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節 世界上最大的牧場

字數:8365   加入書籤

A+A-


    聊完重建建築。

    又聊到辦公房修善問題,因為是老式的石製建築,雖與宿舍並排,因為石砌防火而幸免於難,避免一些重要資料被焚。

    所以隻需要維修、沒有必要擴建,五十平方足夠安琪、尼可、盧學洙使用。

    剩下才是張一最關心的問題,建造養牛設施。

    即使是個外行,張一也知道養牛不僅僅隻是建造一間、兩間牛棚的事情,而是一個係統化的工程,方方麵麵涉及一大學生的四年專業課程。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張一隻負責提出目標。

    “張先生,您打算養多少頭牛?”鮑恩問。

    張一反問“如果不受資金限製,57萬公頃土地可以養多少牛?”

    57萬公頃,也就是570平方公裏。

    聽到這個問題鮑恩嗬嗬笑道。

    “世界上最大的牧場在你的祖國,牡丹江農場,它的麵積達到了令人咂舌的9萬平方千米,幾乎與韓國的麵積差不多。

    “世界第二大牧場也在你的祖國,這兩個牧場我不知道養多了多少牛,但我知道世界第三大牧場,澳州的安溪養牛場,有23677平方千米土地,隻養了1500頭牛。”

    鮑恩哈哈笑著補充道“放在一些小國,1500頭牛,一塊足球場大小的場地就安排。”

    “”張一醉了。

    23677平方公裏有多大?

    大小相當於北京和上海的麵積之和。

    如果安溪養牛場看成一個國家,它的國土麵積將位列世界第153位,超過了80多個憤怒的小國,比如斯洛文尼亞、以色列和黎巴嫩等。

    這就是國家大的好處,地廣人稀、有土地可浪費反到是一種驕傲。

    張一也覺的好笑,“雖然我的牧場隻有570平方公裏,養5000公牛沒問題吧?”

    “當然,”鮑恩肯定道“不比澳州幹旱少雨,靠著薩馬米什湖,農場水量充沛、植被生長茂盛,570平方公裏養三萬頭牛肯定沒問題。”

    三萬頭估記是最大蓄牧量,對農場環境負擔極重。

    人手也不夠,養三萬頭牛,十個牛仔估量得累死在草場上。

    “五千足夠,按五千蓄牧量建造相應的功能建築。”

    鮑恩點點頭,“正常情況,三百頭牛需要一千平方麵積的牛棚,五千頭牛需要17座牛棚。”

    “這麽多?不能直接蓋一座嗎?”

    張一覺的這樣太麻煩,不如大通鋪,就像釀酒車間,所有設備建在一個大間內部,內部再分割。

    “不行的,牛棚對通風、采光要求很高,還有防役要求,通用的做法是三百頭一間,已是上限。”

    張一點點頭,認可了他的意見。

    “還有飼料棚、生產棚、育肥棚、接種室、牛糞處理中心、供水塔、電力室、辦公室、牛仔宿舍、地下儲油灌、冷藏室”

    聽著十分頭大,五千頭的蓄牧量,包括牛棚、居然有三十棟大大小小的建築工程。

    張一下意識摸了摸口袋,把自己口袋掏空也辦不成這些事情,拍板道“你出一個總體規劃設計圖給我,重建建築先行,牛舍押後。”

    “好的,那我先走了,機械和工人很快就會進場。”鮑恩起身離開。

    送走鮑恩,張一走到餐廳,兩個病號、安琪、崔友、崔麗、樸光龍、車正赫、李榮浩,大家圍在一起吃早餐。

    餐桌上有牛排、土司麵包、果汁、蔬菜沙拉、火腿肉和鮑恩妻子做的蘋果派。

    每份都是大份量,畢竟有這麽多人進餐。

    “boss,種植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麽要費神去養牛呢?”安琪嘴巴鼓鼓地問。

    “牛肉好吃,我想試著培育頂級肉牛。”張一隨口解釋一句。

    為什麽要養牛?

    張一有自己的思量,原因之一是大量種植會暴存在,糧食每年產量夠釀酒、飼料使用足矣。

    原因之二是為了牛糞!

