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論文

字數:3698   加入書籤

A+A-




    少年一副後悔加無奈的模樣,讓本來信了幾分的眾僧,不由再次懷疑起來。不過想想方丈所說,連虛空大陣都啟動了,那這少年確實有很大可能是從南宋國過來的,當然,也不排除少年是在迷惑大家。

    阿彌陀佛,既然少俠自稱南宋國少林弟子,不知道有沒有攜帶南宋少林的物件,能否讓貧僧一觀!”

    啟動虛空大陣,付出的代價肯定不下,如果少年說的是真的,那南宋國少林寺絕對不會無緣無故送這麽一個少年過來,想探知少年的目的,玄慈還是想要先確定一下少年的身份再說。

    這個···”上下摸了摸身上,黃昏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說道:“來的時候太過於匆忙,物件這東西,銅錢算不算!”

    見少年真的掏出幾枚銅錢,玄慈立馬搖搖頭,道:“是能證明你來自少林的物件!”

    呃,這個好像真沒有!”確實沒帶什麽物件,黃昏道。

    既然沒有信物···”眉頭一皺,玄慈又是說道:“那不知有沒有南宋國少林高僧的書信!”

    哈哈!”聳聳肩,攤了攤手,黃昏隱去臉上的尷尬,重新恢複了那股懶洋洋,道:“這個,也沒有!”

    沒有信物,貧僧如何相信少俠說的,是真是假!”苦笑的搖搖頭,玄慈無奈道:“貧僧又如何相信少俠的身份,真的是從南宋國少林而來!”

    這個,在好像還真什麽好辦法證明在下的來處!”

    我去,這又不是現實,有身份證,這是遊戲,自己反正不能帶玄慈回南宋國看看,麵對玄慈的發問,少年隻能做出一副你不信我也沒有辦法的模樣。

    少年的身份無法證明,那少年所來的目的,自然無法確切探知,玄慈玄難幾僧見少年隨意坐到殿中,擺出一副你們看著辦的樣子,低聲商量了一番之後,才是想到一個測試少年的辦法。

    少俠既然自稱是從南宋國少林而來,身為少林弟子,想來對我佛經義,應該略有涉及!”想不到什麽好辦法,又不可能把這個不知敵我的少年放走,玄慈隻能說出幾僧商量的辦法,向少年詢問道。

    別看這群和尚各個慈眉善目的,可是至少黃昏一旦解釋不出自己為了什麽會憑空砸到少林,雖說不會出現什麽生命危險,但是想來暫時失去自由,肯定避免不了,沒辦法,誰讓拳頭沒人強呢!

    略懂略懂!”想通這一點,黃昏點點頭,道。

    那少俠都讀過那些經文!”玄慈又問。

    這個···”摸了摸下巴,黃昏皺著眉頭想了想。

    看到少年為難的模樣,眾僧還以為少年編不下去了,玄難正要對少年發飆,卻見少年苦惱的數了一下手指,然後甩甩手,不確定的說道:“我讀過的佛經太多了,記不太清,好像有上千卷了吧!”

    一句話說完,滿堂皆驚。當然,眾僧驚過之後,嘴角都掛上了一絲不屑。

    一個看起來不過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居然感說自己熟讀上千卷佛經,這玩笑開大了吧,要知道自己等人修佛十數年乃至數十年,真正熟讀並且能夠背默的佛經不過百餘卷,這年輕人說大話也要有個限度,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少俠是熟讀上千品,還是上千卷!”肯定不會相信這少年的話,玄慈確認道。

    玄慈師伯沒聽錯,在下說的是上千卷,而且還不止哦!”衝玄慈擠眉弄眼一下,黃昏笑道:“如果不信的話,玄慈師伯盡管提問,或許說對於經文的理解,在下因為年紀的限製了解不深,可是對經文,在下還是頌默不少!”

    那貧僧就倚老賣老,問上幾問!”玄慈道。

    玄慈師伯請講!”一伸手,黃昏自信滿滿的說道。

    猶如蓮花不著水!”想了一下,玄慈問。

    亦如日月不住空!”玄慈的話剛落音,少年立馬就是順出了下一句。

    不錯!”不管少年是否是少林弟子,能在這種情況下毫無拘泥的答出第一問,玄慈對少年的態度還是有不小的改觀,點點頭,玄慈繼續問道:“往西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接下玄慈的第二問,少年好像並不滿意問題的難度,笑道:“玄慈師伯,兩問皆是出自《華嚴經》,太簡單,換一部吧!”

    好猖狂的小子!”看到少年有恃無恐的模樣,玄難忍不住道。

    以貧僧看,這少年是胸有成竹,才能說出這番話!”玄寂卻是笑眯眯的看著少年,微微點頭。

    佛前有花,名曰曇花···”順著少年的意思,玄難也想看看少年到底有多少本事,問道。

    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刹那芳華!”少年答。

    念起即斷,念起不隨···”玄慈問。

    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少年答。

    由心聲故,種種法生···”

    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

    隨著玄慈方丈不停的發問,以及少年如流的對答,殿內眾僧的表情由剛開始的不屑和嘲弄,一點點變的正式,再到後來的震驚。

    眾僧很難相信,坐在大家前麵的是一名少年,一個不過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怎麽可能會誦讀背下這麽多卷佛經。更甚至,往往玄慈方丈前句話未落音,少年已經答出了下語,這已經不是背回這麽簡單,少年的這種表現,可是說是將這些佛經全部嚼爛在肚子中。

    見識了少年這般變態的學佛功底,想想之前對少年的輕視,再想想自己本來對自身佛學修為的沾沾自喜,不少僧人都是雙手合十,臉上閃過絲絲羞愧。

    大殿門前,一個角落裏,跟著黃昏進來的年輕僧人,望著和方丈師伯祖論佛,一副風輕雲淡的少年,眼中不由浮現一縷縷崇敬的神色,心中呢喃。

    一名老僧,一個少年,一人問,一人答,兩人就是這般,一刻不停,暢遊於佛經的海洋,從《華嚴經》到《法華經》,從《金剛經》到《楞嚴經》,一部部佛經典籍中的經文被兩人誦出,一縷縷禪味,在大殿之中慢慢流轉,襯托著莊嚴肅穆的佛像,讓整個大殿,顯露出一份明淨琉璃。

    雖自性清淨,客塵所覆···”

    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雙手合十,少年麵帶虔誠的回答道。

    阿彌陀佛!”隨著一聲佛號的輕歎,衝著少年滿意點點頭,玄慈為這次簡單的論佛,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