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天生戰心,巨靈神族

字數:8001   加入書籤

A+A-


    &esp;……

    &esp;“你這猴子好像對他很感興趣?”

    &esp;“師父用青銅鏡看看就知道了。”

    &esp;看他神秘的樣子,徐君明催動青銅鏡一看。

    &esp;一股龐大的氣血,從阿呆身上衝天而起。如果地仙界普通壯年男子的氣血是一的話,他就是一百。

    &esp;這意味著在他瘦的跟竹竿似的身體中,蘊含著強大的力量。

    &esp;一旦爆發,力舉千鈞,生裂虎豹,也不是難事。

    &esp;更奇異的是,在他的丹田中,居然長著一個籠罩著赤紅色光華,明滅不定的圓球。

    &esp;感受到其中淡淡的殺伐之氣,徐君明瞬間明白過來。

    &esp;“天生戰心,巨靈神族!”

    &esp;巨靈族是太古強族,可以跟龍鳳、麒麟等媲美的強大存在。更是出現過誇父、龍伯等聲名赫赫的強者。

    &esp;隻可惜,上古諸族大戰,巨靈族也跟龍鳳等族一樣,受到重創。

    &esp;龍鳳還好,雖然已經遠不如太古時期那樣強者如雲,但好歹還有傳承在。

    &esp;但巨靈族卻百不存一,除了在天庭中打醬油的巨靈神,徐君明還是第一次看到巨靈族人。

    &esp;不過跟古籍中記載,動輒百萬丈的巨靈族相比,眼前這小家夥,還差的太遠。

    &esp;“你到是好眼光。”

    &esp;“嘿嘿,弟子隻是機緣巧合罷了。”

    &esp;“你這猴子到是刁滑。”看了眼前方高大的背影,“你想收他入門?”

    &esp;孫石點了點頭。

    &esp;“比起大師兄門下眾多英才,我門下隻有一個許仕林,而且這小子對武道不感興趣,隻能傳承我的木道功法。”

    &esp;“如果這小子能通過嫡傳弟子考驗的話,我便收下他,傳承我的武道。”

    &esp;徐君明了然。

    &esp;他知道,孫石一直想要收一個傳承自己武道的弟子,可惜多年來,一直沒遇到合心意的。

    &esp;“巨靈族是天生的武道強族,若是能收他為徒的話,你的武道也算是有傳人了。”

    &esp;孫石頷首道:“就是不知道他的戰心中孕育的是何等武器,最好是棍子。”

    &esp;巨靈族得天眷,一出生就會在丹田孕育戰心,而戰心中則是一把最契合自己的武器,以及契合這把武器的天生神通,威能極強。

    &esp;不過可惜的是,巨靈族天賦太強,必須要成仙才能打開戰心,得到傳承。

    &esp;徐君明點頭之餘,看著前方背影,心中明白,自己卦象中顯示的‘傳承之人’,不出意外就是他了。

    &esp;三人剛走到村口,就看到幾十個衣衫襤褸,手裏舉著鋤頭、鐵鍁,氣勢洶洶撲過來的村民。

    &esp;“妖怪在哪?”

    &esp;“該死的妖怪,居然敢嚇唬我兒子,我劉老三要跟他大戰三百回合。”

    &esp;“無那妖怪,快快死來。”

    &esp;看著一幫亂哄哄的村民,徐君明笑道:“看來都是找你的。”

    &esp;孫石笑嘻嘻道:“師父,可要弟子出手。”

    &esp;“算了吧,就你這毛臉雷公嘴的樣子,上去又是一場誤會。”

    &esp;走在前麵的阿呆看著氣勢凶悍撲過來的村民,有些手足無措,剛要解釋,但見前方的土地突然顫動起來。

    &esp;眾村民站立不穩,瞬間摔得人仰馬翻。

    &esp;徐君明收起青竹杖,腳步一邁來到眾人前一張外站定。

    &esp;單掌豎起。

    &esp;“無量天尊,在下乃一介遊方道人,帶著小徒路徑貴寶地,並無惡意,還望各位居士行個方便。”

    &esp;被徐君明身上氣勢所攝,爬起來的村民呐呐不敢上前。

    &esp;“老村長來了?”

    &esp;也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慌亂的村民瞬間找到了主心骨。

    &esp;“村正來了。”

    &esp;“快讓開,讓村正過去。”

    &esp;人群連忙讓開一條通路,在人群簇擁下,一個身穿皂衣,手持木拐的半百老者,走到了前麵。

    &esp;目光在徐君明、孫石身上來回巡視了一遍後,雙手抱拳。

    &esp;“老朽有禮了。”

    &esp;“貧道還禮。”

    &esp;“道長哪裏來?”

    &esp;“自南邊來,雲遊到此,先前看到一群蒙童用石塊打這位少年,便讓我這弟子開口喝止,未曾想因他貌醜,引來一場誤會。”

    &esp;“原來如此。村童頑劣讓道長見笑了。”

    &esp;老者轉過身。

    &esp;“大有?”

