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日本攻略(二)

字數:6861   加入書籤

A+A-




    平安京中,白河和鳥羽對坐在一起,他們已經得到了快馬傳來的消息。

    “高麗希望和我國開商路,你如何看?”白河問道。

    “孫兒倒是覺得挺好,現在已經有不少商人違令去濟州島交易,與其如此,不如放開。”鳥羽回道。

    “糊塗!”白河喝道,鳥羽嚇得撲倒在地,不敢抬頭。

    好一會兒,白河才說道“我問你,海商一開,何人得利?”

    鳥羽抬起頭,沒有說話。

    白河哼道“延喜年,我國頒布禁購令,你說說是為何?”

    鳥羽回答不來。

    白河歎了口氣說道“這些人說是來自高麗,但實際都是宋人。

    我國延喜年,藤原家再次獲得大權,就連這皇宮的衛士也都是藤原的人,當時的藤原家頒布禁購令一來是因為當時的唐國已經因為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變得極為衰弱,我國人去唐國不但不能學習到東西,就連生命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

    二來當時的唐船中有不少人都是因為在唐國爭鬥失利而來的,收留他們,隻會給我們自己造成麻煩。

    三來就是因為唐船來訪後,那些當地豪強往往會在官府定價前將貨物哄搶一空,使得實利不被官府所有。

    如今的確和你說的一樣,過了百年,唐國也變成了宋國,但如果開放禁令,你真的以為這些關利能被內府所得嗎?”

    鳥羽恍然大悟的說道“的確,如果開禁,那些地方豪強才是最得利之人,這樣的話,我們拒絕這些宋人就好。”

    白河點頭道“我正有此意,此時要快,務必要在各地守城知曉之前將此事定下!”

    ——攝津

    “小郎君,許先生今日早上已經在源為義的陪伴下去平安京了。”成閔走進房間對薑德說道。

    薑德呼嚕呼嚕的正在漱口,他吐出一口白沫,笑道“走的好啊,你看許先生這次去能成功嗎?”

    成閔嘿嘿的說道“許先生是何許人?必然可以。”

    薑德搖搖頭道“我看不然走,昨日我們看了這攝津的晚上風景,今日我們再看看這攝津的白天風光。”

    走出舍館,薑德打開折扇,看著這一片唐風建築,不由有些感歎,再等千年,堂堂華夏想尋找唐風卻也隻能到這倭國來尋找了。

    走在路上,薑德仔細觀察附近商鋪,發現這裏的商品也有不少宋、遼之物,但數量極少,價格極高,路上的百姓大都麵有菜色,身材矮小,衣服破爛。

    “這就是倭國第二大城?昨日還沒覺得,今日才知道倭國之窮苦啊。”花雕感歎的說道“這裏不會是遭災了吧?”

    嶽飛看著跪在地上一排的賣身之人,吸了口氣道“這是怎麽回事?除了在災區,從來沒見過這麽多的賣身之人啊。”

    薑德搖搖頭道“這倒是不清楚了。”

    花雕有些心軟的說道“這些人看的真可憐。”

    薑德想了想,走上前去,那些跪地賣身的人看到薑德走上前,都急忙抬起頭,有的還擦了擦臉,希望能樣貌好點好被看上。

    “你們誰會說漢話?”薑德問道。

    眾人傻傻的看著薑德,一副根本聽不懂的樣子。

    薑德搖搖頭,不懂漢話,卻是用不了,便轉頭道“算了,我們走吧。”

    “大大人,我我會說漢話。”一個弱弱的聲音傳來,薑德轉頭看去,一個身高不過一米四的漢子站了起來,隻見他的臉大概也就二十多,瘦的皮包骨頭,但兩眼卻是有神。

    “你會漢話?你叫什麽?哪裏人?會什麽?”薑德笑著問道。

    “我我沒有名字,他們叫我猴子。”那人低著頭說道“我原來給一個宋商做過仆人,因此學過一些漢話。”

    “猴猴子?”薑德急忙回頭,看到嶽飛等人還在,這才確定自己不是又穿越了。

    “猴子,好奇怪的叫法。”花雕捂著嘴笑道“不過看他瘦瘦小小的,倒還真的像是猴子。”

    薑德搖搖頭說道“人應該有自己的名字,不能以猴子相稱,叫外號可以,叫為正名可就有些侮辱人了,我給你一個名字,就叫豐臣秀吉吧。”

    “豐臣秀吉?”那人低著頭念了一遍,急忙磕頭道“多謝大人賜名!”

