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六秩大壽

字數:3763   加入書籤

A+A-


    “什麽壽誕不壽誕的,寧家都要敗了,還過什麽壽誕!孽子啊孽子,寧家若是敗在我的手裏,我可怎麽對得起列祖列宗啊!”

    寧老爺使勁拍打著床沿叫喊道,或許是用力過度,話音一落就不住地咳嗽起來。

    那封氏忙上前替寧老爺撫背,柔聲安慰道:“老爺,你消消氣,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寧家雖非新豐頭等大戶人家,卻是數得著的,人家那些貧寒之家的日子還不是過過的,何況咱們還沒那等地步了是不是?”

    “你還說!”

    寧百祥甩開夫人的手臂,伸手指著夫人的鼻子,破口大罵道,“都是你!若非是你從小就對那孽子嬌生慣養,打不的罵不得當成心肝寶貝似的,他豈會走到今日這步田地?”

    “老爺,”那封氏也不惱,又黏了上去,“過去的事就讓過去吧!現在咱們再怎麽悔不當初,酒樓還會回來麽?

    咱們與其窩在院中煎熬度日,莫不如想開一些,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兒子還年輕,如今他已知錯了,隻要他能改,誰說今後就一定沒得出息呢!”

    “改?”

    寧百姓用力哼了一聲,“狗還改得了吃屎?

    他若能改,早八輩子就改邪歸正啦,何至於釀成如今的大錯!”

    “老爺,此事也不能全怪在咱們兒子頭上,”封氏冷哼一聲,“若非那姓唐的三番五次欺到咱們頭上來,咱家兒子何至於孤注一擲?

    想當初妾身還真是看走了眼,以為他不過是一腳也踹不出個屁來的呆小子!誰知他在離開咱家酒樓後,在短短數月間,就做出了這麽大的成就,實在是令人費解!”

    這話倒是切中了寧老爺的心思,不提那唐雲還好,一提那唐雲他就恨不得親手那兔崽子給滅了!寧老爺的眼睛死死釘在對麵的牆壁,目光鋒利地似乎要把那堵牆戳出一個洞來似的,嘴裏咬牙切齒地道:“唐雲,唐雲,唐雲”“老爺,如今那唐家小兒仗著自己與安明府認了叔侄,又與縣衙不良帥茅諾和趙黑子稱兄道弟,他囂張跋扈在所難免,會把誰放在眼裏?

    咱們吃了這麽大一個虧,真是有理沒處說去,何況白紙黑字就是理!”

    “夫人說得不錯!”

    寧老爺抬頭看向夫人,冷哼道,“那日在川味酒樓,老夫若是當場滅了那兔崽子,咱們寧家何至於有今日之難!小兔崽子,若非看在你爹的麵上,老夫現在就去找他拚命,我這條老命也沒幾年活頭,看誰他娘的劃算?”

    “使不得!使不得老爺!”

    封氏連忙擺手,急聲道,“老爺,你可是咱們寧家的頂梁柱,又是族長,你若是有個什麽閃失,咱們娘兒倆還指望誰去!”

    “指望你那不成器的敗家兒子好了!”

    寧老爺擺過頭去,奴哼一聲。

    話雖如此,但封氏發現寧老爺的心情似乎已有所好轉,便也露出了笑臉,端起婢女重煎的湯藥走到床榻前。

    “老爺,你可千萬要好好活著,別做傻事,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那唐家小兒這等猖獗,咱們寧家無力收拾他,也自會有老天爺去收拾他!”

    封氏的和顏悅色,和柔聲細語,再加上眉頭上那份楚楚可憐,寧百祥搖了搖頭,重重歎口氣。

    “算了算了,事到如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回頭你叫那敗家子到床前來,老夫有話對他講!人生能有幾個六十壽誕,既然老早就放話出去了,這壽誕還是要操辦操辦,老夫可不希望那些長舌婦在背後嚼舌頭,咱寧家丟不起那份臉!”

    見寧百祥連日來陰雲密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些微晴色,忙點頭應道:“老爺所言極是,妾身稍候就去找煒兒來。

    妾身先喂老爺把藥喝了,明日就是壽誕之日,老爺得養好身子骨才是!”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寧家還遠沒淪落到吃糠咽菜的田地!唐雲找的那個媒婆太像媒婆了,一把年紀了還塗脂抹粉,嘴邊一顆黑痣,走起路來還一搖三擺的,像個賣弄風情的鄉下妖冶少婦。

    這特麽也太有喜感了。

    唐掌櫃的目光不敢再落在那劉氏身上,怕自己繃不住會會失聲大笑。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婆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把新娘子成功娶到家裏之前,一切事宜都少不得媒婆從中周旋。

    唐掌櫃並非是對蕭三娘幫他物色的這個媒婆不滿意,恰恰相反,他相當滿意,現在他需要的正是這種風風火火且能說會道的角色,關鍵是不講原則,隻要誰給好處,就全力以赴為誰辦事。

    古代多少少男少女的終身幸福就毀在媒婆的嘴上,在古代結婚之前,男女是不能見麵的,全憑媒婆那張嘴胡說八道。

    總之是坑死人不償命。

    臨出發時,唐雲走到劉氏麵前,笑著拱拱手道:“劉嬸,小子一輩子的幸福,可就都係於阿嬸一身了。

    阿嬸今日去了寧府,可得好好為小子說話”“不勞唐掌櫃多加絮言,一切全包在老身身上,你且放心,隻要老身出馬,沒有撮合不了的鴛鴦!”

    不等唐雲把話講完,那劉氏就拍著胸脯打包票,“莫送了,唐掌櫃,你安心在家等好消息吧!”

    唐雲送到酒樓門口,目送媒婆和竇虎等人走遠了,才收回了目光。

    竇虎拎著一隻籃子,李二狗抱著一隻大雁。

    今日唐掌櫃本人自然是不會去也不能去寧府的,很簡單,因為不合禮節。

    古代的婚姻程式極其繁瑣,大致而言,大致而言包括了六禮。

    這六禮可都是先秦時定下的規矩,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所謂納采,是指男方請媒人向女家提親。

    禮記有雲:“納采用雁。”

    雁具有隨著陽氣而遷居的習性和失去配偶後不再另配的品質。

    納采用大雁象征著忠貞、守節,與男權社會中女子從屬於男子的現實相合,要求妻子服從丈夫。

    納采這一關過了,接著是問名。

    即是男方請媒人登門問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

    秦漢以後,隨著門閥製度的形成與發展,高門與低門,嫡出與庶出,有著嚴格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