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要托了 (三千字大章!)

字數:4573   加入書籤

A+A-




    本章副標題:不想整整齊齊的,隻有去當托派

    如果說曆史是浩浩蕩蕩奔流到海不複回的大河。 vw那麽袁燕倏這位穿越者想要改變河流走向最好的方法是向穿林北腿學習,把某處關鍵堤壩給boo了。

    所以對他來說,鋼鐵同誌是花園口啊。如果要是把他老人家給boo了,那麽世界曆史必將大幅度地改變。而列夫達維多維托洛斯基嗯,巨鎬同誌是現成的bob。

    當然啦,熟知曆史的袁大師是不大看好這顆bob的。原因是巨鎬同誌和天魔傳人有很多相似之處。

    這兩位真的都是天才的甜菜,在軍事戰略理論學都有著傑出的成果。然而作為搞政治的大甜菜,他們都有一個極大的缺陷,不大善於團結同誌。

    前者恃才傲物脾氣太臭,見誰懟誰。說這個連馬恩全集都沒有通讀的大老粗,說那個是孟什維克的餘孽。而且當時的局麵也不用他這個大甜菜獨挑大梁,所以他的同誌們團結起來把他給懟下去了。

    後者較幸運,雖然動不動撂挑子山養病,還因為自己這張破嘴差點連小命都丟了,不過被他懟過的同誌們發現不聽他的話吃棗嗯,馬藥丸,隻好反過來團結他了。

    巨鎬同誌這顆臭彈搞政治鬥爭是有點不靠譜,可是總得試試吧。他要是真的台其他不去說了,東方某大國的革命進程必將大大改變。

    他在1926年預言了,國工人群眾向左轉,像國資產階級向右轉一樣,都是如此不可置疑的事實。由於炮黨建立在資產階級和工人的政治和組織的聯合之,今天它備受階級鬥爭離心傾向的折磨。沒有也不可能有可以對抗這些傾向的任何政治咒語和狡猾的策略手段。筆者注:摘自托洛斯基論國革命。慕容強烈推薦一下這本書。其天才之處看了這本書明白了。

    他還主張自己的東方小兄弟應該保持其獨立性,在革命高潮時期建立蘇維埃,奪取統一戰線的主導權,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進行到底。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非常明白東方某大國對於國際共運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是必要性。不像搞一國社會主義的鋼鐵同誌那樣三心二意,他從始至終都希望把東方某大國拉進社會主義陣營。

    如果俄羅斯能和賽裏斯拋開曆史的芥蒂真心聯合起來,那麽這個擁有充沛人力和豐富資源的赤色同盟絕對是自由世界的噩夢

    接下來別說什麽抗日戰爭了,國內階級矛盾同樣十分尖銳的霓虹金不能從賽裏斯身割肉補自己身的瘡,那隻有赤化這一條路可以走了。整個東北亞和西太平洋一旦被染紅,那麽嗬嗬,畫美不看。

    所以愚者大人擅做主張地給尤裏馬林添加了一個托派的人物設定。這個人設麽,對正義閣下確實有點危險性來著,不過革命事業總是需要犧牲者的嗎。死道友不死貧道的scp基金會理事長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何況他真心覺得小錢德勒先生是那種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命硬之人,在歐洲戰場死過一回的他估計不會那麽容易死的應該是吧。

    於是我們的尤裏馬林同誌從這一刻開始走了著名托派分子的不歸路。

    現在那個什麽教授先生很有可能是第三國際裏麵的人,說不定還有直通莫斯科的渠道,那麽在他麵前自然要這麽說:

    維斯瓦河的跡第一大功臣是畢蘇斯基

    第二大功臣是烏裏揚諾夫

    第三大功臣是斯大林

    尤裏馬林這幾句話一出口,廳內一陣大嘩。連城府很深的教授先生都皺起眉頭,一臉的不以為然。

    尤裏,穩住穩住,千萬別激動。現在你什麽話都別說,隻管抽煙行了。

    尼奧,真的能行嗎

    過了好一會,教授先生重重地敲了敲煙鬥,大家聞聲都安靜了下來。而他老人家直視正義閣下說道:馬林先生,你這麽說有什麽理由嗎

    尤裏神情不變地道:理由嗎,我自然是有的

    華沙戰役失敗這口鍋實在太大,大到列寧都不敢自己一個人背,而巨鎬和鋼鐵兩位革命同誌也為讓對方背鍋吵得十分厲害。實際,作為俄共總書記的列寧蘇維埃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巨鎬和西南方麵軍政委的鋼鐵,他們三個都負有黨組織領導責任。

