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守備立更新,候得平陽破

字數:4379   加入書籤

A+A-


    阿喜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夠多了,若是蘇穆芸還不能明白,她也無能為力。

    隻不過,雖然如今她和蘇穆芸之間的關係變得那麽疏遠,可畢竟十多年的感情還在,阿喜顧念著這些,也不想因為自己的回來,而讓芸兒和成哥哥之間再生什麽枝節。

    所以,在鹿城城守府住了一晚,第二天她便隨著常樂到了城南軍營之。

    韓家暗隊的人馬依舊駐守在了鹿城防線外不遠的地方,隨時待命等阿喜的吩咐。

    如他們所料,這一戰,寧國勝他們吃了大虧,損傷了千兵馬不說,還讓北朝軍一連抓了孟術和羅運這兩人,軍正是議論紛雜的時候。

    原本因為這一次寧國勝帶領的猛攻,一路將北朝軍在鹿城的防線從一百裏開外打了三十裏,卻沒想到這臨頭來會出現這麽大一個失誤,讓北朝軍利用了他們糧草物資的不方便,如此重挫了他們。

    如今,寧國勝算再不情願,恐怕也隻能不得已的停戰下來。他們軍缺糧,在糧草物資未能補足之前,寧國勝已然不敢再貿然開戰,否則的話恐怕還會是像這一次一般,讓自己吃一個大虧了。

    更何況,秦卓這一頭,也早早派人帶了羅運的血書送到了明軍的軍營之,以羅運的性命來要挾明軍退兵百裏。

    寧國勝好不容易布置好的攻城戰線,自然是不想因為羅運而影響戰線,否則這一切化為烏有,更會影響他們的戰局。隻是無奈這軍還真是不少羅運一派勢力的人,那頭的信才剛傳了過來,這頭便是都不約而同地說著必須退兵百裏以保住羅運的性命。

    好似一個羅運,要得整個鹿城一般。

    寧國勝哪裏不知道這些人心打得算盤,他們依附於羅運,在這朝的前途命運也和羅運息息相關,自然是不想因為羅運的死而將自己的前途也葬送在這兒。

    可寧國勝卻也不是什麽能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人,最多能做到為了羅運暫且停兵與北朝軍交涉,卻怎麽都不可能直接將戰線退到百裏之外,自己消耗自己的兵力和士氣。

    這樣,兩方勢力相爭之下,明軍的戰線雖一直沒有撤退,卻也再也不見了絲毫要攻戰的跡象。

    而這一段他們因爭論而停步不前的時候,也正是北朝軍全力準備為之後死守鹿城爭分奪秒做好戰備的時機。

    在鹿城的軍營之,即便成鈺還沒有以後北王的身份昭告天下,可阿喜是韓家後裔的事情卻也還是流露了出去。

    原本那些個軍營裏的將士對阿喜的身份好得不行,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子,才能有這般的能耐,如今好不得來了一個韓家後裔的傳聞,將士們驚訝之餘卻竟然並沒有多少人懷疑。

    若說是韓燁將軍的後代,那如此說來,這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也是不言而喻著實說得通了。

    再之後也不知道是誰多嘴到阿喜麵前問了一句,阿喜大大方方地幹脆承認了下來,這傳聞也這麽落成事實了。

    自此,有著這韓家後裔的身份在,軍營裏頭的那些個將士對於阿喜更是崇拜恭敬得不行。韓燁和韓家對於北朝的赫赫戰功,即便過去了那麽多年,卻還是無法被時間抹滅,是故有著這個身份在,再加著之前兩次阿喜立下來的功勞,即便阿喜隻是一個女子之身,即便不過是被授了一個小小的女官,甚至還不得常樂的協領官兒大,可這軍營裏頭卻是各個都將阿喜的位置放得重要得很。

    阿喜到了軍營之,也絲毫是沒有閑著,鹿城的戰線被寧國勝的兵馬一路打得隻剩下了最後的三十裏防線這一處,也已然是被明軍多次攻得殘破不堪搖搖欲墜。

    所以現在對於北朝軍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盡快地修繕防線。

    阿喜跟著常樂到三十裏防線處去看過一次,其實這戰場的攻防功夫,她還真真算得是個新手,雖然能從兵道之書學了幾分淺略的行軍陣型之道,但這最重要的戰場行軍經驗是真沒有多少。

    如今到了這防線來看著,也才感歎著戰場行兵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光是一個攻防戰線,是要做到麵麵俱到絲毫都容不得錯。

    李昂多年在戰場摸爬打滾還真是有些本事的,前頭剛停了戰,這防線處的休整已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了。

