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相處 2

字數:3671   加入書籤

A+A-




    “哪裏哪裏,這些已經很不錯了!”楊木青笑道,桌子上擺了八個菜,兩個涼菜,四個熱菜,雖然魚肉什麽的都是他們自己這次帶過來的,可是在菜上桌的時候,楊木青就已經仔細的觀察過了,趙家的幾個孩子看到菜上桌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基本上都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這說明了什麽?一個是趙家的家教好,趙王氏和趙全福對幾個孩子教育的比較到位,再有一個原因恐怕就是這些東西對趙家來說算不上稀罕,應該也是經常能在飯桌上看到的,所以幾個孩子才不當成一回事兒。

    楊木青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有受過什麽苦,就連十年前的那一場意外他也在朋友的相助下安然度過,按理說他與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應該沒什麽交集,可是他母親之家的陪嫁中就有好幾座莊子,年幼的時候他也經常跟著母親去莊子上玩兒,在那些佃戶家中吃過不少頓飯,還結交了一群小夥伴兒。看在他是東家少爺的份兒上,那些佃戶對他肯定是不敢怠慢,拿出來的都是家裏最好的東西,就算是這樣,雞魚肉什麽的也幾乎是看不到的,大多都是些白菜土豆之類的,了不起的再在裏麵加點兒蘑菇木耳,這對佃戶們來說就算得上是山珍了。那個時候年紀小,什麽都不懂,在家裏大魚大肉吃多了,反而把那些東西當成是珍饈美味,更恨不得長期長在佃戶家裏。小時候爹娘說他他還不以為然,直到後來長大以後才明白原來那並不是他以為的什麽福氣。

    本來趙晴兒是跟著趙王氏在另一桌上吃的,可是在楊木青的要求下,趙王氏和趙全福也想著讓幾個人多接觸接觸,所以不顧趙晴兒的反對,就把趙晴兒拉到趙全福這一桌上來了。本來大家夥兒都不算是外人,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再死摳著那點子規矩不放。

    “來,晴兒,吃這個,這個肉多……”楊木青從盆子裏撈了一根雞腿,夾著就想往晴兒的小碗裏放。不得不說,趙王氏的手藝還真的是不錯,哪怕就是楊木青這個吃過眾多山珍海味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雞燉的,看上去雖然是油汪汪的,可是吃到嘴裏卻很清爽,一點兒都沒有看上去的那種油膩的感覺,而放在裏麵的土豆,一塊兒被燉的軟軟爛爛的不說,還夾在著雞肉的香味兒,吃起來滋味兒一點兒都不比雞肉差。

    楊木青吃著好吃,就想著照顧一下小柳兒,看趙晴兒隻是一個勁兒的挑著裏麵的土豆塊兒吃,這才挑了一根肥肥的雞腿,打算和自家小妹聯絡聯絡感情。

    哪知道人家趙晴兒根本不領情,看到楊木青夾著雞腿過來了,直接抱著自個兒的小碗往旁邊一躲,好懸沒讓楊木青手裏的雞腿落了地,還是旁邊的趙全福眼明手快,趕緊端起楊木青的碗來往前一伸,雞腿正好掉在他自個兒的碗裏。

    “晴兒,你這是幹啥?人家楊先生也是好意,你咋這麽不識好歹哩?”把碗還給楊木青,趙全福低聲訓斥趙晴兒道。當然他更多的是為了在楊木青麵前做做樣子,畢竟孩子惹出了禍事兒,當爹娘的不說兩句也說不過去,再者要是他先開了口,那楊木青就算是心裏再生氣的話也不好再多說什麽了。

    “還不趕快給人家楊先生道歉?”趙家人幾乎都知道楊木青其實是趙晴兒的親哥哥,隻是鑒於趙晴兒目前對於這位突然冒出來的親人還不太能接受,所以趙王氏和楊木青他們商量了一下,現在還是稱呼楊木青為楊先生,等以後趙晴兒和他們之間的關係近一些了再改口。

    聽到趙全福的話,趙晴兒抱著小碗轉過身來,不情願的對楊木青說了一聲對不起,沒想到反而把楊木青高興的不行,這可是今天趙晴兒跟他說的第一句話呢,就算隻有三個字楊木青也不嫌棄。

