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天大的誤會
字數:6051 加入書籤
第一百六十八章天大的誤會
李鈺看著李義吞吞吐吐,磨磨唧唧,就假裝發火;“你是家主?還是我是家主?
叫你去辦差,哪那麽多沒用的,快去,否則家法伺候!
李義聽說家法伺候,也不敢在磨蹭,答應了一聲,就趕緊出去。
林五還是想不通,為何這郎君非要換地,張口就問;“不知郎君,換地要做何文章?可否說與某家知曉!”
“也沒什麽見不得人的,本郎君是想多弄一些土地,集中在一起,如此這般,耕種起來省事省力,
比如河道邊,假如有一千畝地在一塊,那麽,莊戶們再去耕種的時候,就不用東邊去一日,西邊去幾天。
每天就去同一個地方就成,豈不是更加省心,還不耽誤功夫?
待河道修築完工,某再使人裝上水車,便能種植稻穀,將來就統一管理,可提高產量,這樣一來,大家的收獲都有提高,何樂而不為。”
“原來如此,郎君既然如此想,那直接叫幾個莊子的莊戶,誰家的地在河道兩岸的,都拿出來,給郎君統一安排,不就是了,也不用置換的。”
“對啊,你說的有道理,先造冊出來,誰家在兩岸有田地的,
剩下的就是別的莊子的,先拿府裏的土地,去置換別人的,剩下的就全是咱們自己莊子的農戶,就好說了許多,
不過,依照本郎君的意思,咱們自己莊戶的土地,在河道兩岸的,每家都給些補償,
這些土地,本郎君用了,再雇他們種地,將來按照一半對一半,和府裏分成就是。”
林五一會就被李鈺饒暈了頭,
“請恕小人愚笨,郎君既然要給農戶補償,這地也弄過來了,為何還叫農戶,再去種自家的地?小人有些想不通,倘若和農戶分成,又何必再給補償?還請郎君解惑。”
“這有什麽想不通的?隻要是河道兩岸的土地,本郎君全部拿來,統一耕種,這算是租大家的田地,當然要給莊戶們些補償了,
然後,再叫人來幹活種地,也應該給人家報酬,這產出的糧米與農戶分成,就是每年的報酬了。
哪有白幹的?再說,都要養家糊口的?
隻是以後都要按照某家的安排去種才行,不能再亂七八糟了,每個成男,分給他三十畝五十畝的,你就管你負責的那塊就行。簡單省事兒。
這樣總明白了吧?”
“小人明白了,隻是這地本來就是莊戶自家的,這給郎君這樣一弄,就變成了自家剩下一半了,這……這恐怕有損府裏的威名呀郎君。”
“本郎君且來問你,如今你們自己耕種,一畝能出多少糧食?”
“回郎君的話,一畝地能出一石半,倘若伺候的好,又風調雨順,能出上兩石也是有的。”
一石五十三公斤)
“按照本郎君的秘法耕種,一畝地可出四石到五石,如此這般,分給莊戶的兩石多,等於是,每年都風調雨順,這難道不好?
倘若本郎君嚐試成功,就是再多一石也有可能?”
“什麽?這不可能,某也是伺候了十幾年的田地的,從未聽說,誰家的地,能出四石的。
便是三石都艱難無比,還要是上上等的好地才行。”
“按照你們的老方法,當然是不能,不過本郎君從書房裏找到一本古本的齊民要術,裏頭有秘法傳承,按照秘法耕種,出四石以上就不奇怪了。”
李鈺很多東西無法解釋,更不能說清楚,千年後,一畝地能出一千多斤稻穀的事兒。
否則一畝地出十幾石,這種話,也太白癡,就是被當做妖孽,燒死到火架上都不冤枉。
隻能把借口推到秘法上去,還好百姓不理解的事,隻要你說
和秘法有關,就立馬能說通。也算是大大方便了李鈺。
林五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既然郎君有秘法傳承,那四石當然可以了,郎君每次拿出來的密法,都堪稱是神來之筆。弄出四五石也算正常。”
“不過,終究咱們自己莊子那些農戶,能在河道兩岸有地的不多,恐怕郎君和外莊置換的,要有很多才是……”
“好啦,今日天色已晚,某就不多打擾了,告辭。”
“恭送郎君。”
“留步吧,改日再來,對了,可記得本郎君交代你的事啊。”
林五信誓旦旦的說到;
“郎君放心,小人就是一家一家去跑腿,也要將咱們五個莊子的農戶都說通。
