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趙禹第一年

字數:4619   加入書籤

A+A-


    禹國有了新的國主,自然也是一番新的氣象,趙禹自從登基繼位以來,他的所作所為也是極有章法。

    很多事情上沒有操之過急,想著一口氣直接把事情做到位,而是徐徐圖之,做好了先期的安排之後,然後慢慢地推進,所以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對於新任國主的能力,自然是越來越信任了。

    趙禹繼位之後一個月,原本有些不太穩定的局勢,開始趨於穩定,各地的戰火也慢慢的少了。

    緊接著,對於仁王的葬禮,也重新提上日程,不過根據傳回來的消息,仁王和王妃的屍體,現在都已經不複存在了,就連兩人最後所在的地方,如今也消失於虛無,連帶著那些小國的國主,他們死後也是屍體無存。

    最終,在滿朝文武的建議下,趙禹決定在禹國國都,建立一個衣冠塚,另外葬禮的規模也減小了很多,同時,在仁王和王妃屍體消失的地方,又重新建立了一個陵寢,也算是有個念想。

    這件事情就這麽比較低調的處理完了,總的來說,也沒有引起任何的反彈,反倒讓知道消息的人,對於趙禹的決定,心中又有不少的讚譽。

    安排好仁王的葬禮之後,趙禹就開始和滿朝文武一起,詳細的統計這次有功之臣的功績,準備開始論功行賞。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這一次有功之臣太多了,對於個人的賞賜,都要仔細地進行斟酌,同時要賞賜些什麽,也需要提前準備好,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滿意,但起碼要讓大多數人都挑不出毛病來。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趙禹繼位之後的第四個月,禹國國都又舉行了一次大典,開始了對這些有功之臣進行封賞。

    這次禹國戰勝齊國,而且剿滅了諸多小國,論功行賞的頭功給了李勝,賞賜非常的豐厚,封地、賜爵、加上一些實質性的財物,讓很多人都感到羨慕。

    同時還有一大批的武將,也獲得了很多高的賞賜,一個個基本上也都滿意,最後文官之中,也有不少獲得賞賜的,就連鄒橫這個如今的國師,也獲得了一些有象征意義的東西,作為對他功勞的賞賜。

    說起來對於鄒橫的賞賜,是略微有些不夠的,可奈何整個禹國之中,對於鄒橫有用的東西,以他如今的身份,自己就可以隨意地拿來用,根本就不需要特意的賞賜。

    在這場犒賞結束之後,意味著之前的戰爭徹底的結束了,接下來重點就放到對於國家的治理上。

    如今禹國的地盤擴大了,那些新增的土地,正是經過戰火之後,需要重建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很多能夠主持大局的人才,光憑借禹國的人才,那肯定是不夠的。

    於是,在趙禹繼位六個月之後,開始了對於原本齊國和那些小國的人才的提拔,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上百名人才被各地推薦了上來,這些人被送到了國都,經過趙禹的考校之後,委派了不同的職務,一部分人留在了國都,另一部分人則是被分往了各地。

    在這些人上任之後,有一部分人很快就嶄露頭角,而因為他們做得不錯的關係,讓提拔他們的趙禹,也開始在如今的禹國之中,有了更高的聲望。

    那些剛剛融入到禹國的人,在聽到原本屬於自己國家的人,如今已經成為了禹國朝廷的高官,他們開始發自內心的相信,如今的禹國,已經真正的接納了他們。

    趙禹繼位後九個月,這段時間主要就是對於一部分百姓的安置。

    在曆經戰火之後,有些城池,已經不適合人再生活了,沒有了重建的價值,原本生活在那裏的百姓,就需要遷移到別的地方去。

    要做這件事情並不簡單,不能一味的強製別人離開故土,一定要進行合理妥善的安置,為此,禹國的朝堂上,對於一些城池做了新的規劃,然後才開始做這件事情。

    而也就是這段時間,如今也融入到禹國的原本百工國眾人,他們開始嶄露頭角。

    憑借著百工國人在各行各業出色的技藝,他們成了很多城市都歡迎的人,許多的城池,甚至願意邀請一位這一方麵技藝超群的人,來到城市之中定居,給出豐厚的報酬,因為不管哪個行業隻要做好了,對於一座城池來說,都將有著很大的好處。

