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母親的心事

字數:3902   加入書籤

A+A-


    “阿兄怎麽能這麽說?”

    寧浩心下不悅,“唐雲並沒有給我任何好處,浩不過是就事論事,唐雲如今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傻頭傻腦的小夥計了,同咱小妹又是青梅竹馬,爹和阿兄為何不能重新看待他”“寧浩,你再胡說八道,給我滾出去!”

    寧煒勃然大怒,伸手向門外一指。

    那寧浩搖搖頭,歎口氣,隻好緘默不言了。

    寧老頭也搖搖頭,歎口氣道:“浩兒,非是為父不懂這個道理。

    唐、寧兩家世交,唐之堯在世時,咱們兩家關係十分親近。

    唐雲同茵兒打小一塊長大,這些為父都知道。

    原本為父以為唐家小兒雖然呆頭呆腦,人卻是老實本人,可自從他離開寧家的酒樓,似乎整個人都變了,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傻小子了!”

    “難道阿爹一定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傻子,才心滿意足麽?”

    寧浩心下腹誹,這話卻不敢說出來。

    “想娶茵兒為妻,做他的白日夢去吧!”

    寧浩一臉憤恨地說道,“故意把酒樓開在同一條街上,擺明是要跟我咱們寧家過不去。

    搶咱家生意,侵吞咱家的財產,隻要我寧煒還活著,姓唐的就休想娶茵兒為妻!”

    “縣城橫街上酒樓十餘家,莫非都是有意搶咱家的生意?

    至於侵吞咱家酒樓,阿兄真有臉說?

    自己頭腦發昏,把酒樓押做了賭注,最終輸掉了寧家賴以生存之本!若非唐雲豪氣,將酒樓重新歸還,不然咱寧家日後還不知會怎麽樣呢!”

    寧浩禁不住心下腹誹,但這些話他同樣不敢講出口。

    “好了!別吵了!”

    寧老頭出聲喝斥道,“既然唐家小兒非娶茵兒不可,那就看他的本事了!”

    “爹,莫非你答允了不成?”

    寧煒驀然抬起頭,不可思議地看著寧老頭道。

    “非也,非也!”

    寧老頭冷笑連連,“為父的意思是,咱們也不必去阻止他,任由他施為,看他能有多大能耐?”

    那寧煒神情愣怔,旋即眉頭一挑,哈哈笑道:“爹,孩兒明白了。

    咱寧家穩坐釣魚台,看那猴子能玩出些什麽花樣。

    如此一來,咱寧家既不會給外人留下什麽非議的把柄,也趁此機會好好戲弄一下唐家小兒!”

    寧老頭滿意地點了點頭,在他看來,大兒子雖然不務正業,頭腦卻是相當靈泛,二兒子為人誠懇行事踏實,頭腦卻遠沒大兒子活泛。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喝,頑劣的孩子通常更得父母的寵愛。

    對於大郎,寧老頭是又恨又喜歡,但無論怎麽說,他喜歡大郎要遠多於兒郎。

    說起來,唐雲和寧茵的這樁情路,真可謂是崎嶇坎坷了。

    雖是郎有情妾有意,但直到如今,他們二人也不能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能牽著小娘子的手,毫無顧忌地走在新豐縣的大街上,幾乎都成了唐雲的夢想了。

    自從唐之堯遭陷害流放嶺南死在半道上後,唐、寧兩家的關係就逐漸疏遠了。

    也是看在同唐之堯的舊交情上,寧百祥才收下了唐雲為徒,可寧百祥的心胸卻遠不如唐之堯開闊,加之唐雲入百祥酒樓時,寧老頭基本上已將酒樓所有事宜全權交由寧大郎打理。

    因此唐雲在寧家酒樓內,並未受到任何優待,跑堂打雜,端菜送水,不像是來當學徒的,像個打雜小夥計。

    那寧大郎壓根兒就沒打算教授唐雲廚藝,偶爾來了興致,也不過是教他一些皮毛,敷衍了事,以防父親過問,和外人非議。

    所幸在寧家酒樓時,唐雲能天天看到寧姑娘,他跑堂打雜,寧姑娘當壚酌酒,一對有情人能夠朝夕相處,這是對唐雲最大的安慰。

    唐雲也不記太清楚了,寧大郎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跟自己過不去的,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緣故,讓寧大郎對他橫看豎看不順眼。

    這似乎是一個謎。

    也許是看唐家敗落,唐雲寄人籬下,寧大郎看不起他,以為收留了唐雲,就是對唐家莫大的恩賜了。

    也許是因為他看唐雲和自家小妹眉來眼去,心生反感,或許他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要撮合自家小妹與樊家侯的這樁姻緣。

    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唐雲都不想去細較,事已至此,想太多無意。

    再說了,他自己不也打著把妹子養得白白嫩嫩的,將來好坐地起價,變相勒索南方家一筆天價彩禮麽?

    彼此彼此了。

    但唐雲不知道的是,寧老頭六秩壽誕那日,在收了賀禮和大雁後,背地裏究竟會作何計算?

    還有,安府派媒婆去石竹村說服他母親之事,這都過去兩天了,他依然不知實情。

    侯氏還沒來得及告訴兒子,興許也是沒想好該如何對兒子說,侯氏遲疑不決的原因,無非是她知道唐雲心裏裝著寧家小娘子。

    侯氏年輕時是讀過一些書的,嫁給唐之堯後,也受到了丈夫潛移默化的印象,因此絕對不是個糊塗婦人。

    自然也不是那種唯利是圖的俗婦,這件事他考慮的出發點是合適與否,寧姑娘、安姑娘他都是時常見到的,按道理說,兩位姑娘都生得如花似玉,性情雖然有差別,但無疑都是百裏挑一的好姑娘。

    換言之,在侯氏心裏,兩位姑娘誰都可以成為他們唐家的兒媳婦,但是,從目前情勢來看,無疑安小姐更為合宜。

    這倒不是是因為安小姐是出身官宦之家,而寧姑娘是出自商賈之家,而是因為寧姑娘要成為唐家的兒媳婦,可能性微乎其微。

    侯氏心裏明白,自從丈夫故去之後,唐寧兩家的關係就漸漸疏遠了,寧百祥深藏不露,他有沒有看輕唐家,侯氏不得而知。

    但寧夫人和寧大郎是打心裏看不起唐家,他們絕不希望把小娘子加入唐家,因為對他們而言,並不從從這樁婚姻中獲得什麽實際的好處。

    商賈之家,凡事從利益出發。

    賠本的買賣,他們顯然是不願做的。

    再加之後來兒子三番五次冒犯寧家,寧家對自家兒子哪還有半點好感,寧百祥對自家兒子怕也是恨之不及,何談愛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