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化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A+A-


    昌文!
    幾人都堅持已見,固執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唇槍舌劍,一通交鋒,卻分不出勝負。
    女人們不明白這些男人為什麽操這虛無縹緲的心,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就行了,想那麽遠做什麽?
    黃昌文也不明白,他一直秉行的原則就是做好自己的事,隻要認為是對的,直接做就行了。
    就如同螞蟻搬動食物一樣,眾多螞蟻圍著食物向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使力,雖然有的是在拖後腿,但大部分都是向前在行進,不管過程如何,最終食物都會搬運到蟻穴。
    也如同大集體時代,全隊村民一起下地,有的人偷懶摸魚,可一年下來,莊稼始終沒有被耽擱。
    相對於過去,現在的製度無疑更好,充分地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
    就算有個別的懶漢不願意吃苦種地,而去做偷雞摸狗的事,最終也逃不脫法律的製裁,不能因為犯罪的人多了,就說這個社會的製度退步了,應該看的是整體。
    黃昌文道“這個世界是在不停地變化的,對錯也需要時間來檢驗,我覺得隻要每個人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那麽我們的社會一定會向前發展,製度是人製定的,社會是好是壞,也終究是人說了算,隻要我們都向著好的方向努力,就如同百川入海,即便有高山阻擋,也終究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梁小康道“這個觀點我認同哈,以前我再有能力,在家種地能創造的價值都有限,但現在我在城裏做生意,貢獻絕對比以前大,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我們現的思想素質普遍太低了,不是哪個人都能向大哥你這樣大公無私,更多的人心裏都有小算盤,隻有滿足了他們的欲望,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才能充分的把每個人的潛能都調出來。”
    梁小鵬享受著過去的快樂,並不認同他們的觀點,質問道“道德素質的低下就是資本主義的製度決定的,都搞公有製,大家公平公正的分配,還會有這麽多小偷強盜嗎?”
    梁俊傑聽他們辯論這麽久,覺得毫無意義,插話道“行了行了,這種事就不是我們討論的範籌,討論得再多,也改變不了現狀,就止打住,別再說這個話題了。”
    趙一之端起酒杯道“這話題太高端了,我都聽暈了,還是喝酒好,來,我們劃拳吧。”
    黃昌武附合道“他們說他們的,我們來喝酒,幺爸,小健兄弟,我們四個一起來喝一杯。”
    梁俊傑道“都一起來吧。”
    梁小鵬見他們對這個話題都沒有興趣,或許在他們的世界裏,人生就隻有吃喝二字,不由有些悲涼,離家這麽多年,每年都回來,卻沒有發現彼此在精神層麵的差距已是如此之大。
    相較而言,他們還是有能力一點的人,而那些更為普通的農民呢?
    他們的精神層麵又是什麽樣的?
    梁小鵬悶頭喝了一口酒,突然有些醉了。
    梁小康和趙一之換了一個位置,坐到了黃昌文的身邊,舉杯敬道“昌文兄弟,雖然你賺的錢沒有我的多,但是在榜樣力量上,你比我強很多,我單獨和你走一個。”
    黃昌文道“談不上,談不上。”
    梁小康放下酒杯,正色道“我這話可是一點沒有誇大,要不是你提出修平房,我看整個聯合村的人都覺得木房子住起就舒服了,可是你打破了這種現狀,絕對能刺激他們的神經,讓他們更加努力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不過你這房子還是小了點,所以我要加大這種刺激,我準備在街上直接幹四層,讓他們知道高樓不僅僅是城裏的專利,農村也可以有!”
    黃昌文道“住著舒服就行了。”
    黃昌武聽他們這麽說,笑道“要做門窗記得喊我。”
    梁小康道“肥水不流外人田,肯定找你。”
    黃昌武道“那我們來喊兩拳。”
    梁小康欣然同意,兩人劃起拳,四匹馬、五魁手地吼了起來。
    黃昌文見梁小鵬有些失意,端起酒杯找他道“大哥,我們倆單獨走一個。”
    梁小鵬道“我已經差不多了,你們喝,我休息一會。”
    黃昌文見他醉眼迷離,有些恍惚,便放下酒杯。
    梁俊傑見狀,說道“昌文,白天事情我也給你說的差不多了,這事你一定要放在心上,四層的房子你們之前沒有修過,質量上一定要把好關,不能有任何問題。”
    黃昌文道“幺爸,你放心,這個事情我絕對給你辦好,技術上有任何問題,我都會去請專業的人來解決。”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從請牛明航來指導使用化肥之後,就成了黃昌文一直信奉的準則。
    沒有十全十能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個人就完成了所有的事。
    這也是這個世界為什麽會有三百六十行的原因,不關職業的高低貴賤,而是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有限,隻有在合適的位置才能最大化發揮自己的潛力。
    春節過完,黃昌文就組織了楊家兄弟商議,如何修建梁俊傑家的房子?
    四層的房子,算是一個大工程,楊家兄弟都有些興奮,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基礎,必須修紮實一點,其他的他們都覺得沒有什麽難點,無非就是多重了兩層,預製板不容易抬上去。
    一二層的房子,隻要把架子搭高一點,就可以直接把預製板抬上樓。
    可到了四層,要把預製板抬上去,架子就要搭得足夠高,這就意味著,要鋪得足夠長,條件是不允許的。
    三人商議之後,決定先修兩個開間的四層,一個開間的三層,把預製板運到樓上之後,再修最後一個開間。
    雖然有了方案,楊有權心中還是沒有底,又抽空跑到區裏的工地上觀摩,看他們是怎麽修的,回來之後提議增加構造柱,以穩定房屋的結構。
    梁家的房子雖然說是梁小康一人出錢,其他人也沒有閑著,各自出了一部分,在外牆上貼了白色的瓷磚,顯得十分光滑亮麗。
    一時成了十裏八村的觀光景點,都是十分羨慕。
    又有不懷好意的人推測說這是梁俊傑當村書記貪汙了大家的錢,才修得起這麽漂亮的房子。
    當然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采納,更多的人覺得這是黃昌文的功勞,說梁俊傑家的沙石預製板都是黃昌文送的,加上施工的人也是黃昌文安排的,這個房子並沒有花多少錢。
    雖然流言四起,但修平房卻成了聯合街上的人們的一種追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修平房,讓下聯合工程隊的人賺了不少錢。
    看似小打小鬧,卻讓下聯合工程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賺取了不少本錢。
    轉眼就到了一九九七年,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被殖民侵占的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而區政府經國務院批準,改建為z市。
    而黃小昆也上完初三,參加了中考,到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拆點。
    黃小昆的轉折點也是聯合中學的轉拆點,經市教育局研究決定,決定拆除聯合中學,以後所有聯合村的初中生都要去鎮裏讀書。
    聯合中學拆除之後,原有教學用房和聯合小學合並,並拆除危險建築,重修主教學樓。
    消息傳到下聯合工程隊的耳中,楊家兄弟立刻找黃昌文商議,要把這個工程拿到手,他們已經不甘於小打小鬧,必須擴大規模,進一步提升下聯合村民的人均收入。
    此時聯合村支兩委領頭人依舊是汪財狗和梁小健,可以說都是自己人,加上自身的實力,這事嚴然是十拿九穩。
    但如此大的工程,其他肯定有人會叮上,就怕教育局會指派工程隊,所以必須早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