更何況,這大部分人,都是老阿郎救過來的,就是現在分的這些田地,當初也是老阿郎找的縣令,給他們上的戶籍,才分了的田地。
隻要府裏拿出話來,我相信,百姓們都會聽的,更何況還每年保證給他們一畝地兩石的口糧,哪個不同意,豈不是憨貨一個。
如此簡單的事情,我要是還做不好,就白吃了四十年的飯食了。”
“如此甚好,此事就辛苦你了。”
“說不上辛苦,郎君為我家分了這大套的新宅,還不知道如何感激郎君呢,這差事小人做定了。郎君隻管等著好消息就成。”
李鈺哼著歌,一路回到後院自己的屋裏。
一個丫鬟進來稟報;
“啟稟郎君,白日裏郎君曾經叫那鄒家的娘子,晚間來府裏有事囑咐,如今人來了,就在前頭的廂房裏等候。”
“哦,叫她進來這裏就是。”
“諾。”
李鈺正兩隻腳丫子放在木盆裏洗腳,聽說那鄒家娘子來了,直接就讓來後院,免得自己出去還要穿鞋。
那鄒娘子被丫鬟傳喚,說郎君叫他去後院說話,就跟著丫鬟,穿過二道門,來到李鈺屋裏。
“奴家見過郎君。郎君安好。”
“好好,一切安好,多謝娘子掛念,且坐。”
“多謝郎君,奴家站著就好。”
容娘今夜不當值,已經留在家裏了,李鈺對著幾個當值的丫鬟說到;
“你們退下,我與鄒家娘子商議一些要事。”
“諾”
鄒娘子進來後院的路上,就有些臉麵發熱,這會剛進來,郎君就叫眾人出去,隻留她一個人,更是七上八下。
頓時想起姐妹們的話來
“郎君叫你晚上過去,你可別太用力了,畢竟郎君還小……”
雖然自己是過來人,三十就要出頭了,也沒啥害羞的,可如此大大方方就來了後院,也太難為情了些。
改日這些侍女,要是傳了出去,多不好看。
唐朝風氣十分開放,這鄒家娘子到也能接受這事兒,隻是覺得不該如此公開才是。
背地裏找個侍女來,通傳一聲就行,這郎君真不該在白日裏就提起,到底還是年輕呀,弄得許多人都知曉了。
轉而又想:這郎君還是孩童,怎麽就如此惦記那事兒,自己一會該如何做才好,這真是左右都不太合適……
“娘子?嗨!鄒家娘子?”
“嗯?哦,奴家在呢,這就寬衣,郎君不必太過著急,奴家又不會跑了去。”
鄒娘子以為李鈺讓他趕緊伺候,也有點不好意思起來,自己又沒跑,猴急什麽,說到最後聲音也小的像蒼蠅一般。
李鈺也沒聽清她嘀咕的什麽,隻將兩隻洗好的腳,抬了起來。
鄒家的娘子倒也伶俐,順手拿起丫鬟們準備好的布巾,就來給李鈺擦腳。
李鈺也是習慣被人伺候了,抬起腳配合的很是到位。
伺候了李鈺坐道床榻上,鄒娘子將木盆端過一邊,過來就開始寬衣解帶,
她也想好了,既然來都來了,自己也是婦人了,又不是小女兒家,何必扭扭捏捏,還不如大大方方呢。
李鈺抬頭,正要開始說些安排她做事的話來,卻看見這鄒家娘子已經在寬衣解帶。
不禁目瞪口呆,她又不是自己的幾個侍女,自然不用給自己暖被窩的,怎麽就脫上了。
正要開口詢問,那鄒家的娘子已經脫了外衣,這大冬天的,李鈺順口就來了一句;“趕緊來榻上,別著涼了!”
這是他對容娘那兩個暖被窩的侍女常說的話,一時間條件反射就脫口而出。
“多謝郎君眷顧!”
鄒娘子心裏也有些感激,聽說大戶家的郎君,都十分無情,隻拿人發泄,用了就扔,沒想到這郎君還挺仁義。
看著這娘子鑽進踏上的被窩,李鈺欲哭無淚,想給自己狠狠地抽上兩嘴巴。
“額,鄒家的娘子,某叫你來是有大事要說可不是……”
“奴家知曉,郎君放心便是,奴家明日不會出去亂說的,郎君趕緊進來吧,這天寒地凍別著涼了。”
“不是,本郎君是說,叫你去將莊子裏的健婦,組織起來,明日同去河道上的事兒……”
“郎君安心,今日我家搬家的時候,奴家就沒有參與,一直在莊子裏跑腿,找些交厚的姐妹,叫他們一家一家去說了,明日修築河道,肯定能去很多姐妹。”
“哦!那就好,對了,本郎君與你說些別的事情,”
“恩,郎君請吩咐,這榻上還有些涼,郎君在等會,先說事也好!”
李鈺無語了,這特麽叫什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