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確立主道途
字數:4667 加入書籤
收獲地辰乃是意外之喜,度過成劫真正的好處卻是道痕變化以及雲土擴張。
按照正常的邏輯,是道痕滿足具體數額才會招來災劫。
比如六轉成劫,需要雲仙積累道痕三十萬之數,有城民耕耘、拆解他人道寶等等手段可以提升道痕。
但那耗費的時間太過漫長了。
很多雲仙年紀不大便是七轉,是因為他們走上了另外一條路。
主道途法理感悟。
隻要感悟達到境界上限,便會在道痕不足數的情況下提前引來成住壞空四劫。
柳尋就是這個情況。
度過劫數後,不夠數的道痕會彌增至當前最大數額。
道痕的作用自不必多說,一來可以穩固仙庭,二來能夠增強道途手段威能。
柳尋看著密密麻麻卻離填滿仙庭遙遙無期的姻緣道痕,不禁回憶起前世種種。
黃泉道縱使再有天賦,也難用這種先感悟後彌補道痕的法子,唯一的捷徑就是吞其它黃泉雲仙。
腦海中閃過外道情況,柳尋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開創新道途後,這外道道痕依附在哪裏?
柳尋細細察探仙庭,發現在姻緣道痕縫隙內星星點點摻雜了一些外道道痕。
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那裏麵竟還有第二種道痕。
尤其是仙庭穹頂被星辰照耀得看不見的地方,更是外道道痕密布。
連道痕都繼承了外道不起眼的特征嗎?
柳尋略數其數量,發現外道道痕不知不覺早已反超了姻緣道痕。
看來是自己這段時間忽視了仙庭成長,連最基本的道痕增長都給忽略了。
柳尋也是第一次經曆兩種道途的提升,便以問柳詢問其詳細情況。
答案是有主副之分。
主道途先行度過劫數,副道途則在渡劫後被帶上去,無需重新度劫,隻慢慢增長道痕就行。
感受著反超姻緣道途的外道法理,柳尋皺眉,自己這是本末倒置了,竟以姻緣法理迎來劫數,若是主觀用外道作為引劫之道,豈不是早就引來成劫了?
糊塗,好在及時醒悟了過來。
現在以外道為主劫之道也不遲。
這就是吃了沒有經驗的虧。
想前世時早早舍棄了金道、才道,登仙後一門心思撲在黃泉道上,又沒有係統經過山門教導,一些修行經驗散修需要摸索很久才能知曉。
柳尋幹脆定下每個境界都以問柳查詢的思路,免得再走這樣的彎路。
前世的自己不清楚修行細則,總有一些時間線上的自己知道吧。
問柳還告訴柳尋,主副道途的確立,除了主觀意識的更換外,還需在六轉成劫前就定好基調,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外道道痕一直超過姻緣道痕,這樣外道為主的基調就自行確定了。
外道乃自身開創的道途,再怎麽樣也比姻緣道更受柳尋青睞。
現在六轉成劫已過,看似沒了任何辦法解決此事。
重置時間也已經過了,但他還有辦法。
外道第五。
柳尋將自身狀態恢複到了度成劫之前,地辰【不將】隨之熄滅,時間不變,成劫之前的狀態卻覆蓋了那一點偏差。
柳尋強行封鎖姻緣法理,而將外道法理迎向再度冒出來的成劫。
這次的成劫比之前結束得還要快,幾乎是瞬息的功夫,地辰【不將】再度點亮,【黑洞災】立時被破,但奇怪的是,柳尋丁點道痕都沒有再增加。
看來外道是薅不了災劫的羊毛了。
但問題來了,柳尋現在等同於白白度過一次災劫,卻隻收獲了災劫帶來的災雲。
道痕還是沒度成劫前那麽多!
柳尋心神一動,外道第五再次出現,不過這一次他卻嚐試隻讓過去部分狀態出現在自己身體上。
仙庭內壁上再度浮現密密麻麻的姻緣道痕與外道道痕!
成功了!
柳尋感悟此時的主道途,的確成了外道,並且道痕數目又回來了!
如此一來既糾正了道途主副偏差,又繼承了出現偏差時的道痕數,堪稱兩全其美。
若不是外道第五,柳尋就隻能放棄死守著姻緣主道,在以後七轉或者八轉時就卡在了某個境界上不得寸進。
外道雖然暫時淺薄,但柳尋看不到它的極限,所以外道為主道才是最適合他的。
姻緣雖好,終究非自己所創啊。
在經曆了神人獵道後,柳尋更是明白一點。
走他人走過的路,不如走自己的道路。
他的對手乃是神人,光憑姻緣道,柳尋是沒什麽信心的。
解決了主道途偏差的問題,柳尋看向了成劫過後留下的那些災雲。
雲的種類除了每個雲仙境界伴生的之外,還有災雲等等。
度劫增長道痕,道痕反哺仙庭導致仙庭擴增,卻也不會舍下雲城根基。
因此成住壞空四劫後,雲土增長也是必得的福利。
隻需將那灰色災雲融入雲城,雲土麵積會飛速增長,比之母氣效果更好。
柳尋視線內,災雲觸碰到白色雲土,原本灰色迅速淡化,眨眼就變成了白色。
雲土麵積再度擴大,竟直接達到了千裏方圓。
一次成劫就遠遠超過了往日在雲土上花費的所有功夫,這就是度劫的好處。
蠡看著瞬息擴增的雲土,饒是他氣度沉穩,也不禁瞠目結舌。
前次還覺得雲城擴張了一次,已經算是能撐過一段時日了。
沒想到現在雲土又增加了那麽多,一座雲城如何能夠覆蓋得了那麽大麵積?
看來周邊聚落得升升級變成小城鎮了,否則難以向外繼續輻射。
主城早已經在向外擴增,連外城區都有了一些輪廓,現在因為雲土增長迅速,又得打散漸有雛形的外城區,重新規劃才行。
蠡作為主城城主,掌握調動雲城資源,等主城擴建好,外麵的城鎮乃至分城也會安排竅神武者執掌。
到時派去的多半是一些具有管理才能的竅神城民。
成劫解決了雲土匱乏的問題,卻又帶來了新的問題。
城民不夠了。
那麽大麵積的雲土,總得有足夠多的城民開墾才行。
柳尋溝通道天,在幾個雲仙手中收購了一些未開化的野民群落,將他們放到仙庭內,由人辰【誨人】光輝播撒,再由專門的禮部職司來教化他們。
早年間柳尋就在雲城中頒布了三類九品製。
文武雜三類,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蠡主持內政,憑借功勞也不過才是文類三品,還有提升的空間。
武類以賁最高,為四品。
武類地位提升那麽慢,是因為仙庭中缺少戰事,不像登仙前那般經常雲城鬥戰。
如今城民武者的發展方向都在天墟,真要按功績來論也不好說。
不過柳尋開設三類九品製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分配資源。
那些資質差的在三類九品製下若是功勞足夠,也能獲得資源。
柳尋看完雲城中的事務進展,腦海中將得自陰陽魚器的法理整理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