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高分浪潮

字數:3426   加入書籤

A+A-


    求書,找書,請發站內短信給管理員,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bqg8

    射擊比賽進行的很快,基本上五分鍾一輪,進行得有條有序。

    從第十七輪除了一個1092的最高成績後,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最高成績上,沒有人再去關注這一批次淘汰了多少人,下一批次大約有要淘汰多少人上。

    而且,一個高成績的出現,像是打開了一道閘門,讓接下來登場的選手有了選擇更高難度的勇氣和決心。

    在第二十輪,吳凡正和孫三泰站起來走下看台時,有一個高分出現了——1095環!以超過了方元02環的優勢,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場上再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大家在此站起來,為這個成績的創造者加油鼓掌。

    這個成績的創造者身上背的號碼是1126號,看上去和方元年紀差不多,在吳凡的意念力觀察中,此人的真氣氣息和方元一樣強大。

    高手看來才開始登場。”吳凡囈語了一聲,嘿嘿一笑,“你們先瘋,等會兒再陪你們玩。”

    雖然隻有02環,但是高手越往上,哪怕01環也比登天還難。但是,吳凡知道真氣的武者,在視力方麵絕對要超過普通人,他甚至懷疑是不是每個真氣武者的眼睛都能產生跟他一樣變異,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在這方麵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由此想來。形勢還真不是很樂觀。

    吳凡也感受到發方元和1126號選手造出來的氣勢。而1126號選手吳凡竟然認識,正是昨晚碰到的五人小分隊中的老大、也是小隊的狙擊手——王毅!

    接下來第二十三批次的選手再創佳績,來自武警的選手一位竟然打出了1101環的成績,將王毅剛剛創造的佳績整整提高了06環!

    十分鍾前取得好成績這麽快就被刷新了,王毅剛剛還在興奮之中,即刻笑容就僵在臉上了。

    根據孫曉紅給的資料,這個來武警的選手名叫隋天,個頭不高,可能剛過一米七兒,看上去還沒有宛麗高,從他鼓脹的太陽穴上,吳凡感受一股如刀如劍的銳氣。

    媽媽真的沒有說錯,天下高手何其多!今天就看到三個了,要是放眼全國,那豈不是數也數不清?”

    七號射擊場出現的狀態現在也被中心監控室密切注視中,射擊分為四個小項,其中隻有移動靶的難度最高,最有挑戰性,因此這個場館也是被關注的重點。

    特訓考核的組委會領導、四個係統的領導已經被七號館連續出現的三個成績震驚得笑不攏嘴了。

    ……隋天是我們武警部隊的,今年才二十一歲,十三歲開始練習射擊,曾經是國家青年射擊隊的運動員,而且移動速射靶是他的強項。他能取得這個成績,一點也不意外。”武警某支隊的司令員李秉喬很低調地介紹到。

    這次武警係統可不僅僅局限在東海的武警部隊,還包含了浙江、江東兩個身份,共計有一千四百多人參加特訓班的考核,比東海公安局的人數還要多。剩下的海關係統雖然聯合了南京、寧波、杭州等海關,也隻有四百多人參加;剩下的五百多人是警校聯合會的參加者。

    老李,你這不是明顯的作弊嘛。找專業運動員來我們比射擊,純粹就是欺負人嘛!”海關聯合組織的領導,也就是東海海關的關長喬槐很是不爽地道。

    李司令拿出一包中華煙發了一圈,點燃一根吸了幾口,說道:“老喬,移動靶射擊不過是射擊中一個小項,誰的總成績最好還真的很難說。你們那個1126號王毅不也是你們從海軍那裏挖過來的嗎?他那個成績說實在的已經相當不錯了,等到了叢林戰鬥和人質搶救兩個大項上,我估計沒有人能超過你們。還有,剛才那個叫方元的,是公安係統的人,他的成績也是旗鼓相當。據我所知,楊老師你們的警校聯合會據說也有幾個高手登場……對了,就是那個365號叫李生木的小夥子……這是怎麽搞的?高手怎麽都集中到這幾輪上場?你們組委會是不是故意安排的……算了,開打了,看看他的成績再說……”

    李生木上場時,吳凡剛把槍驗完,被驗槍員貼上了一個微小的標記後,又還給了吳凡,“這柄槍不錯,是我今天驗過的最好的一把槍了,小夥子,這麽好的槍,要是打不出一個好成績,那就太對不起這把槍了!”

    我是個新手,才玩了幾天槍,我的目標隻是能過線就行,沒有太高的奢求。”吳凡接過槍,很客氣地回答老警官大的話。

    一般人說幾天都是個虛詞,用來形容時間比較短,沒有人真的會認為真的隻有幾天,否則連參加特訓班考核的資格都不夠。

    不好高騖遠,想法也不錯。”老警官麵無表情地看向吳凡身後的一個參賽者,“下一位,請把你的槍放在桌子上。”

    吳凡走出驗槍處,也沒有去看一眼大屏幕上這一批次的成績,走到看台側麵的空地,那裏是做預熱活動的場地,此時已經有兒十幾個人在那裏搖胳膊鬆腿了。

    差一點差一點……嘩嘩……”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引得這邊坐準備活動的很多人都跑到前麵,伸長脖子看向大屏幕。

    11096環!離賽會記錄就差這麽一點點,已經可以近似為111環了。這李生木還是人嗎?據說當年創造紀錄的那個人最後拿了那次特訓班華南六省的冠軍,這個李木生豈不是也將是這一屆的冠軍了?”

    不僅僅是觀眾的想法,在中心監控室,警校聯合會的楊如冰老人一邊念著頷下三留胡須,一邊眨巴眨巴嘴,很欠抽地說道:“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就差零點零五環就破了保持三十年的紀錄!如果這小子前麵九槍能多出半根頭發絲的成績,特訓班考核賽的曆史記錄就是他李生木的了。哎,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楊如冰一臉惋惜和嗟歎,絲毫沒有注意到武警李司令的臉漲得跟茄子差不多,紫色的,快要擰出水來。

    反倒是警局的孔局長和海關的喬槐看到李司令發紫的臉感到了一絲絲的慰藉。

    在李司令的心目中,隋天那是當之無愧的槍王,這方麵比祁年還要出色。練了八年的射擊,在國家射擊隊都是頂呱呱的成績,在東海一個小賽區還不是橫趟嗎?可是,事實是那麽的殘酷,這才五分鍾左右的時間,最高成績再次易主,而且人家真的差一點就打破記錄了,看似隻有076環的差距,實際上對於高手來說,半環就是差了一個層次,極難超越。

    八年的射擊訓練,他的動作和意識早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要想再次提高,就要否定這種模式,這對於一個高手來說是件多麽難的事情,幾乎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