    平平無奇的東西,它的神奇之處是使用範圍廣,按印度人說法,牛糞全身是寶,它可以製做美食、製作十全大補、製作藥品、曬幹還能當柴燒。

    而張一看中的則是它的肥力,每年的果園、農田、大棚等在種植作物前都需要施足底肥,為作物整個生長期補充養分。

    養牛之後,將牛糞混雜釀酒產生的酒糟、種植剩下的粉碎秸稈,混合堆放,然後覆蓋薄膜發酵,上到土裏利於養分吸收。

    這麽一波操作,可以為農場每年節省百萬米元的肥料錢。

    第三個原因是張一真的很喜歡吃雪花牛肉,也就是神戶兵庫縣所產的但馬牛。

    所以他也想試試,能否喂養出風靡世界的頂級肉牛?

    概率極低,但如果能養出相對次級的牛肉,也算成功。

    “我支持boss的想法,”尼可插話道“神戶肉牛隻能以拍賣的行式買到,每一頭都價值不菲,最貴的一頭賣到8萬米元,正常賣到5~6萬米元每頭,要知道米國大部分牧場出欄的肉牛一頭均價隻有1200米元啊。”

    “可是”安琪還想辨駁,她覺的太想當然了,種植農作物雖然收入少,但勝在穩定啊。

    誰能保證克洛斯一定能養出頂級肉牛?

    “沒有可是,boss一定會成功!”尼可打斷尼可的話,語氣堅定地維護張一。

    相比兩女吵吵鬧鬧。

    餐桌上,崔友幾人則隻有吃東西發出的聲音,很安靜。

    張一笑了笑阻止兩人繼續爭辨,“養牛是樂趣,不是全為了賺錢,成功最好,虧了也無所謂。”

    “呃”

    這時大家才意識到,boss不差錢啊,成功、失敗,好像都沒啥關係。

    早餐結束後,崔友幾人駕車前往機場,他們需要各自先飛往其他國家,再從幾個不同的國家用假身份進入太陽國。

    而張一也需要抽時間出門,去一次軍艦島。

    十七根金絲楠木、穿山甲一家、五隻蟻後、陳龍,都在軍艦島上。

    200萬升啤酒、一萬六千桶朗姆酒,這點時間也在前往軍艦島的大海上。

    可以說克洛斯農場五分之一的財產都在軍艦島上,不去看看不放心。

    提到大海,張一聯想到貨輪沉沒事件,三十多萬瓶珍貴的紅酒沉入七千多米的深海,讓人心痛不矣!

    “boss,”就在張一想入非非的時候,安琪打斷他的思緒,道“貨運公司的賠帳到帳了,六千萬米元。”

    “這是個好消息,把錢轉給菲麗斯奶奶,前麵已經轉了14,這樣剛好湊齊成整數2。”

    能還一點是一點,錢留在手裏隻會讓人失去賺錢動力。

    “好的。”安琪應聲離開。

    之後張一逛到釀酒車間,陳華帶著兩個新農夫、馬喬、本森,正在為完成五十萬升的白酒釀造工作而努力。

    現在本森和馬喬過的春風得意,上次兩人參於收購土地,各分得三十萬米元獎金。

    最近張一聽說兩人都買了跑車,非常風光。

    “早上好boss,”馬喬正駕駛一輛鏟車收隴熱氣騰騰的糟簸,看到張一,喜形於色地大聲打招呼。

    “早上好。”張一笑嗬嗬地回應他。

    “陳叔,大概還要多長時間可以把高粱用完?”

    張一走到陳華身邊,他正在用長勺品嚐一勺濁酒。

    放下勺子陳華思考一秒,回答道“不超過兩個月,可以在收割玉米之前,把這些原漿酒收藏入庫。”

    這是一個好的結果,打量著地上擺滿的酒壇,張一好奇問,“這些大缸子哪來的?看著好眼熟?”

    “哈哈”陳華哈哈笑了起來,“這是從國內進口過來的,看上去像不像小時候院子裏的水缸?”

    張一狂點頭,簡直太像了。

    陳華笑著解釋道“這些是從國內一個老牌廠家進口的,我小時候就用過他們生產的水缸。”

    “難怪,看著好親切。”

    張一心情不錯。

    “這些粘土燒製的一百斤酒缸,最適合盛裝原漿酒,隻要三十米元一隻,物美價廉,比米國貨好用。”說話時陳華輕輕拍打著缸身,看上去很輕鬆。

    張一向他豎起大姆指,問,“這些酒也要庫藏五到十年嗎?”

