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與丞相談話
字數:3811 加入書籤
思來想去,玉楚珊還是決定不告訴她,訕笑了兩聲,欣然接受了唐清榮對自己的稱讚。
又過了會兒,唐清榮就下床準備離開,玉楚珊便讓人取了間桃色衣裳穿,又親自給她挽發梳妝,打扮的氣色看著明麗了許多。
送走唐清榮以後,玉楚珊窩在祝杞景懷裏,想著她剛才說的話,一直止不住歎氣。
“別歎氣了,這就是命數。”
玉楚珊笑了聲,“沒想到咱們大將軍,還是個信命數的人呐。”
突然想起來,便連忙又說,“你方才沒露臉吧,可有被她看見你?”
“許是看見了吧,我在府裏都不帶的,最初你還喊我名字了。”祝杞景想起來說著。
玉楚珊心裏有些擔心,雖說唐清榮不會害自己,但很有可能拿祝杞景做文章,“你這幾天先別出去了。”
“怕拿我做文章?今日不管她是有心還是無意,至少她得到兩個消息,一是咱住的地方,二便是我在青越。”祝杞景冷哼了一聲,一臉不悅地說著話。
他從一開始就不待見唐清榮,雖然表麵上姐妹情深的,背地裏也不少給楚珊使絆子。
玉楚珊笑著安撫祝杞景:“各為其主嘛,做文章也沒什麽,隻是你完事小心些,別讓她鑽了空子。”
她不明曉唐清榮究竟是否,會在此事上做文章,但還是做好防備,畢竟若是放在自己身上,可不會錯過這麽一個“好”機會。
那邊丞相府書房處,諸文柏正站在窗邊,看著院中雨落,身邊的近侍出聲提醒,“老爺,這天涼的很,咱們落窗吧。”
“快到時辰了吧,你猜他們會不會來?”諸文柏說道。
近侍遲疑了一下,試探著說:“或許兩人都不會來,畢竟今日這雨下得這般大。”
“七皇子或許是真的不會來,”諸文柏看著遠處跑來的下人,“但太子肯定會來。”
“老爺為何這般篤定?”那近侍不解地問。
諸文柏離開窗邊,走到椅子前坐下,笑著說,“因為太子是有謀的,而他身後的那位同樣也是個能人。”
正說著話,方才那下人已經過來了,恭恭敬敬地通傳道:“老爺,七皇子派人來傳話,說今日雨勢太大另約日子,太子已經到了正由人領著過來。”
“好,下去吧,”吩咐完下人後,又對著近侍說,“你也去吧,讓人奉茶過來。”
近侍應下同那人一同出去了,不多時便等到太子來了,連忙讓太子坐下。
“今日雨勢太大,路上耽誤了些時間,還望諸大人見諒。”楚洛昱禮貌地解釋道。
諸文柏也笑著擺手,伸出手做出請的手勢,“太子殿下嚴重了,能來赴約臣便很是欣慰了,不然就是被兩個人同時爽約咯!”
楚洛昱笑而不語,也不問楚洛淵的事,靜靜等著下人上茶後又退下去。
諸文柏也是等著書房內隻剩兩人後,才開口說道:“不知前些日子,太子殿下來訪有何要事呢?”
“要事談不上,隻是有幾個問題,想向諸大人請教一番。”
“不妨太子殿下,先回答臣一個問題如何?”諸文柏笑著問。
楚洛昱也配合著說:“大人請問。”
“古書雲:謀國者,先憂天下;某幾者,先利其身。不知太子殿下,自以為是何類啊?”
“昱也不清曉是何類,隻明曉昱是個心疼百姓的。”由著是向諸文柏請教的,無論拉攏成功與否,都懷著敬意與之交談,遂言語中把自稱也改了,以示尊敬。
諸文柏也聽出不同,不動聲色地繼續說:“心疼百姓可意為心懷天下,看來太子是前者。”
“大人此話何解?”
“心懷天下即為所謀深遠,然縱觀古往,皆是智者所圖者遠,所謀者深。太子您說這話在理否?”諸文柏又將話茬推回去。
“昱受教。”楚洛昱恭敬地回答。
諸文柏點頭,“古有智者謀見深遠,遂遇諸侯也能輕鬆平定,且不費一兵一卒,太子以為何如?”
“大人此話,倒是讓昱想起一句話。”楚洛昱笑著應道。
“哦?願聞其詳。”
“惟其深遠,方能順天應人。守之伐之,不如以德伏之。”
諸文柏聽完笑出聲,連聲稱讚道:“好好好,太子這話所言不假,看來古書沒少讀啊!”
“大人過譽了,古書上記載了不少文人誌士,其一生作為也不容小覷,也使昱受益匪淺呐!”
“臣想聽聽太子看過之後,自己的想法。”
“那昱便談下拙見,”楚洛昱先是謙虛地說聲,便開始說起自己看法,“昱翻看史書,發現這些智者皆有一個共同之處,那便是看問題比較長遠,思考問題也甚為全麵。
相對的也不免有些目光短淺,隻在乎蠅頭小利之人。然成就大事情的人,皆是從遠處考慮、從近處入手,即能遇見事情的發展,並且還擅於籌劃。
因此昱自接觸後,便深受其影響,一直致力做一位,同這些智者一般的人。”
“太子所言,也基本上是一個帝王所需的必修思想了。”
楚洛昱聽完有些緊張,連忙開口的否認,“昱不敢妄想。”
“依臣之見,這可不是癡心妄想,而是勢在必得呢!”
楚洛昱沒有接這個話茬,因為左右橫豎都會出錯,便直接閉口不談,試圖讓諸文柏知難而退,不再提起此事。
諸文柏倒是不介意,原本也就沒有指望,楚洛昱真的會回答什麽。
“太子以為道義重要還是武力重要呢?”
“大人這話說的這兩者似乎不能比,武力固然重要,可道義也是不可或缺,二者相輔相成才是最佳的。”
諸文柏笑著點頭,卻說著,“古時有聖王要進行征伐,用草秸和龜甲卜占凶吉,卻不如多在謀略上考慮;炫示武力,還不如在道義上討伐。結合來看,豈不是道義謀略勝於占卜武力?”
“大人此言有理,可昱認為在這句話當中,也間接表明這位聖王當時的朝代,也是武力昌盛的,不然怎會有卜占武力和謀略道義之比呢?”
諸文柏聽後又是一點頭,楚洛昱所言不假,如果不是武力昌盛,壓根兒就不會有人閑著,去將兩者作比較。
“太子所見實在難得,將來必有大作為,今日臣既然開了先頭,便期待著太子成就事業的那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