    相比起逐漸嶄露頭角的原本百工國的人,五靈國的眾人,情況似乎就差了一些。

    作為原本的國主的藍淩霄,如今已經來到了禹國的國都生活,據說日子過得頗為頹廢,基本上很少出門,來到國都之後,也隻和鄒橫見了一次而已。

    五靈國的那些百姓,他們總共被分到了四處城池暫時安置,以後如果他們想去他地方生活,就隻能自己去了。

    鄒橫也在這段時間中,跑了一趟齊國的邊境,又去看了一下邊境外那灰黑色的迷霧的邪異,當他到達之後發現,那灰黑色的迷霧,依然沒有任何擴散的跡象,不過灰黑色的迷霧中,那原本黑色的河流,似乎積攢的更多了,鄒橫出手試探了一下,發現了迷霧之中,似乎已經積蓄滿了黑色的河水。

    原本布置的消耗迷霧力量的手段,並沒有起到多大的效果,反倒是讓邪異在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變得更強了。

    鄒橫見到情況如此,也沒有輕舉妄動,而是開始安排周圍離得比較近的百姓,向著其他的地方遷移,他準備在周圍沒有人了之後,在嚐試下看看能否解決掉迷霧邪異,還有那黑色的河水。

    轉眼之間,趙禹繼位就滿了一年時間,這一年時間之中,禹國的發展,可謂是蒸蒸日上,朝堂之上多了不少新的麵孔,四處也都在重建,一些原本屬於其他國家的貨物,如今通過商人在整個國家之中流通,價錢似乎還比以前便宜了一些,讓禹國的百姓感到非常高興,對於趙禹的讚美之聲也變得更多了。

    趙禹這個國主的所作所為,和他的父親仁王在位的時候,兩人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施政,讓禹國百姓真正的放鬆下來,對於未來的生活有了新的期盼,國家也有了新的發展。

    於是在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朝堂上有大臣開始提議,應該給國主安排一門婚事了,畢竟作為一國國主,繼位已經一年了,也贏得了百姓和官員的信任,這時候還沒有成婚,就成了大家很關心的問題。

    而這件事情,也成了趙禹執政一年期滿時,禹國發生的最後一件大事。

    在趙禹點頭之後,國主要成婚的消息,立刻就傳遍了整個禹國,於是接下來,這件事情成為了禹國百姓上下都關注的事情。

    所有人都在想著,什麽樣的女子,能夠成為國主的妻子,對於原本的禹國百姓來說,他們想著是能夠有一位賢良淑德,品貌俱佳,身份也配得上的女子,來成為自己國主的妻子,可對於那些剛剛成為禹國百姓的人來說,他們則是希望有一個和他們身份類似的,也剛剛成為禹國人的女子,能夠成為國主的妻子。

    於是在年終之際,禹國的文武大臣,往王宮裏跑的次數就多了很多,大部分人在進去的時候,身上都帶著畫像,結果趙禹在短短十幾天之中,看到了幾百幅美女的畫像,甚至還親自見到了其中的十幾個。

    最終搞得他沒辦法,還跑到鄒橫的國師府,將這件事情向鄒橫抱怨了一下。

    不過,趙禹現在也的確到了成婚的年齡,在看過了不少的畫像之後,最終還是選出了一些身份、樣貌、品行等各方麵都不錯的女子,準備接下來見麵,從中選出一位他所喜歡的。

    國師府中,鄒橫皺著眉頭從小空間之中出來,似乎是遇到了什麽難題,眼神顯得沒有焦距。

    在這過去的一年時間之中,鄒橫已經基本上適應了國師的這個身份,對於國師府的小空間之中的那些珍藏,鄒橫也都基本看了一遍。

    原本在那個小空間之中,一共收藏著四門道術,可後來隨著打敗齊國的戰利品送來,鄒橫又收獲了兩門道術,所以如今國師府之中,總共有了六門道術。

    其實打敗了齊國和那些小國,能夠收獲的道術絕對不隻是兩門,隻不過一些珍貴的,又體積比較小的東西,別人在逃走的時候,當然會將其順手拿走了,所以暫時也就隻收獲了兩門新的道術。

    至於其他的小術或者法術級別的術法,這些收獲也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在過去的一年裏,鄒橫覺得自己受益匪淺,如果不是怕貪多嚼不爛,鄒橫都想要修行第三門道術了。

    “這構建小空間之法,需要掌握的一些相關術法倒也罷了,可這構建出來的空間的大小,卻和我之前的想法相差甚遠,恐怕不能如我所想的那樣,用來對付迷霧邪異,而我所掌握的其他手段,也未必能夠將迷霧和黑水徹底的分開,實在不行,就真的隻能用笨辦法了,另外一個靈幻欲界,我研究了這麽久,既然不得其門而入!”鄒橫皺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