    “這裏的人當中,有什麽你信得過的人,統統帶走,去找一個地方先安頓下來,然後你在去舍館找我,成閔,給他些錢。”薑德揮手說道。

    成閔拿出一個錢袋遞給豐臣秀吉,豐臣秀吉看著那一袋錢,有些不敢相信的說道“大人不怕我拿錢跑了嗎?”

    “你敢!”牛皋怒目相對道。

    “哈哈,跑了就跑了,如果為了這一袋錢就要離開我,那還是早點走了好啊。”薑德哈哈笑道,不再看向這個被他賜名為豐臣秀吉的人,畢竟,這個人並不是真正的豐臣秀吉,即使跑了,他也不在乎。

    “多謝大人信任,秀吉必定效力致死!”豐臣秀吉跪在地上磕頭說道。

    薑德回頭看了一眼,點點頭,又帶著人走了。

    “兵器鋪?小郎君,我們都是武人,去這裏看看吧。”花雕指著一處說道。

    薑德一看,是一個大鋪子,笑道“走,進去看看倭國的冶煉技術。”

    來到鋪中,成閔便道“有人嗎?”

    “啊呦,是宋國客官啊,來,可是要買倭刀?我們這裏的倭刀可都是大匠精心所致的,都是上品啊。”店中的掌櫃急忙出來笑著說道。

    “最好的拿來,我們看看。”薑德說道。

    店中掌櫃很快挑了幾把倭刀放在桌上,薑德示意嶽飛等人都看看,嶽飛唰的一聲抽出倭刀,對著空氣劈砍了幾下,然後又拿出一塊汗巾丟在空中,猛地一劈,汗巾應刀而斷,分為了兩塊飄了下來。

    “好刀!”嶽飛感歎的看著這刀。

    “的確是好刀!”牛皋等人也驚歎的看著這倭刀,一臉的驚歎。

    那掌櫃的嘿嘿說道“我們這些倭刀,都是由真正的大匠打造的,沒有一把是花費時間在一年之下的。”

    “你說什麽?這把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打造?”嶽飛瞪大眼睛問道。

    “這還是短的呢,有的刀啊,沒有個十年八年的,出不來!”那掌櫃的一臉自豪的說道“要不然,你們宋人怎麽會那麽喜歡我們的倭刀呢?”

    “一年的時間”薑德笑了笑,對嶽飛問道“嶽飛,你說,如果你麵對的敵人都拿著這樣的利刃,如何應對?”

    嶽飛想了想說道“如是單打獨鬥,的確麻煩,普通的長槍恐怕都不是這倭刀之敵,但要是軍陣之上,這樣的刀刃就有些短了,隻要長槍勁弩,必可破之。”

    薑德回頭道“這些倭刀我都要了,你們這裏可有好弓箭和好長槍?”

    “有!有啊!請到裏麵看!”那掌櫃的見果然是大生意,搓著手喜道。

    來到裏麵,是個大院子,薑德看到一杆杆的長槍和弓箭樹在架子上正在保養。

    “這弓好大啊。”花雕是愛弓之人,他看著和弓,極為感興趣的走上前拿了一杆和弓,隻見這和弓足足有兩米多高,大的嚇人。

    “來,拿隻箭來。”花雕說道,掌櫃的急忙叫人拿了一隻箭遞上來,花雕拿著箭對著箭靶拉弓便射,箭如流星,正中靶心,薑德等人一起拍手叫起好來。

    “好弓!”花雕讚道。

    “這位大人好眼力,我們這裏的和弓最少都花了八年的時間才製成,都是上品啊。”

    “八年?怎麽會花這麽久?”花雕也知道弓要製成,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也沒聽過要花費八年的啊。

