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是必然的

字數:5448   加入書籤

A+A-


    原版《亮劍》有多火?

    不說萬人空巷,但爆款卻是實至名歸。

    哪怕是時隔多年,依舊能夠在許多電視台重播。

    那麽這部電視劇會在這個世界綻放出它應有的光芒麽?

    對於這點,張璞還是有些信心的。

    有一個好的劇本,一個好的導演,一群演技過硬的演員,那麽這部劇就具有火的潛力。

    如今,抗日神劇泛濫,忽然出現一部把鬼子、國.軍,八路都當人演的電視劇,自然能讓人眼前一亮。

    這種反常規的新鮮感,無疑是能給觀眾驚喜的。

    經典就是經典。

    提起前世眾多抗日劇,那麽《亮劍》絕對是繞不開的一部。

    這部劇作為央視“新年大劇”,宣傳上麵,自然還是十分到位的。

    而宣傳的噱頭,自然也繞不開張璞。

    誰讓他是這部劇主創陣容之中,知名度最高之人呢?

    導演高望就不用說了,名氣難以與張璞相比。

    演員不少在話劇圈名聲極大,可觀眾並不是那麽熟悉,知名度也有限。

    還有一些,壓根兒就是新人。

    拿他們宣傳,也沒什麽吸引力啊!

    所以,“張璞編劇”就成為這部劇最不可或缺是一個宣傳焦點。

    當然,電視劇的宣傳,自然不可能跟電影的宣傳相提並論。

    張璞也隻是在微博之上吆喝了一聲,也不管不顧。

    元旦,《亮劍》開播。

    張璞也特意抽空守在電視機前,給影片增加點收視率。

    當然,他也是想看看高望把這部電視劇拍攝成什麽模樣。

    他還真沒抽空提前觀看。

    影片開始,就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張璞不得不承認,高望在節奏把握,人物塑造,氣氛烘托,都做得極好。

    八路軍新一團和日軍阪田聯隊對峙。

    李雲龍的領導力,張大彪的執行力,都反應出新一團戰鬥素養。

    滿口髒話,卻很是提氣。

    僅僅隻是開頭,就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而當李雲龍違抗命令,在國軍不看好的情況之下,由防守變進攻,出乎預料的擊潰阪田聯隊,擊斃日本阪田聯隊長。

    讓旁觀的國.軍軍官難以置信,目瞪口呆。

    這劇情無疑給觀眾一種想象不到的爽感。

    頗有幾分爽文套路的意思。

    一天兩集,節奏緊湊。

    張璞哪怕知曉劇情走向,卻也守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將之看完。

    不得不說,高望拍起電視劇來,還是有幾分水準的。

    或許是資金足夠充足,此版《亮劍》在製作上麵,比之原版要精良許多。

    當然,劇中的服裝道具,該髒的依舊髒,該破的依舊破。

    高望拍攝之時,還特意查了許多資料,力求符合那個時代的樣子。

    而劇中演員的表現,也給張璞吃了一個定心丸。

    和原版比起來,孰優孰劣,很難說。

    不管是李雲龍、還是趙剛、楚雲飛等角色,演員都拿捏得十分到位。

    這部劇的收視率,應該不會差。

    “老板,《亮劍》在網上引發熱議了。”譚思明笑著對張璞說道。

    “是麽?”張璞笑了笑,有些驚訝。

    這部劇引發熱議,在張璞看來,不過是遲早的事兒。

    他隻是沒想到,這才播完兩集,網絡之上已經引發熱議了。

    看來觀眾苦抗日神劇雷劇久已。

    忽然出現一部不降智的抗日劇,難免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欣喜。

    李雲龍雖然粗中有細,但還是粗線條的,衝動、粗野、莽撞的。楚雲飛英雄豪爽,卻不及李雲龍狡猾。趙剛耿直剛強,原則性太強,靈活性不足。

    這些人物有自己的優點,卻也有自己的缺點。

    沒有高大上,也沒有神化美化,十分接地氣。

    而這些人物缺點左右著角色行動,使劇情跌宕起伏,觀眾心情自然隨之起起落落。

    勝喜敗悲,觀眾時而拍手叫好,時而扼腕歎息。

    觀眾感到真實,這叫戲劇啊!

    稍有智商的觀眾也不會圍觀主角開掛,手撕鬼子啊。

    《亮劍》為何會成功?

    或許有著一群不同觀眾口味的英雄。

    李雲龍狡黠智勇,農民英雄,走狡猾勵誌、屌絲逆襲路線。

    楚雲飛血性男兒,呢子大衣,走高端大氣路線。

    趙剛書生從軍,有點唐代文人風骨,投筆從戎。

    魏和尚功夫明星。

    田墨軒算文人骨氣。

    智將丁偉。

    ......

    《亮劍》成功的因素很多。

    不過,如今隻是播放兩集,許多東西還未展現出來。

    可即便隻是展現出冰山一角,卻已足夠亮眼了。

    當然,網絡之上,對於這部劇好評如潮,卻也不可能全是讚譽之詞,也少不了被人詬病的地方。

    比如李雲龍髒話太多,顯得極其沒素質,有損英雄形象。

    這個有爭議,卻也不大。

    如此說的人,在許多人看來,那就是雞蛋裏挑骨頭。

    第二天,張璞剛到公司就見興高采烈的高望。

    “張導,《亮劍》火了。”高望見張璞,笑著說道,“我也算沒有辜負你的劇本!”

    《亮劍》這一火,他算是打了一個翻身戰。

    之前一部電影賠了個底朝天,讓他失去的信心完全回來了。

    “嗯!”張璞笑著應了一聲。

    高望卻是一愣,隨即卻是啞然一笑。

    張璞連續兩部小成本電影爆火,國內累計票房都超過十億了。而且《忠犬大黃》在日韓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都取得了極好的票房。

    《亮劍》的成功,與張璞在電影上的成功,似乎也真算不得什麽,那麽張璞自然不可能像自己這般興奮了。

    “《亮劍》在金鳳網上的評分多少?”

    張璞見高望閃過一絲尷尬,自然知曉為何,隨即轉移話題問道。

    高望尷尬之色瞬間消散,隨即又興奮了起來。

    “那獲獎的可能性很大了。”張璞笑著說道。

    這個世界,華夏影視圈,電影以金龍獎最具權威,而電視劇則是以金鳳獎為最。

    金鳳獎的影響力還是極大的。

    當然,金鳳獎比起金龍獎來,給人的感覺卻是差了幾分。這或許跟視帝、視後比起影帝、影後來邀差幾分感覺一樣。

    不過,拍電視劇想拿金鳳獎跟拍電影想拿金龍獎是一樣的。

    高望自然也想獲獎。

    之前,他的作品雖然口碑不錯,收視率也不錯,可連個提名都沒有撈到過,而這次他很有可能憑借《亮劍》得償所願。

    “收視率出來了麽?”張璞接著問道。

    他拿過金龍獎最佳編劇獎,卻也不介意再拿一個金鳳獎最佳編劇獎。

    “網上熱度很高,收視率應該不低。”高望搖頭說道。

    提及收視率,高望興奮的情緒之中,卻又多了幾分忐忑。

    收視率沒出,心難免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