    阿喜在遂城時曾經製作過的連發弩,在這兒也看到了些許痕跡,在遂城時她曾帶著人做出了一批來,不過幾次大戰也損了不少,如今軍的連發弩大多是李昂他們根據自己做出來的模仿改造的,也算是有模有樣。

    如今他們在鹿城,自然不是那時候物資缺短時間緊迫的遂城能相提並論的,阿喜讓常樂吩咐了了下去,很快調派了一批人手到她的手來,跟著她改善這防線處的戰備和機杼。

    在防線的布置和陣型設置,阿喜自問自己沒有那個經驗和能力,能夠在這頭蓋過張副將他們這些久經沙場之輩,更別說提出什麽太有用的建議了。

    但是這術業有專攻,攻防之的事情雖然不是她拿手,但戰備機杼的事情,她還是能幫的許多忙的。

    如今這兒用得的一些攻防戰備,大多都是原先鹿城留下來的,鹿城雖然是個易守難攻的大城,攻防的儲備之類都完整得很。

    隻不過,這一段時間裏鹿城接連遭受了幾次大戰,消耗了不少的攻防儲備,防線的戰備之類也被損耗得有些過度。更何況算不談這些,即便是鹿城之前的那些戰備和機杼,其實也因為鹿城處於明國部,不像那些邊境的城池一般,需要不斷更新戰備情況來應付隨時有可能出現的交戰。

    換句話說,這鹿城的戰備,其實相於邊境之處來說,算得有些落後了。

    而對於這些,阿喜的能力便剛剛好派得用場。

    那些行兵之道,兵道之書雖然也講得很清楚,但是沒有幾番領兵打仗的經驗,還真難能夠吸收得完全。不過這些機杼戰備的事情,阿喜卻是用那兵道之書的東西,從小做到大的,是她最為熟悉的一部分。

    之前一是為了隱瞞住自己韓家後裔的身份,二是時間也的確緊急,阿喜雖然為了幫助北朝軍,但也隻用了頭的一個小小的連發弩,如今自己的身份已經眾所周知,她也不會再藏著掖著,既然要為了北朝軍將自己之前所學都運用了出來。

    那頭的東西倒還真是有不少都派得用場,阿喜最先帶著他們改造的是這連發弩,這東西在近距離攻防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當初是靠著這些阻斷了遂城的楚軍。且鹿城的物質並不缺少,也為連發弩的改造提供了不少的便利。阿喜在原先的基礎,用了硬度和韌性都更為強大的材料,讓連發弩的射程和力度都大了不少,有了更大的威力。

    她還連夜趕出來了許多機杼圖,李昂在城牆前設了多處障牆和女牆,阿喜便配合在障牆女牆的射*孔裝弩箭之類,至夜叉雷木雷來阻擋越牆的敵軍,大幅度提高障牆的防守力,隔一段距離便設置的一道道障牆,會成為鹿城城外明軍最難跨越的一道防線。

    而三十裏防線之處,前道設有刺紮敵軍人馬的紮馬釘地澀和,撒布在明軍必經之路之,為第一處關卡。道設刺坑、陷馬坑和鹿角木,專損敵軍戰馬,後道有阿喜改造後提高射程和準確度的拋石機,隻不過將石頭換成了鐵汁球,用以行爐和油櫃配合,起石頭來說,有著更強的威脅性,能夠燒灼敵軍人馬和他們的攻城器械,讓明軍在攻城之耗損難行。

    當然,在此外的,阿喜還領著人改造好了不少以備不時之需的特殊守城器械,有防止明軍火攻焚城所用的水囊水帶和溜筒之類,能夠鉤取敵軍士兵和器械的飛鉤和絞車,能抵禦從地道攻城的風扇車、還有用以提供守城將士更快地下城的吊機繩梯。

    幾乎那兵道之書能派的用場的,阿喜都精心研究畫下製圖來製作改造,有著成鈺調派過來幫忙的那些人馬,倒也並沒花太久的時間,防線和城門處,便多了不少的守城器械來。

    在這段時間內,秦卓曾經多次派人以羅運的性命去和明軍交涉,可寧國勝那一頭卻好似是吃死了一般,怎麽都不肯讓出步子來退兵百裏,這麽僵持了下去,寧國勝靠著這段時間等來了武城的物資支援迅速地調整好軍隊人馬,已經有了要再次攻城的趨勢了。

    好在攻防的戰備已經更新了不少下來,即便寧國勝真的要棄羅運於不顧,他們也能撐得下一段時間來。

    隻不過,卻也不知帶著一部分兵馬和韓家暗隊一起前往平陽城和成飛聯盟攻城的郎將李闊那一處的行動,又進行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