    掌櫃的笑道“我們這弓都是伏竹弓,不說其他,就說著竹子吧,必須選擇生長在背陰麵山腰的3年成竹,然後這個竹節長度還必須一致,取料後還須自然陰幹3年;解竹後,根據需要又要連續烘焙一年半,這八年的時間可是一點都沒說長啊。”

    說著,掌櫃的又拿了一杆和弓放平後指著一頭說道“各位看,我們的和弓還學習了阪東武士的丸木弓,隻要把弓鉉卸下,這裏可以插上槍頭,弓箭手隻要幾息的時間就可以變為長槍手進行近戰了。”

    說著,掌櫃的拿了個鐵槍頭現場演示了起來,這樣新奇的戰法讓薑德都不斷點頭。

    “這個是短弓,是給有馬匹的大人用的。”

    原來日本和弓分為兩種,剛剛薑德看到的兩米多高的是步兵弓,現在看到的一米多的是騎兵弓,薑德都試了試,發現這兩種弓的威力都不小,和後世傳聞中的不到三十米的殺傷距離完全不一樣,就說這步兵弓,有效殺傷距離最少在七十米。

    薑德又來到放長槍的地方,發現這裏的長槍質地卻較差,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個時期的倭國並不重視長槍,反而最為重視的就是弓箭,薑德想了想,笑道“好,這些和弓我們也都要了,全部送到船上去吧。”

    眾人走出旅館,來到一家酒館,要了一間雅間。

    “今日你們都看了倭國的軍器,路上也碰到了不少倭**士和武士,你們覺得倭**力如何?”薑德問道。

    牛皋錘著胸口道“就這些小矮子,那還不是一個來一個死,兩個來兩個亡?”

    “牛大哥莫要輕敵,我看他們的軍器精良,那些北麵武士的武技也各個高超,並不好對付啊。”成閔反駁道“我認為軍陣之中,弓箭第一,倭國人的和弓射程遠,殺傷力也不小,不是小敵啊。”

    花雕同意道“高麗也善射,如果說弓手,恐怕是高麗好,但要說弓,倭國的丸木弓據我推測,射程恐怕比的上我們的宋弓了。”

    薑德閉著眼睛思考了起來,最後說道“我軍弓箭來源廣泛,也是該統一一下了,此事待回去就著手去做,好,我們等吃完再四處轉轉就回去。”

    眾人走了一天,回到舍館,坐下歇息。

    “小郎君,這都走了一天了,這攝津也就這樣吧,連高麗都比不上呢。”牛皋搖搖頭說道。

    “倭國是窮,但卻是抱著銀碗討飯啊。”薑德回道。

    “大哥?難道這倭國有什麽很值錢的東西?”嶽飛好奇的問道。

    薑德笑道“你們今日沒注意到嗎?這一日走下來,這裏的銀子比我們那裏可是不值錢的多了。”

    “這倒是真的。”眾人今日也買了不少東西,也看出倭國銀和銅價格比和宋國不一樣。

    薑德繼續說道“這是因為這倭國多金銀啊,你們知道嗎?這倭國的銀子多到可以改變整個天下的金融格局,如果要說個數字的話,如果拿下倭國,每年從倭國挖出來的金銀,最少有百萬兩。”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這是什麽概念,就算是百萬兩白銀,用此時宋國的比率,也可以值二三百萬貫的銅錢,這已經可以和宋國市舶司相提並論了。

    而且這可是挖出來的錢,隻要流通起來,這百萬兩白銀產生的效益不知道會有多少。

    “這倭國居然這麽有錢,那他們怎麽還活的這麽窮苦?”嶽飛不解的問道。

    薑德笑道“這很簡單啊,這倭國千年來從來沒有過百姓起義的事情發生,無論官員再怎麽壓榨,這些百姓都隻知道地裏刨食,你們說說,這樣的國家,當權者會在意百姓的死活嗎?”

    薑德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拍著桌子說道“當權者隻知道爭權奪利,為官的隻知道魚肉百姓,倭國百姓並非懶惰,而是日日辛勞,但有這些當權者,這些倭國百姓就是再過百年,也富裕不起來!你們想想,連肉都規定不許百姓吃,這樣的國家,還有什麽存在的必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