    “是的,現在度數有八十多度,需要時間自然降解到52度後才能飲用,兌水可行不通。”

    張一挑了挑眉,理解手藝人對於傳統的尊重,換他親自上,肯定往裏麵兌水,庫存蘊釀個一年半哉,直接上市銷售

    不僅白酒需要長時間發酵,連朗姆酒也要庫藏五到十年才能上市銷售,這就很傷了。

    農場除了啤酒,沒有其他掙錢項目。

    據尼可所言,不僅朗姆酒、葡萄酒、水果白蘭地,這些都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庫藏發酵。

    她所會的,可以立即上架銷售的,除了啤酒,隻有伏特加是速成酒。

    所以待白酒釀造完成,張一除了允諾尼可釀造混合水果白蘭地,還允許她大批量釀造伏特加。

    大部分伏特加都是采用穀物,比如大麥、小麥、黑麥、玉米釀造而成。

    但是,伏特加在釀造原料上沒有任何特殊的要求,所有能夠進行發酵的原料都可以用來釀造伏特加。

    包括葡萄、馬鈴薯、甘蔗。

    它需要的隻是酒精而已,所以越便宜的糧食越適合釀造伏特加,農場即將成熟的玉米,絕對是釀造首選。

    用玉米釀造酒醪,蒸餾原酒和白酒工序無二。

    隻是過濾上多費點功夫,將原酒中所含的油類、酸類、醛類、酯類及其它微量元素,通過層層機械過濾及大量木炭過濾,過濾的越幹淨、越透明,透明的像鏡子,越能證明是一瓶上好的伏特加。

    至於伏特加的口感,除了酒香外,沒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勁大衝鼻。

    喝下去從喉嚨開始,一直到腸胃,通體像火燒一般刺激,除了俄國人及少量外國人,少有人能喝下接近純酒精度數的酒品。

    當然,張一也見過嗜酒如命的人,伏特加絕對是酒鬼的春天,奈何國內伏特加大部分從國外進口,到消費者手裏,一瓶大都超過百元rb。

    而普通消費者,購買伏特加大部分是為了製作雞尾酒,兌果汁、兌飲料飲用。

    實際上,世界上生產伏特加釀酒廠有很多,真正被俄羅人喝掉的反而不多,大部分是被全世界的酒巴,用於作製作雞尾酒所使用。

    “明年高粱種一百公頃足夠,每年十萬升、二十萬瓶的樣子恰到好處,今年太多了。”張一提議。

    白酒在米國沒有市場,回籠收益時間太長。

    陳叔笑道“五十萬升,發酵過後減量一成,也就是九十萬瓶,看似很多,對於國內的消費者來說,隻要東西好,還不夠一個二線城市一年的消費量。”

    張一哈哈笑了起來,“陳叔你的想法太相當然了,我以前在酒店工作,專職推銷新酒,你不知道,新酒上市很難被客戶接受,遇到誇張的客戶,倒貼錢他都不敢喝。”

    陳華反應兩秒,“除非我們在電視上鋪天蓋地打廣告,提升知名度。”

    張一點點頭,“就是這樣,沒有兩億根本燒不出知名度。”

    “有兩億打廣告,辛苦釀酒幹嘛呢?”陳華思維神反轉。

    張一苦笑道,“所以就很糾結啊,舍不得花錢打廣告,隻能少釀一點,避免辛苦被浪費。”

    “那好吧,明年少釀一點,就十萬升,不多了。”

    “行,就這樣吧,你先忙。”

    離開釀酒車間,立馬感到一陣涼爽,裏麵真是太熱了,四十度都不止,像蒸桑拿。

    經過地庫入口,張一打算進去看看,想想放棄,地庫裏除了一根金絲楠木、一千多噸釀酒用的大小麥,再無它物。

    沒有其它事情,跟安琪交待幾句廢話,張一帶著手持拐杖、一瘸一拐的李知恩,坐上飛香港的國際航班。

    張一本想帶成熟穩重的彼得或者是傑裏隨行,又感覺兩個西方大漢太招搖。

    而且是去香港,又不是去墨西哥,帶上受傷的李知恩,安全感足夠用。

    “boss,”商務倉內,李知恩和張一並排坐在一起。

    “什麽?”張一看著她眼睛。

    “到了香港,我還想去買兩套衣服。”

    “當然,沒問題。”張一看著她的眼睛,反應兩秒回答道,“如果你喜歡購物,你可以跟安琪或尼可一起,也可以一個人出去。”

    沒想到李知恩卻搖了搖頭,“我害怕逛街,小時候和父母趕集去買新衣服,那一次我永遠失去了他們。”

    “你走失了?”張一下意識問。

    “我被一粒糖果騙走。”說到這裏李恩恩慘笑一聲,“我是不是很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