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實地采訪

字數:3275   加入書籤

A+A-




    素衣豔陽!
    盡管張娟娟心裏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報道她的新聞還是在電視、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傳頌。張娟娟不願意出名,但她已經聲名遠播。所謂醫者情懷、護士擔當、扶貧隊員,這些新聞報道為她設定了許多她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人設。
    眼見著人生高光時刻來臨,張娟娟感到渾身不自在。她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走在人群中都沒有人會多看她一眼,她不想要這些名氣。她隻要平淡的日子,一個人安安靜靜度完餘生。
    新聞報道巨大的能量,讓她成了許多人心目中歆羨的對象。許多人自發前來慰問她,這讓她深感不安。
    “我沒有想過要做榜樣,更沒有想過要接受獎勵,摔下山崖,是我自己不小心,一腳踏空了。”張娟娟這番話,是對護理部主任白洛花說的。
    護理隊伍中出了一個這樣的典型,她深受感動。她跟周斯綿匯報,要給張娟娟頒發最佳護士獎,周斯綿沒有直截了當反對,但他的態度不明朗,她隻好來找張娟娟商量。
    “娟娟,你雖然是在扶貧一線受傷的,但彰顯了一名護士的情懷和擔當。醫院護理部打算給你頒發這個獎,是對全院護士的正向激勵,希望你不要拒絕。”白洛花說。
    “白主任,我不想用自己這一次受傷,來換取任何名利。如果你要獎勵,就請給鳳仙村的村民們多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發動大家購買扶貧雞、扶貧木耳、扶貧蘑菇,”張娟娟說,“鳳仙村這些種植和養殖的東西,口感非常好,營養價值也很高,生態食品!”
    張娟娟給鳳仙村打起了廣告,這讓白洛花更加欽佩她的為人,“娟娟啊,你說的這些事,醫院已經在全院進行了安排和動員,不僅僅局限於我們護士群體。你的事,我會給你考慮好。你等著接受醫院的表彰吧!”
    張娟娟一再拒絕“白主任,我明確拒絕這個表彰,謝謝您的關心!我不想讓醫院同事說我是周斯綿的前妻,是因為離婚才去鳳仙村,是因為想出名才設計從懸崖上摔下來。已經有人隱隱約約表現出這種意思了,我不想自己被過多關注,求求您放過我!”
    張娟娟的態度,讓白洛花打了退堂鼓。她說的確實有些道理,前幾天,她去臨床科室查崗,就聽到一些護士背地裏嘀咕。她當時是批評了這種說法,但是,舌頭長在別人嘴裏,自己一個護理部主任,是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臨床科室護士說這些話的。即便是護士不說,醫院三千多人呢,別人說了,周斯綿也沒辦法製止。
    “好吧!這事可能太快了一點,我再考慮考慮,如果條件不成熟,就不表彰吧!但是,你的事跡,已經在大多數職工中產生了很好的反響!”白洛花又檢查了一遍張娟娟的傷口,叮囑一些注意事項,才離開。
    醫院的榮譽可以拒絕,市裏給的榮譽,卻不容張娟娟拒絕。市裏高層看到張娟娟的事跡報道,被深深感動,一定要給張娟娟授予各種榮譽稱號。
    還有的單位,竟然還組織捐款,前來慰問張娟娟。這讓張娟娟既感動又尷尬。之前,總有人說,這個時代怎麽怎麽沒感情,怎麽這麽沒愛心。現在,卻有許許多多人關注她這個普通的駐村扶貧隊員,她怎麽不感動?尷尬也是很明顯的,她對那些前來慰問的人說,我不缺錢,請把這些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人家壓根不同意。這錢就是慰問您的,請您笑納。
    一邊是榮譽和慰問,一邊是貧窮和饑餓,這樣的懸殊和反差,在張娟娟看來,實在太不應該。以至於她萌生了一個想法誰送的慰問金,都收下!然後全部捐給鳳仙村。鳳仙村太貧窮了,太需要錢了!那裏的孩子,需要一座設施設備齊全的小學,需要一個愛心中餐,需要高水平的老師,需要很多很多愛心人士的幫助。
    何不把這些錢收下來,然後全部捐給鳳仙村建一個好學校?對!就這麽幹!她覺得,這個社會並不缺愛心,隻是很多人不知情。
    張娟娟突然萌生的這個想法,讓她自己都嚇了一跳。她以前從來沒想過有能力幹這麽大的事。現在,她覺得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她要幫助鳳仙村的孩子幹一點實事!
    張娟娟找來醫院宣傳科科長。這是她第一次找宣傳科科長,在臨床一線工作的時候,她沒有接觸過他。宣傳科,多麽高大上,那是宣傳醫院專家、技術、設備的地方,每次發表一篇稿子,都有上萬的人在看,為醫院專家吸粉。
    張娟娟把自己的想法跟宣傳科科長說了,他當即表示支持,說“娟娟姐能有這個想法很好,我一定盡力幫你實現這個心願。”
    要知道,一家三甲醫院宣傳科科長的宣傳策劃能力和媒體推介能力都是很強的。他做事的時候不動聲色,發布新聞的時候大張旗鼓。他在醫院的宣傳影響力和號召力,沒有人能比得上。
    宣傳科科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一批記者,親赴鳳仙村采訪。當下,扶貧攻堅是各家媒體都聚焦的大題材。誰都想深度挖掘好新聞,講好扶貧故事。
    宣傳科科長去之前,跟何達興通了氣,告訴他,這個記者團,是專門來采訪鳳仙村脫貧攻堅故事的,讓他做些準備。何達興當然樂意,鳳仙村太落後,太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了。隻要有人關注,很多事就好辦了。
    何達興帶著記者們去了汪華建的蔬菜大棚,這裏正熱火朝天地施工,汪華建說了自己公司在鳳仙村做的事,主要是說土地流轉,這是一種新的扶貧途徑。
    何達興還帶著記者去了通電施工工地,那麽高的山,有一個文弱的記者壓根爬不上去,何達興笑著說“張娟娟每天跟我們一起爬山,一起幹活,挺好的。”說得這個文弱書生眼睛低垂,不好意思看人。
    采訪完之後,有記者問何達興“村小學在哪裏?我想去看看。”
    何達興不明就裏,又帶著記者來到村小學。所謂的村小學,就是村部給了四五間房子,許多課桌椅子缺胳膊缺腿,殘缺不齊,電燈都沒有,更別說電腦了。
    大家轉了一圈,提出要找學校校長談談,如果改善教學學習條件,需要多少錢?
    校長滿頭白發,額頭上溝壑縱橫,戴著一副眼鏡,鏡片有玻璃瓶那麽厚。
    校長聽說記者們可以呼籲社會關注鳳仙村小學,公開呼籲愛心人士捐資助學,挺平靜的。他說“以前,也有人來捐過東西,但是,我們根本用不上。後來,這些東西要麽被鎮裏調配到其他小學去了,要麽就壞了。”
    “通電之後,就能用上了!”何達興說。
    “是的!我也想要有能使用這些設備的年輕老師啊,不會使用,照樣是一堆廢品。”校長的話很紮心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