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863 加入書籤
使者第二日啟程趕回幽州,向公孫瓚告知呂布實意。
“六四分?”公孫瓚前後踱步,冀州之地五五平分,已經是他目前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然而呂布卻不知足,想要六四瓜分冀州,雖然隻多出一分,實際劃分地界,足足多出近一郡之地,公孫瓚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要不要和呂布聯合同盟。
“呂刺史是這樣說的,他還說將軍肯定會同意聯盟。”使者顫顫巍巍的說道,尤其是說道後麵‘同意’兩字時,下身不由的顫抖,仿佛如墜冰窟。
“同意嗎?”公孫瓚聽到使者說出這兩個字時,眼神瞬間變得狠厲,如同一把蓄勢待發的利劍,凶光閃閃的瞥向使者,嚇的使者瑟瑟發抖的向後倒退。
公孫瓚又思忖了一會兒,他先讓使者退下,袁紹的實力他是見識過,以現在的力量,和袁紹抗衡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且對方還有曹操相助,自己卻無外援,除了師弟劉備,但他實力終究有限,不足以成大事,還沒強大到可以和曹操抗衡的地步,自保有餘進攻不足,始終不是自己的第一人選。
呂布算是目前最有實力的諸侯之一,並且兩地相隔甚近,成犄角之勢可以左右夾擊袁紹,但是他提出的六四分冀州,一時半會兒讓公孫瓚難以接受,多出的一分之地,足以成為心中的沉甸之石。
一夜過後公孫瓚輾轉難眠,這一夜他想了很多,致使他無心入睡,在半夜時分,終於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往往說不要晚上做決定,晚上做出的決定多半會讓人後悔,又可能因為頭腦一熱做出事與願違的決定,無能怎麽樣公孫瓚堅定的在晚上做出了他的決定。
他顧不了那麽多,他一心隻想報仇,隻想著如何痛擊袁紹,至於過程怎麽樣都無所謂,隻求一個心滿意足的結果就成,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公孫瓚決定與呂布進行聯盟,六四分就六四分,這一刻他想不了那麽多,隻有徹徹底底的擊敗袁紹比什麽來的都總要,地盤少了便少了,以後慢慢打就可以,但袁紹此時不滅更待何時。
……
並州刺史府內。
“我家主公同意了,希望呂刺史,能商議何時進攻袁紹,如果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家主公願意效勞。”使者得到公孫瓚做出的決定後,大清早就啟程往並州趕,一連三日才到並州,進入並州境內,未作休息直接奔至太原,給晉陽城內的呂布答複。
“我就知道你家主公會同意,甚好甚好,你不用著急回去,在這裏休息一晚,等養足精神回去也不遲。”呂布徐徐笑道,讓下人好生招待使者,畢竟從今以後兩家便是同盟,怎麽能對待盟友的部下不好。
夜晚進餐時,呂布特意和使者溝通了一會,大致了解一下目前的情況,雖然他時刻關注冀州的戰事,但是細節部分,肯定沒有公孫瓚那般仔細,多多少少還是要向使者打聽一下,好確定如何進攻袁紹,要做有準備的打仗,不能盲目進攻,否則去了也隻是徒增死傷。
據使者講述,原本公孫瓚一路攻入冀州,深入數十裏遠,期間袁紹少數幾次回擊,但也隻是簡單的托住公孫瓚軍隊,並未有致命打擊,反反複複有幾次如此,甚至連險要之地,都不埋伏部隊伏擊,好像是有意引公孫瓚深入,連最後決戰的地點,都選擇對公孫瓚騎兵有利的平原地區。
就好像前前後後,給公孫瓚設了一個很大的圈套,隻等他一點點跳進去,決戰時前麵還打的順風順水,幾乎成一邊倒的局勢,說到這裏時,使者還不忘揚起笑容,白馬將軍的白馬義從可不是吹出來的,都是實打實一步步走出來的,說的他頗為揚眉吐氣,可說到後麵時,使者就沒有先前那般好心情,一轉常態,眼神變得肅穆。
講到後麵時,使者著重講了袁紹軍中突然衝出來的一直強軍,對於那支軍隊的裝扮進行詳細描述,因為那身裝備太過耀眼,是他從未見過,可以說連公孫瓚都沒見過的裝備,各方麵全麵壓製白馬義從,仿佛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克製騎兵。
就是突然殺出來的這支軍隊,把原本處於優勢的公孫瓚軍,打的屁滾尿流,從冀州一直趕到幽州邊界,方才罷休,一幕幕場景就好像昨天發生一樣,使者心中此刻還記憶猶新,一想起那支不可抵擋的軍隊,便不寒而栗。
“強大的軍隊?一身精良的裝備,就連見多識廣的公孫瓚都沒見過?”呂布回想著使者說出的一些重要線索,這對於他和公孫瓚的聯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好好了解一下是怎麽敗的,敗在哪裏,呂布不好做下一步計劃。
從使者的口述中,呂布還聽到,那支軍隊的鎧甲幾乎是刀槍不入,很難殺死鎧甲的堅硬度相當之高,加上衝擊力後很鋒利的馬槊,也很難戳穿鎧甲,基本隻能在上麵留下一道印記。
最最重要的一點,呂布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那支軍隊最與眾不同的一點,鎧甲是一體式的,全身上下都被鎧甲罩在裏麵,隻露出一雙眼睛,當時公孫瓚軍和劉備等人看到這支軍隊衝出,無不吃驚,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奇特裝備,也就多留了個心眼。
結合使者說的種種,呂布轉頭望向肩膀上的小靈兒,他已經猜出些許,剛才使者說的那些,推測出袁紹的那支莫名其妙出來的軍隊,顯然不是這個世界該有的裝備,至少提前了一千多年,唯一解釋的通就是袁紹也擁有那個‘東西’。
加上他之前各種奇怪的舉動,好像是有意為之,不像是被公孫瓚打的措手不及的樣子,就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公孫瓚不過是他手上任意把玩的一枚棋子,想讓他死隨時就可以讓他死。
若是袁紹真有那個‘東西’的話,呂布要從長計議如何去攻打袁紹,畢竟袁紹已經不是以前的袁紹了,必須要小心一點為妙,搞不好會讓自己的所有努力都付之東水,公孫瓚的結果恰恰就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