    &esp;一個身材矮壯的漢子走了出來。

    &esp;“去我家裏取些吃食送與道長。”

    &esp;答應一聲,漢子便要轉身離去。

    &esp;“等等。”

    &esp;“多謝老居士,隻是我師徒已經辟穀,不用吃食,隻要喝點清水就可。而且剛剛這位叫阿呆的小居士,已經答應帶我師徒去他家。故而就不勞煩居士了。”

    &esp;老者看了眼旁邊的阿呆。

    &esp;“道長有所不知,阿呆生來奇異,雖然身高遠超常人,但其實隻有三歲。故而才會被那些頑劣小兒取笑。”

    &esp;“原來如此,怪不得貧道看他麵相稚嫩,眼神童真,原來隻有三歲。”

    &esp;“正是如此。故而老朽怕他不懂事,怠慢了道長。要是道長喝水的話,不如到老朽家中去吧。”

    &esp;看了他一眼,徐君明微笑著點了點頭。

    &esp;“既然村正如此盛情,貧道便叨擾了。”

    &esp;“道長請。”

    &esp;老者高興道。

    &esp;“請。”

    &esp;給了孫石一個眼色,後者會意。

    &esp;使了個分身法,兩人的分身隨著老村長等離去。徐君明隨手一揮,一道空間屏障把師徒兩人和阿呆裹在了中間。

    &esp;別說是一群肉眼凡胎,就是太乙當麵也看不透徐君明的壺天道秘法。

    &esp;阿呆看了看跟著村正離去的背影,再看看自己身邊的兩個,撓了撓腦袋,滿臉的困惑。

    &esp;“我們走吧。”

    &esp;徐君明向前走去。

    &esp;“傻小子,還不去前麵帶路。”

    &esp;“可是剛剛你們不是去村正爺爺家了嗎?”

    &esp;“你眼花了吧。明明我們就站在你麵前。走走,我都渴死了。”

    &esp;孫石拉著阿呆走在前麵。

    &esp;見他催促,隻有三歲的阿呆撓了撓腦袋,走在了前麵。

    &esp;空間屏障在,誰也看不到他們。

    &esp;進了村子,在阿呆的帶領下,師徒兩人來到了他位於村後的家。

    &esp;跟絕大多數靠山的村居一樣。

    &esp;一圈簡陋的籬笆圍城院牆,內裏是三間茅草屋。

    &esp;推開柴扉進去,院子被收拾的很幹淨。

    &esp;各種農具擺放整齊,院子裏種的幾種蔬菜也打理的極好,看得出來,此間婦人是個勤勞能幹之人。

    &esp;“娘,我回來了。”

    &esp;阿呆歡快的喊著,大步朝堂屋跑去。

    &esp;“阿呆回來了。”

    &esp;隨著說話聲,一個身穿粗布長裙,胸前後背打著幾個補丁,頭上包著頭巾,大約雙十年華的女子,從裏麵走了出來。

    &esp;手裏拿著一塊舊毛巾,慈愛的掃打著兒子衣服上的塵土。

    &esp;看到這一幕,不知道的,真想象不出這是一對母子。

    &esp;用徐君明上輩子學過的知識,阿呆父母體內一直有巨靈族的隱性遺傳,可能太過久遠,一直未能覺醒。

    &esp;到了阿呆這一代,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上天垂憐,他突然覺醒,就成了現在徐君明看到的情形。

    &esp;不過三歲,身高已經達到九尺。

    &esp;“阿呆,是不是他們小六他們不跟你玩?”

    &esp;“不是。”生怕母親為自己擔心的阿呆,連忙一指徐君明他們,“道長要喝水,我帶他們來咱家喝水。”

    &esp;女子這才注意到站在門口,被柴扉擋住大半身子的徐君明師徒兩人。

    &esp;尤其在看到孫石的時候,臉上露出明顯的懼色。

    &esp;“娘,他們是好人,阿呆知道。”

    &esp;女子鬆了口氣。

    &esp;自己兒子生來便知善惡,三年來從無差錯。

    &esp;“道長,請進。”

    &esp;徐君明這才帶著孫石進來。

    &esp;“無量天尊,貧道徐君明起手了。”

    &esp;“小婦人吳鄭氏見過道長。”

    &esp;“道長,請坐。小婦人為道長取水來。”

    &esp;女子指了指旁邊的木凳。

    &esp;“多謝。”

    &esp;徐君明過去坐下來。

    &esp;時間不長,女子端了一個粗瓷大碗出來。

    &esp;碗中是半滿的清水。

    &esp;“道長請用。”

    &esp;道了聲謝後,徐君明接過來喝了幾口,放到了一邊。

    &esp;“我觀居士禮節周到,談吐不凡,舉止氣度非頑愚村婦能比,想來應該不是此間村人?”

    &esp;“道長神目如電,小女子曾是大戶人家的使女。小女子丈夫頗有幾分勇力,立下不少功勞,主家便把小女子賜他為妻。後來我公爹身故,丈夫便辭去職司,帶我回鄉守孝。”

    &esp;“原來如此。”

    &esp;徐君明點了點頭。

    &esp;他修道近兩千年,見多識廣,自然看得出這女子言語間有幾分隱瞞。

    &esp;不過這也不奇怪,隻要智商正常,碰到初次見麵的陌生人,詢問自己的家世來曆,都不會全部吐露。

    &esp;“既然居士並非愚婦,那貧道便直說了。令郎天生不凡,雖然跟你隱居在此,但時日一久,定然掩藏不住。”

    &esp;“而且,他三歲便有九尺高,以後長得還會越來越快。吃的也會越來越多。你侍弄田畝雖勤勉,但也養不起他。”

    &esp;這句話點到了婦人心裏的痛楚。

    &esp;兒子吃的越來越多,現在才三歲,食量已經相當於七八個成人,若非她來此的時候,帶了不少銀兩和首飾,幾乎養不起他。

    &esp;“另外,隻是普通糧食,不夠他身體所需,否則他也不會如此瘦弱。故而你要是真關心他,還需早些為他打算。”

    &esp;“道長想收下我兒子?”

    &esp;婦人也是個聰明人,很快便明白了其中關竅。

    &esp;“不是我,是我這弟子。”

    &esp;伸手一指站在旁邊的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