們的一個大頭呢。
看到趙全貴點頭,趙傳孝接著說道:“那咱們為啥不多做一些呢?因為人手不夠,現在咱們每家就這麽幾個人,哪怕是天天累得要死要活的,恐怕也不能滿足大家夥兒的要求?更何況,咱們也不可能天天都耗在這上麵,家裏地裏的活兒難道就不用管了?”他們畢竟是農民,農民就要以土地為根本,所以不可能本末倒置,把土地撇下不管。
“但是有了作坊情況就不一樣了,咱們可以請村子裏的人來幫忙,這樣的話,咱們每天做的量是不是就能大大提高了?有了量,那咱們是不是就能掙更多的錢了?”
“而且,就算是有人偷學了做豆腐的手藝咱們也不怕,本來就是要他們學會的。”要是他們不學會的話,那他們建這個作坊有什麽意義呢?到最後不還是得他們累死累活的上嗎?
“就算是他們偷學了,然後自個兒也想要在家裏做著賣,那他們能賣到哪兒去呢?現在三叔的攤子在鎮子上已經很有名氣了,鎮子上的人大部分都認識三叔,如果有別的人冒冒失失的突然闖進來,鎮子上的人估計也得考慮一下。而且,就算是鎮子上的人都去買別人的豆腐了,可是咱們還有香滿樓啊,別人可是沒有本事把自家的東西賣到香滿樓去的。”聽說香滿樓的采購非常嚴格,還有專門負責這個的人,而且很多東西都有他們的專門的供應渠道,要不是因為他們家認識孫先生,估計也是沒戲的。
豆腐和豆幹這些東西其實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又不受溫度濕度什麽的控製,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想什麽時候做就可以什麽時候做,可以說隻要有心的話,看一遍回去自己就能摸索個八九不離十。
“對了,大伯三叔,俺剛才想到了一個,應該也能加到作坊裏去。”突然一直在旁邊默默旁聽的趙晴兒大聲的喊了起來。
“晴兒,咋哪裏都有你呢?”剛才趙晴兒一直靠在老趙頭的身邊,趙全福一時沒有留意到,還以為她跟著趙李氏和趙王氏去了呢,這會兒聽到閨女的聲音了,才發現原來這個小丫頭一直都在。“大人說話呢,你個小孩子插啥嘴?”要是在自個兒家裏的話,趙晴兒怎麽做都無所謂,但是現在守著老趙頭和趙全貴趙全守麵前,晴兒這個樣子很容易就會被別人認為沒有禮貌。想起了前幾天媳婦兒跟自己說的話,趙全福也決定以後這該守的規矩還是要跟閨女說清楚,不然以後閨女到了婆家肯定有的受。
“晴兒還小呢,你說她幹啥?”還沒等別人開口呢,老趙頭倒是先不樂意了,他瞪了趙全福一眼,伸手把晴兒往自己這邊拉了拉,對趙晴兒說道:“沒事兒,晴兒,你想說啥就說啥,有爺爺在呢,你爹不敢拿你咋著。”在老趙頭看來,這個小孫女可是比兒子金貴多了。
“就是,二哥,你就讓晴兒說嘛,說不定這個小丫頭又想到了啥好點子呢?”趙全守也在一旁笑著說道,他也是有孩子的人,當然能看得出來趙全福剛才的那一番話根本就沒有一點兒生氣的意思,隻是聽上去比較唬人罷了。
既然老趙頭和趙全守都這麽說,趙全福自然也樂得找個台階下,不過這該說的還是得說,趙全福想了想,反正他也不是個教育孩子的材料,還是回家以後跟媳婦兒商量一下,讓媳婦兒來吧。
看到趙全福不說話了,趙全守才轉頭對趙晴兒問道:“晴兒,你剛才想說啥?想要把啥東西放到作坊裏?”
“三叔,就是那個你們以前都吃過的鹵豆幹啊!”趙晴兒笑米米的說道,她也是剛才聽了趙全貴的話突然想起來的,“大伯擔心作坊裏的人會偷偷的學了手藝在家裏做,但是這鹵水可是咱們家的獨門配方,不是光憑著看兩眼就能學會的。”這鹵水的配方可是集前世今生之大成,趙晴兒對自己的手藝可是自信的很呢,要是真的有人能夠從裏麵發現她的配方,那也輪不到她在這裏混得風生水起了。
“而且到時候咱們不光是鹵豆幹,也可以買一些肉來鹵上,一樣好吃。還有啥灌腸臘肉啥的,到時候也可以捎帶著做一點兒。”香腸和臘肉也是趙晴兒之前琢磨出來的,不過因為這東西做起來比較麻煩,趙晴兒一般都是每年冬天自家做一點兒留著自個兒吃或者是走親戚用。
無論是趙晴兒所說的鹵豆幹鹵肉,還是香腸臘肉,趙家人都是親口吃過的,那味道就是到現在,趙家人也是難以忘記的,這下子聽到趙晴兒這麽說,眼睛自然都是一亮。
“對啊,這鹵水的配方還有香腸的配方都是隻有咱們晴兒才知道,就算是別人看了也不怕。”趙全守笑著說道,“大哥,這下子你可啥也不用擔心了吧?”
趙全貴也笑著點頭,聽了趙傳孝和趙晴兒的話,他原來的擔心也都沒有了,既然兩個弟弟都不反對,那他自然也是讚同的。
“行,那這件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趙全福看著趙全貴和趙全守,笑著道,“抽時間咱們請老齊叔來一趟,看看村子裏哪塊兒地方比較合適,咱們也好早做準備。”
趙全貴和趙全守也都紛紛點頭,這光地方定下來還不算完,接下來還得買料請人工,現在冬天,到處都凍得硬邦邦的,也不適合起房子,怎麽著也得明年春上土地都化凍了才好下手,再加上一些其他的雜七雜八的事情,這樣算下來,等到作坊建好真正開始使用的話,差不多也得到明年夏天了。
本來說的是這作坊三家人一起平分的,可是趙全貴和趙全守兩個人卻不同意,畢竟這法子是趙全福家首先提出來的,而且這作坊裏的東西基本上也是趙晴兒鼓搗出來的,他們兩家充其量也就是出出力而已,這要是三家人平分的話,那對趙全福一家就有些太不公平了。兩個人心裏也清楚,這是趙全福想著暗地裏幫自個兒兄弟一把,但是做人還是得憑良心,尤其是和錢有關,更是馬虎不得,哪怕是親兄弟也得明算賬。所以最後在趙全福的堅持下,趙全福家占四成,趙全貴和趙全守兩家各占三成,兩人實在是推辭不過,才隻得接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