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這麽少

字數:5101   加入書籤

A+A-


    晚飯之後,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

    這是許多家庭除夕夜的一個習慣。

    雖然春晚給人一種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覺,但它依舊是國內最大的舞台。

    收視率也不是哪個節目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這也是央視春晚為何對眾多明星有那般吸引力的原因。

    上春晚,不隻是一種資曆,曝光率太過驚人。

    這舞台才是真正的麵對全國觀眾。

    張璞見父母以及爺爺奶奶看著春晚依舊津津有味,卻是啞然一笑。

    或許,覺得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多是年輕人。

    他們被無需節目薰陶之後,難免多了幾分挑剔。

    張璞爺爺奶奶身體康健,可畢竟年歲大了,沒有看太晚就睡了,到是張璞陪其父母將春晚看完。

    守歲,這個習俗在他老家還保持著。

    第二天,吃個早飯,張璞帶著禮物去了大伯家。

    “汪汪汪!”

    剛到屋子外,一條小黃狗就衝了出來,對著張璞呲牙咧嘴,緊接著一隻大黃狗也衝了出來。

    “大黃!”

    張璞笑著喊了一聲。

    聲音一出,那大黃狗頓時搖起了尾巴,衝了過來用頭擦張璞的腿,顯得十分親熱。

    而那隻小黃狗也不再叫了,搖著尾巴,看著張璞,卻少了幾分親近。

    狗叫之聲引出屋子裏的人。

    “大伯,大娘!哥!”張璞笑著走了進去。

    “去!”張楚笑著對大黃狗喊了一聲。

    那大黃狗隨即不再跟張璞親近,轉身帶著小黃狗走開了。

    張璞對此並不驚訝。

    他知曉大伯家的這條大黃狗頗通人性,至於那小黃狗估計是它的崽了。

    兩條狗幾乎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大伯這次怎麽留了一條?”張璞笑著隨口問道。

    大黃是母狗,以前下的崽都送人了。

    “大黃老了。”張璞大伯笑著說道。

    張璞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

    這條狗近十歲了,的確老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死了。

    為何留那條小黃狗,或許還是因為像!

    養了十年的狗,又豈會沒有感情。

    “哥,出去走走!”張璞笑著看向張楚,說道。

    “好!”張楚點頭。

    張楚個頭比張璞高上些許,估計有一米八五的樣子,身材強壯,卻談不上魁梧。

    或許是因為當兵的緣故,皮膚比之張璞黑上不少。

    張楚顏值還是挺高,跟張璞還有幾分相似,這或許因為兩人都是張覺民的親孫子。不過,他跟張璞的氣質卻完全不同,多了幾分鐵血陽剛。

    “什麽時候回來的?”張璞問道。

    “回來幾月了。”張楚笑了笑,說道,“你們家修房子,我還去搭了把手呢!”

    “怎麽不跟我打電話?”張璞說道。

    他看出張楚那笑容有些牽強,這是心裏有事兒。

    “你過年又不是不回來。”張楚說道。

    “年後跟我去燕京吧,我身邊正缺人。”張璞說道。

    他沒有問張楚為何離開部隊,張楚若想說,不需要問。他若不想說,問了也無用。

    “我能幹嘛?”張楚,說道。

    “能幹的事兒多了。”張璞笑道,“我差個助理和保鏢,你正好一起兼了。哪天我拍軍旅題材的電影或電視,你還能客串一下指導什麽的。若是拍動作片、功夫片什麽的,武術指導,動作演員,你也能勝任啊!”

    “你這麽一說,我瞬間感覺自然還是挺有用的。”張楚笑道。

    “那楚哥就屈就屈就?”張璞一笑,說道。

    “什麽屈就,還要謝張老板賞口飯吃呢!”張楚笑著說道。

    張璞笑了笑,他自然聽得出來這是一句玩笑。

    “你就不好奇我為何離開軍隊?”

    沉默片刻,張楚說道,“我本以為自己這輩子都在部隊了,也習慣了在部隊的生活。回來之後,開始還真有些不習慣。可部隊呆不成了,我得學會習慣現在的生活。”

    張璞看向張楚,等著他繼續說。

    或許,能讓他敞開心扉的,不是父母親人,而談得來的朋友。

    張璞是親人,更是朋友。

    “若非領導護著,你哥我這次得上軍事法庭,不說挨槍子兒,蹲幾年估計是跑不了的。”張楚說道,“不過,我不後悔。那幾個人渣,該死!”

    這是殺人了麽?

    張楚說得零星,東一句西一句,但張璞還是猜了個七七八八。

    出了這事兒,張楚退役了。

    “部隊外的世界,或許更精彩。”張璞笑著說道。

    或許與人傾訴之後,心結打開,心中的抑鬱散掉了許多,張楚看上去少了幾絲憂鬱。

    “對了,我聽說你拍的電影正在上映。可惜,交通不便,不然可以跑市裏去看看。”張楚笑著說道。

    “等有錢了,修一條路進來。”張璞說道。

    他很早就有這個想法,可惜了解了一番之後,感覺有些力所不逮。

    幾百上千萬,或許連個泡都冒不了多大。

    “年前有人來勘測,政府似乎準備開發桫欏穀那邊。”張楚說道,“可惜,路好像不走咱們村裏過。村裏的人在商議自己湊錢接一條路進來,可哪怕修一條石子路進來,似乎每家都要分攤好幾千,甚至幾萬。村裏的情況,你也清楚,要拿出幾萬來修路,難!”

    “要想富,先修路!”張璞笑道,“政府開發桫欏穀,哪怕不走咱們村過,那路離咱們村也不會太遠。走,回去問問大伯,修這條路要多少錢。”

    張璞大伯張興國就是他們村村長。

    政府解決了一大半路程,張璞想修條路進村,那就沒什麽壓力了。

    至於那條路為何不走村裏過,張璞不難猜出。

    因為走村裏過,去桫欏穀,得翻一座山,工程量太大。

    不過,桫欏穀若開發出來,接一條路進村,交通方便,對村裏有著極大的好處。

    “你問這個幹嘛?”

    張興國看向張璞,多少猜到了幾分。

    他了解自己這個侄子。

    “若是不多,那錢我替村裏出了。”張璞一笑,說道。

    果然!

    “你開什麽玩笑呢!”張興國搖頭說道,“不行,你掙錢也不容易。何況,你們家不剛修了大房子麽?”

    “放心,我會量力而行的。”張璞笑道,“大伯你看我像是打腫臉衝胖子的人麽?”

    “粗略估算了一下,怕是要七、八十萬。”張興邦說道。

    “這麽少?”張璞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道,“若是修水泥路呢?”

    石子路成本自然比水泥路要低上許多。

    修石子路實在太寒酸。

    嗯,主要是張璞如今有錢了。

    “七、八十萬還少呢?”張興邦看向張璞,皺了皺眉頭,接著說道,“若是修水泥路的話,幾百萬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