    看清楚,這三位身份都是各級黨組織的領導。

    不過既然要當托派,自然要讓鋼鐵同誌背鍋咯。而且他的責任確實不小。

    1920年攻打波蘭的紅軍兵分兩路,27歲的軍事天才紅色拿破侖圖哈切夫斯基指揮北路紅軍,用他的話說,他要用刺刀帶給波蘭的工農幸福與和平。而南路紅軍的統帥是葉戈羅夫,政委是斯大林。

    從5月到7月旬,這兩路軍隊那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值得一提的是,南路軍當有一支赫赫有名的部隊,那是謝苗布瓊尼指揮的有著紅色哥薩克之稱的第一騎兵集團軍。

    然而這個大好局麵終結在了1920年7月18日列寧同誌親自發布的一道軍事命令。

    因為7月19日是第三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彼得格勒召開的日子。第二大功臣列寧同誌要在大會開幕前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們看看,蘇俄攻打波蘭並非報私仇,而要打到匈牙利,解放全歐洲直至全世界。

    要攻占匈牙利,必須南下攻克軍事重鎮利沃夫,攻下這座城市意味著打開了通往匈牙利和巴爾幹半島的大門。於是在第一騎兵集團軍即將和北麵的紅軍匯合,一舉攻克華沙之時,他們的行軍路線卻出現了一個90度的急轉彎。

    雖然前頭加了一個紅色的前綴,不過哥薩克還是那個能幹出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的哥薩克。信奉東正教的他們本來和信奉天主教的波蘭人是世仇,這次信仰更加純粹和堅定的紅色哥薩克更是把大波波禍害的非常慘。

    所以這場世界革命演變成了民族戰爭和宗教戰爭。波蘭各個階級的兄弟姐妹們拿起刀槍讓哥薩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

    對紅軍來說幸運的是,此時圖哈斯基的北路軍按計劃包圍了華沙,波蘭不得不從南路抽調部隊北。哥薩克才得以撤出戰鬥,筋疲力竭地原地休整。可是紅軍戰線因此從華沙綿延至利沃夫以北,橫跨數百公裏。南北兩支紅軍結合部有了一個巨大的空洞。

    在這個時候,列寧和托洛茨基的戰略意圖依然還是主攻華沙,所以從加米涅夫到圖哈切夫斯基的紅軍高級將領也反複催促第一騎兵集團軍改道北去填補這個空白區域。

    第三大功臣鐵人同誌關鍵時刻起到了關鍵作用。對世界革命事業忠貞無的他說服了第一騎兵軍的謝苗布瓊尼不去援助的西北軍而是依然南下,誓要把世界革命這股浪潮從匈牙利浪到羅馬尼亞。

    可是在利沃夫這座城市裏麵,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不管是官員還是平民,他們都沒有這個革命覺悟。所有人拿得起槍的人都披掛場是要堵住這股浪頭。

    幾乎與此同時波蘭軍隊出其不意地繞過包圍華沙的紅軍左翼,將其包圍。紅軍在內外夾擊下立時土崩瓦解。

    這是波蘭嗯,人類曆史著名的維斯瓦河的跡。

    還值得一提的是,繞道北救援的哥薩克和波蘭翼騎兵在烏克蘭和波蘭邊境爆發了人類曆史最後一場騎兵大戰。戰爭的結果既慘不忍睹又荒唐不經,哥薩克騎兵和波蘭槍騎兵交火,雙方列隊開始衝鋒,但衝到一半的時候,哥薩克大軍突然停頓,然後倉惶掉頭逃跑。

    其實這場敗仗對哥薩克來說那是悲劇的開始,蘇俄在戰後解散了第一騎兵集團軍,

    心懷寬廣的斯大林更是在三十年代搞農業集體化的時候,把大量哥薩克遷出了頓河平原,期間餓死無數。哥薩克此成為了絕響該啊一個民族嗎,當然是要整整齊齊的。

    心懷寬廣的斯大林對波蘭人也不錯,1940年在卡延森林妥善安置了兩萬兩千名波蘭精英一個國家嗎,當然是要整整齊齊的。

    心懷寬廣的斯大林對參加過蘇波之戰的老同誌還是很尊敬的,好吧,他對老同誌們都很尊敬,讓他們提早和列寧同誌見麵了一個黨派嗎,當然是要整整齊齊的。

    當然啦,尤裏馬林沒有說那麽多整整齊齊的感想,也沒有引用太過敏感的資料。他隻是按照紅軍自己的總結把整場戰役的態勢給描述了一番。

    這周再爭取來一個三千字大章節和一個免費的番外。請病友們繼續支持。

    414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