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辭行

字數:2599   加入書籤

A+A-




    攝圖聽說隋朝出鎮並州的藩王換了漢王楊諒,登感輕鬆了許多:近一年來,他在楊廣那裏吃盡了苦頭,心裏充滿了憋屈,好容易盼到對手換了人,猶如壓在身上的一塊大石驟然被挪走似的,頓覺一陣鬆快。

    但同時,他也不清楚楊廣為何要前倨後恭,要親自陪同才到並州接替他的楊諒前來紫河鎮與自己會晤。為給楊諒留下一個東突厥誠心臣服隋朝的良好印象,也為避免即將離開並州返回長安去的楊廣挑理,短短的三天時間裏,攝圖在紫河鎮勞師動眾,不但命人將從白道州進入紫河鎮的道路重新用黃土厚厚地鋪設了一層,甚至還在大可汗牙帳外擺設了數十盆鮮花,營造出熱烈、祥和的氛圍,以迎接兩位隋朝藩王的到來。

    當楊廣、楊諒兄弟二人帶領著侍從、衛隊走至距紫河鎮還有十裏的地界,迎麵就見沙缽略可汗攝圖率領朝中文武已在道旁恭候多時了。

    楊廣見此情形,率先翻身下了馬,帶著楊諒來到攝圖麵前,替他二人做了引見,在陣陣喧天的鑼鼓聲中與攝圖並肩走入紫河鎮,進入大可汗牙帳分賓主落座說話。

    楊廣環視帳內,因不見可賀敦宇文般若露麵,遂向攝圖問道:“大可汗,小王兄弟二人此來,一為小王即將奉調回京,臨走之前特來向大可汗辭行,同時引見漢王給大可汗結識,二來也為特地前來向大義公主辭行,怎麽不見姐姐呢?”

    攝圖忙賠笑解釋道:“這兩天正逢可賀敦生父的忌日,她現在因果寺中為生父祈福盡孝,不便來見晉王、漢王殿下,尚請晉王見諒。”

    楊廣此次陪同楊諒親赴紫河鎮,還有另一個不便對外人言說的秘密目的:要同他安插於紫河鎮因果寺中的那位眼線羅藝見上一麵。此時聽攝圖如此一說,正中下懷,遂順勢說道:“原來如此。小王此一回長安,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與姐姐再見,今日必得與姐姐見上一麵,當麵向她辭行,方覺心安。大可汗就請先與漢王在帳內敘談敘談,容小王親往因果寺去見姐姐一麵。”說著,不待攝圖答應,便挺身站了起來。

    楊廣能陪接替他的漢王楊諒出關來見自己,已使攝圖頗感臉上有光,哪敢再說半個不字,忙隨著楊廣站起身,吩咐特勤窟合真引著楊廣前去因果寺見宇文般若。

    楊廣帶著劉方和鮮於羅兩名近衛,在窟合真的前導下來到了因果寺,果然見寺中香火繚繞,像是在做著法事,遂向窟合真詐稱身體偶感不適,要其在寺內尋下一間淨室供自己略事休息後再與宇文般若相見,同時暗地裏吩咐劉方入寺尋到羅藝,帶他到淨室之中來見自己。

    其時寺中大殿內確實正在做著法事,窟合真從寺中僧人的口中得知可賀敦正在大殿之內,心知不便立即請她出來與楊廣相見,所以一聽楊廣稱自己身體不適,欲尋一間淨室略事休息後再見可賀敦,當下也沒多想,便吩咐寺中的知客僧按楊廣的意思照辦了。

    過了大約一刻鍾的光景,但見羅藝翻窗跳入了淨室之內。

    自從羅藝奉楊廣之命,潛伏於因果寺內充當隋朝的斥候以來,雖未立下大功,但有他這個眼線埋伏於紫河鎮中,也為楊廣隨時掌握突厥朝中的動向提供了不少方便。特別是前不久,劉方雖然在草場堡成功地刺殺了高寶寧,但因他沒能帶回高寶寧的首級,事後正是羅藝從紫河鎮打探得高寶寧確已被刺身亡的消息,才使得楊廣最終確信了高寶寧已死,而高寶寧死後突厥朝中對此一事件做出的種種反應,大多也是通過羅藝這條渠道傳送回並州的。

    “小的羅藝參見王爺。王爺交待給小的那件正經差使如今有了些眉目。”因時間緊迫,不容羅藝在淨室中多留,故而不待楊廣開口,他一進入淨室,就匆匆稟報道,“據紫河鎮上近日傳言,有一位名叫江上源的關內人氏,現在突厥王子雍虞閭手下頗受重用。據說,前些時雍虞閭正是采納了江上源的建言,在獨洛水軍中推行了屯牧之法,不僅有效減少了來自漠北鐵勒諸部入侵的威脅,更使得突厥軍中牧養的戰馬數量激增,為此,雍虞閭業已上章,保舉這位江上源做了突厥的達官。小的雖沒見過江上源,可從他的姓氏、出身猜測,他多半就是王爺先前命小的暗中查找的那位江陀子。”

    羅藝當麵稟報的這一消息大大出乎楊廣的意料,此前,他雖曾想到,江陀子被突厥軍隊強擄至關外之後,有可能因其高超的種植花草的手藝被宇文般若強留在身邊為其種植花草取樂,爾今聽羅藝這麽一說,敢情這江陀子不止是一位花匠,還是一位胸藏韜略的智識之士,居然在突厥朝中做起了官,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嗯,江上源究竟是不是江陀子本人,這件事本王日後自會交待別人查探明白的。羅藝,本王此次來見你,隻為當麵問你句話,你須當場給本王一個明確的答複。”楊廣抑製著驚訝的心緒,鄭重地向羅藝說道,“本王即將奉調回長安任職,你若不願在此逗留下去,今日便可隨本王返回關內,以後就在本王身邊當差吧。不過嘛,我還是希望你能夠留在因果寺中,繼續充做朝廷的眼線,本王今日就可許諾給你,將來必會重重地保舉你,使你安享榮華富貴的。何去何從,你現在必須做一決斷。”

    楊廣話說得雖然很客氣,但話中流露出的態度很明顯:就是要羅藝繼續留在因果寺中充當朝廷的眼線。

    羅藝起初聽到楊廣同意他返回關內時,心中感到一陣驚喜,待至把楊廣的話完整地聽下來,品味出了其中的傾向性,又不禁陡然感到一陣失落,忙問楊廣道:“王爺離開長安後,不知小的還需要在因果寺留到何時,其間向誰稟報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