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章 華夏獎

字數:3332   加入書籤

A+A-




    隨著劉氏商會在百樹縣的建廠投資成功,百樹縣在短短的時間內從原先來的一個與世隔絕的小縣城一躍成為天同市第一縣,甚至是整個山西的第一縣城。

    百樹縣當年便實現了全縣人口脫貧,縣政府得稅收上來了之後,接下來各種基礎設施也開始建設跟上,自來水,全縣水泥路,郵局,電報局,銀行分行的建立,中小學,華夏超市等等。

    短短的一年時間百樹縣便已經是脫胎換骨,劉氏商會的家具賣場也在山西境內開設了一家又一家,不過由於去生產工廠就在山西境內,原來在直隸省的一些老對手紛紛被打趴下了。

    而歐陽家則是由於土地入了工廠三成的股份,也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富戶,如今歐陽清風出門一律是小汽車代步,住的地方早就搬到天同市的別墅裏麵。

    百樹縣這樣成功的案例當然是被商未央拿出來大書特書華夏經濟報更是號召直隸省的商會走出去,搶占先機。

    就這樣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品牌便這樣誕生了,而這些品牌除了國營商會外,幾乎全部都是忠實人才的商會,別的不說大學生所占比例最低也是百分之四十,甚至其中比例最高的華為商會,大學生占比已經高達百分之七十。

    華為商會的會長任小非甚至立下豪言,十年之內要做到百分九十九的大學生占有率。

    華夏帝國和其他三大帝國的氛圍越來越不相同,月顯得越來越更不入,原因很簡單,在其他三大帝國人們崇尚的是強者,而在華夏帝國人們則是崇尚科學。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其他國家最富有的那一群人肯定是王公貴族和高階修士,而在華夏帝國最富有的人則是科學家和學者。

    由於有著專利保護製度,往往科學研究院一個專利就夠吃一輩子,這裏說的一輩子可不是凡人壽命的幾十年,現在華夏帝國的平均修為已經是連氣境九品,平均壽命往往是百年以上,也就是說搞一個發明,往往就能坐吃山空百年。

    而學者則是擁有者不亞於科學家的待遇,寫書,寫歌,繪畫,研究學問這些都是受人尊敬的高端工作。

    甚至商未央還設定了一個華夏獎,皆在表彰對整個人類社會擁有巨大貢獻的人類,有點類似於前世的諾貝爾獎,不過不同的是,商未央設置的獎金絕對不會讓獲獎者出現買不起房的尷尬,每一名獲獎者的獎金全部都是統一的一億人民幣。

    折合成金幣的話就是二十億,毫無疑問這筆錢放在哪裏都是一筆巨款。

    “今年的華夏獎你覺得誰能拔得頭籌?”在生物研究中心商未央笑著對王陸說道。

    “這我哪裏知道,委員會自己會評選,不過選來選去就那幾個地方,不是科學研究院就是材料研究院,要不就是真理大學實驗室,總之肯定不會是我們生物研究中心和X實驗室。”

    “嗬嗬,幹嘛這麽沒有信息,連中兩次也不是不可能啊。”

    “我又不缺吃不缺喝的,你還能少了我們的研究經費不成?上一次讓你小子坑了,說是給我送大禮,結果現在我出去喝個豆腐腦都能被人認出來,生活一下子無趣了很多啊。”

    這件事還要從一年前第一屆華夏獎說起,由於是第一屆,所以選出來的人必須要服眾,說白了鼻血是給華夏帝國有過重大貢獻的,王陸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商未央推出去的。

    畢竟築基液和之後研發的能量液對於華夏帝國普及修煉起到了至關總要的作用,把王陸拉出來的一個華夏獎完全不過分。

    於是進過華夏日報,華夏經濟報,直隸周刊等媒體狂轟亂炸的宣傳後,王陸火了,火的一塌糊塗,甚至小學老師教學的時候都會說:“好好學習,將來像王陸大人一樣。不僅揚名立萬,而且還有一億的獎金。”

    顯然一億獎金吸引眼球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其他獲獎者也有一億獎金,可是誰讓築基液那麽有名呢?隻要在華夏帝國是個人都知道築基液的重要性。

    在加上媒體的超高曝光度,王陸想不火都難。這才有啦剛才王陸抱怨吃個豆腐腦都能被人認出來。

    商未央和王陸的閑聊並不能影響到華夏獎委員會的決定,畢竟王陸隻是主攻生物,而商未央現在則是陣法大家,穿越來的優勢已經在這些年通過教育,慢慢的快要磨平了。

    所以如此重要的獎項除了第一屆考慮政治因素,插手了意外,隨後商未央便全權的把全力下方到評委委員會。

    評委委員會的成員全部都是華夏帝國各各頂尖大學的學者,要不是他們研究的東西太過前沿,還沒有出成果,他們也是有資格獲獎的。

    而現在評委委員會經過了長達一年的時間評審,終於在開獎的前一天把獲獎者名單確定了下來。

    頒獎當天,可謂是萬眾矚目,不僅華夏市的名流和大富豪大學者全部出席捧場,就連總理大臣張誌平也親自擔當頒獎嘉賓。

    現在放置了多架水靈力攝影機和錄音設備,今天過後,現場的畫麵想回經過拷貝流往整個華夏帝國,甚至其他三個帝國的皇室都會派人偷偷購買。

    首先揭曉的是華夏文學獎,獲獎者是華夏帝國的大學者周曉生,他模仿商未央的寫作手法寫的小說《鋼鐵之心》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自我學習和約束,從一個普通的農民成了了華夏煉鋼廠的勞模骨幹的故事。

    故事當然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在這個文言文橫行的年代,出了商未央曾經在報紙上連載的小說搭夥成功外,周曉生的《鋼鐵之心》是唯一個銷量超過商未央小說的書,就連商未央看了也忍不住讚歎。

    《鋼鐵之心》的故事可以說是激勵了無數的華夏人,讓其明白勞動和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周曉生獲得華夏文學獎實至名歸。

    文學獎頒發完了之後,加下來便是要頒發一些學術獎項,其中生物,化學,物理這是三大最讓人關注的獎項。

    而其中物理獎的頒獎嘉賓則是今天出席的總理大臣張誌平,可見今年的物理獎得住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然而當所有獎項頒發完畢之後,輪到物理獎的時候,獲獎人的名字卻讓人大吃一驚,吃驚的原因很簡單,此人居然不是民營商會的研究院,並不是人們設想的政府研究機構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