    看著趙晴兒道過謙之後,趙全福才跟楊木青解釋道:“楊先生,晴兒不太喜歡吃這些東西,排骨啊燉雞啊啥的她都吃的很少,倒是裏麵加的土豆蘑菇白菜等配菜她喜歡吃的很……”趙全福這麽說一來是想跟楊木青解釋一下並非是他們家有意苛待趙晴兒,二來也是想向楊木青傳達一下趙晴兒的喜好,這對於以後兄妹兩個人的相處也是很有幫助的。說起來也奇怪,趙全福也不知道他這個小閨女到底是咋養的,人家都是恨不得天天大魚大肉的吃著,可是他們家晴兒倒好,你把肉放在她嘴邊上她都不帶張張嘴的,燉一隻雞,她頂多啃兩個雞爪子外加兩個雞翅子,剩下的就一口都不嚐了,燉鍋排骨,就挑著邊兒上有脆骨的啃兩塊兒,剩下的誰愛吃誰吃,她是連看都不看一眼。每次家裏做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是一燉一大鍋,裏麵大部分都是她要求放的配菜,土豆白菜什麽都不拘,弄好了她自己一個人就能抱著吃上一大碗。

    趙家人都知道她這點兒小德性,所以在雞一出鍋的時候就把雞爪子和雞翅子都給她留出來了,都在趙全福這桌子上,要不是怕雞缺胳膊少腿的上桌被客人笑話,趙王氏才沒有直接都給趙晴兒,大家夥兒剛坐下的時候趙全福就趁著別人不注意把爪子翅子都夾到趙晴兒的碗裏了。

    聽了趙全福的解釋,楊木青才知道原來並不是人家趙晴兒不給他作臉,而是他馬屁沒拍好,拍到馬屁股上了,所以接下來的時間,楊木青也沒再自作主張給趙晴兒夾這夾那,反而是細心的觀察,看看哪些菜趙晴兒落筷子的次數比較多,一頓飯下來,趙晴兒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他心裏就多少有了個數。

    吃完飯幾個人又在趙全福家待了大半個下午,聽著趙王氏和趙全福給他們講趙晴兒小時候的一些趣事兒以及一些生活習慣。而聽了那些故事之後,楊木青才發覺趙王氏和趙全福對趙晴兒是真的上了心,從趙晴兒第一次翻身、第一次會走、第一次喊爹爹娘娘……似乎趙晴兒從小到大的每一個腳印,兩個人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讓楊木青非常的感動,他的小柳兒,在他不知道的地方也被人照顧的好好地呢!

    楊木青和碧珠一行人在趙家待到快天黑的時候才走,本來趙王氏和趙全福想要留他們吃晚飯的,可是幾個人怕時間晚了路上不好走,就堅持告辭了,說是等明天再來。不過幾個人非得要走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得準備他們自個兒明天要吃的飯啊,不能總讓人家趙家破費吧?

    就這樣,接連半個月,楊木青和碧珠天天風雨無阻的在清風鎮和齊家莊之間跑來跑去,每天頂著趙晴兒的冷眼和她說話聊天,給她買這個買那個,當然也少不了趙家其他人的那一份,跟在她的後麵出去玩兒……努力的想要融入趙晴兒的生活。趙家人把兩個人的表現看在眼裏,慢慢的也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不再那麽敵視他們了。

    時間馬上就到了月末,正好趙傳義和趙傳禮從學堂回來的日子。趙晴兒的事情之前趙傳忠已經寫信給兩個弟弟說過了,因為他們當時還以為楊木青他們是想要直接帶晴兒走呢,所以怕趙傳義和趙傳禮回家以後找不到晴兒再埋怨他們,因此就提前寫信給他們說了一下。本來兩個人看到信以後是打算請假回來一趟的,可是還沒等假請下來,趙傳忠的另一封信又到了,兩個人才打消了這個念頭。因此這回兩個人看到家裏多出來的那些人也沒感到驚訝。

    趙傳義和趙傳禮之前並沒有和楊木青等人接觸過,所以即使是聽了家裏人的介紹,兩個人還是不願意就這樣把小妹交到這兩個陌生人的手中,非要自己實地考察一番。趁著這個機會,兩個人把自己關心的問題挨個向楊木青提問了一遍,隻有楊木青的答案讓他們兩個人滿意了,他們才能放心的讓他帶走趙晴兒。

    好歹這麽長時間的相處並不是沒有一點兒用處,楊木青已經把趙晴兒的喜好和生活習慣給摸了個七七八八,所以對於趙傳義和趙傳禮的問題,也顯得頗為遊刃有餘,讓兩個人很是滿意。

    下午趁著別人不注意的時候,趙王氏和趙全福也偷偷的把兩個兒子給叫到一邊,詢問他們對楊木青這些人的看法。趙王氏和趙全福雖然這段時間下來對於楊木青這些人在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但是在他們看來,趙傳義和趙傳禮在學堂裏上了這麽多年學,念了這麽多書,那看人的眼光和看事兒的想法肯定要比他們好上一截子。再說這兩個小子平常也是疼趙晴兒疼的緊,晴兒認祖歸宗可是大事兒,怎麽著也得聽聽全家人的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