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章 熊廷弼不用受冤了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明末皇後最新章節!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二字出自《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朝皇帝登基、宣布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的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

    朱由校借著王輝在遼東大勝之機,今日冊封兒子朱慈焐為太子,封王輝為二品龍威將軍。

    隨後又加封他為太子太傅,雖然朝中很多人不滿,但這次王輝確實大勝,奪回失去的國土,打得建奴哭爹喊娘的。實在大快人心!威望大振,沒有人敢在這會兒來觸怒正高興的天啟帝。

    凡是參戰的將軍士兵都得到了封賞,王輝讓毛文龍守在鎮江。

    他這次回來,不準備再去參加野戰,他心中明白,真正的戰鬥向來不在對外上麵,而是對內的。

    他心中有一股深深的憂慮感,陛下雖然有了小太子,可是有些人肯定會蠢蠢欲動。國中如此大好的局麵,如果換了人坐龍椅,那又是有何等悲慘事件要發生。隻要陛下仍然活得好好,治理國家的策略得到實現,大明國即將成為天下的霸主,任何人不敢窺。

    所以陛下的安危才是第一要務,他要回來守住京城。

    預防有人對陛下動手,其實還是他收到了消息後,建奴派了一隊精通漢語的人混進來大明,專門來行刺皇帝陛下的。

    乾清宮中,朱由校坐在龍椅上等著王輝講戰場上的詳細情況。他容光煥發,不僅有了兒子,國家已開始向好的方麵進展。

    王輝講述完戰爭,著重提到猛將鄧虎和毛文龍,請陛下表彰這兩個人。

    鄧虎,朱由校當然知道這人,沒想到這個人在這次的戰役中表現的很好,立了大功。知道王輝一向傲得很,能從王輝口中如此誇讚一個人,說明這個人確實值得稱讚。

    記下這件事後,朱由校想回宮的時候告訴李甜,讓她滿月後,把那些有功之臣的女眷詔進宮,賞賜一翻。

    王輝講了廣寧有段時間,因為王化貞心軟收了大批蒙古難民,當時他已經得到手下報告,那些難民之中有許多建奴的奸細。說給王化貞叫,可王化貞不信,當時戰爭隨時都可能引爆。

    王化貞因為是葉向高的弟子,而東林黨人當時一致排斥遼東經略熊廷弼。幸好陛下另外派人接替了王化貞,免去了一場禍事。

    朱由校對熊廷弼並非常感興趣,他問道:“愛卿,你還是給朕說說熊廷弼的事跡吧。朕登基來,還沒有見過熊廷弼的人。聽你講過有他鎮遼東,遼東經撫和睦相處,是件幸事。”

    王輝其實內心裏也是很佩服熊這個人的,所以沒有隱瞞,把他知道的都講出來。

    熊廷弼少時家境貧寒,放牛讀書,刻苦強記。萬曆二十五年舉鄉試第一,次年中了進士。

    萬曆三十六年,巡按遼寧。麵對遼東地廣人稀,邊防多事。特別是後金勢力興起,提出了保衛遼的方略:“實內固外”和“以夷攻夷”,並上疏備防修邊築堡、以守為戰的存遼大計,實行軍屯,建糧倉十七所,三年之內囤積糧食三十萬石。

    修建七百餘裏的邊牆以及城池七座,墩台一百餘座,按劾將吏,軍紀大振。

    朱由校聽得連拍手掌,確實是個不錯的人才,他在李甜空間中的史書上看到《明史》稱其“有膽知兵,善左右射”,“性剛負氣,好謾罵,不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如果不是這個人脾氣太臭,得罪了上司,得罪了很多人,也不會被人一直抵製他上高位。可惜了!

    王輝繼續講到萬曆四十七年,薩爾許大戰之中,經略楊鎬指揮的12萬大軍慘敗,從此明朝力量大衰,在遼東失去優勢,不得不由進攻轉為防禦。

    大戰之後,經過廷議,讓熊廷弼代替楊鎬為遼東經略。當時開原、鐵嶺相繼失陷,沈陽的居民紛紛逃亡。

    熊廷弼到了以後,當機立斷,逮捕了準備逃跑的知州李尚皓;長殺了逃跑的將領劉遇節等人,穩定了軍心。

    前遼東經略楊鎬被熊廷弼抓捕進京下獄,前遼東總會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薩爾許大戰中,唯一存活的一路總兵)被召回北京後自殺的獄中。

    熊廷弼在任期間,督造軍器,修繕城堡,調兵遣將扼守各衝要地點,互為應援,守備大固。

    他還親巡沈陽、撫順,相度形勢,召置流移,安定民心。

    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為主,反對浪戰,並聯合朝鮮牽製後金,卓有成效,使後金一年多不敢輕進。

    朱由校聽到這裏很氣憤的說:“朕當初也知道熊廷弼是一個可用之人,可是當初剛剛登基,手中並無實權。

    楊鎬的叔父楊淵怪熊廷弼不肯保奏楊鎬,反而把他壓進京,所以聯手與熊廷弼不和睦的禦史馮三元、大學士顧慥、尚書姚宗文等上疏彈劾熊廷弼。

    說什麽熊廷弼在遼東假名增稅,勒索小民,聲言築城禦敵,實是誤國欺君。當時東林的人可是相當囂張,愣是讓一個人才進了大牢。如果不是袁應泰誤國誤民,丟失大片領土,當時又無敢挑大任的人,那些東林的人又怎麽舍得放出熊廷弼呢。

    手中無軍權,說話辦事都沒人理睬,如今朕大權在握,也讓他們嚐一嚐下到大牢裏的滋味如何?”

    王輝恭敬回答:“陛下正該如此,以此來安慰遠在遼東的熊大人,讓他知道陛下的心是相信他的。”

    等王輝去後,朱由校回到坤寧宮中,逗一逗寶貝兒子和女兒,與李甜說起熊廷弼這人。

    李甜笑:“如果熊家不是遇到陛下你這個人,他們早就被滿門抄斬了,曆史上的熊廷弼這個人,被砍下頭傳送九邊重鎮讓人圍觀。真是世上一大奇冤!”

    朱由校挺挺胸,自覺此時在妻兒的眼中是個光輝的形象。

    李甜被逗笑了,她當然要多誇誇這個少年天子。“王化貞跟熊廷弼鬧矛盾,原來都是東林黨主政,他們都是壓製熊廷弼。結果,廣寧之戰大敗,差點讓努爾哈赤的子孫攻進北京城。

    自從有了我們英明神武的陛下,王化貞隻能徹底歇菜,熊廷弼此時一定在遼東大笑,而且心裏不知道,對陛下多麽感恩。”

    朱由校終於恢複正常,他挑挑眉毛說:“那可未必,熊廷弼是一個自傲之人,目前用他鎮守遼東是合適,不過中間要放上我們自己的人。”

    李甜很好奇,按理說朱由校的手中好像沒什麽大將可用,她笑著問:“你不會是想派王輝去吧?”

    朱由校摸摸妻子的頭說:“還記得原來在你莊子上的那個鄧虎嗎?派他去做中間人,以後會用讓他有大用的。”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