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備戰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A+A-




    一名光複軍看守慢悠悠的走過來,用腳踢了踢浦霖肥碩的身軀,見沒什麽動靜,便冷漠的吩咐一旁的兩個俘虜道:“拖下去埋了!”

    ※※※

    襄陽扼守湖廣的北大門,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四通八達,距離荊州城和武昌城都很近,而且水陸路都很便捷。因此,光複軍占據襄陽城必定會引來湖廣的清軍傾巢而來。

    為防有失,昨晚軍事會議上,李克青已與手下的將領、官員講得很明白,立即加強襄陽城防和水麵防禦,準備在襄陽府與清軍來個正麵作戰,消滅清軍有生力量。

    隻要清軍在堅城之下損失慘重,拖住湖廣清軍的有生力量。相信會給其他各部義軍如“混元總教師”劉之協部、“聖姑”韓冰兒、宋之清部,還有“混元小明王”樊學明、高均德部創造有利機會,讓這股白蓮教起義風**的更加猛烈,動搖滿清統治的根基。

    而他李克青甘願為此充當這個誘餌,以襄陽堅城吸引清軍主力,為友軍創造機會。

    諸將對李克青的想法均無異議,不管文官還是武將,都很清楚憑借堅城肯定比於清軍野戰更劃算。

    光複軍的騎兵目前隻有五百,而且新兵很多,能攻破襄陽完全是出奇製勝和城內守軍戰力不強所致。

    若是荊州和武昌的清軍主力來攻打,還有清軍大量騎兵,出城野戰隻怕凶多吉少。

    就在昨日,留守在劉灣村的光複軍後營家眷和穀城家眷和軍隊全數撤進襄陽城,而且李克青命令光複軍士兵在整個襄陽府城內城外征集糧草,許多富戶因此遭了殃,被迫獻出家中大半糧草和金銀,為此丟了性命的“鐵公雞”也不在少數。

    憑襄陽堅城,囤積糧草,多備滾木、礌石、多加熬製金汁,將清軍火器庫中的老舊鳥銃、火炮一應修複後上城。

    為了鼓舞士氣,李克青特意將這次攻占襄陽府所得金銀犒賞有功將士,並吩咐給各營輪流放假,讓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

    城頭上光複軍忙於準備各種守城器械時,襄陽城內也同樣沒歇著。

    在守城的準備工作基本完工之後,李克青下令將俘虜的清軍及城中差役、被俘的青壯中“改造”合格,通過審核的盡數充軍。

    對待這些清軍俘虜和被俘的青壯不論是否願意,全部剪了辮子,為保證這些人沒有退路,李克青將這些新加入的清軍俘虜和青壯的家眷全部充入光複軍後營,隨同大軍一同行動。

    除此之外,李克青還特地在城中設立招兵點,給予優厚待遇,其中全家管飽,每月有餉銀,對於一些生活艱難,饑寒交迫的下層平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葉文泰本就是知縣出身,擅於治理地方,李克青特意任命其為襄陽知府,暫行襄陽府事。

    唐延敬與汪和同分別暫時代理襄陽府同知、襄陽府通判的職責,協助葉文泰處理各項事務。

    在三人管理下,整個襄陽府的各項事務倒也安排得緊緊有條,有條不紊,使得光複軍不必抽調人手充任後勤。

    自從升任了襄陽知府一職,葉文泰幹的非常盡心盡責。

    汪和同得了個襄陽通判,自己也不知道是喜還是憂,直接從舉人變成了六品通判,算是跳了好幾級,還免了科舉。不過這官卻是光複軍的官,在其他人眼裏根本不算正統,隻能是“偽官”,未來生死未知。

    不過,他本就是因“反詩”而入獄被判了死罪的囚犯,若不是李克青恐怕早就人頭落地了,現在不僅能活命,還在軍中做了官,救命以及知遇之恩無以為報,既然做了官,不管是“真官”也好,“偽官”也好,那就要對得起這頂官帽子。

    至於到底要在襄陽府堅守多久,李克青打算最少也要三個月以上,襄陽府人口眾多,要堅守三個月以上糧食可不能少。

    好在,糧食這一塊,因為剛剛收了夏糧,襄陽城中甚多,這麽多的糧食,再加上這幾月又相繼從富戶中收繳了不少,又從襄陽府附近的縣鄉收集了許多,也足夠保證光複軍能在襄陽府堅守半年以上。

    據線報來報,這次湖廣清軍傾巢而出,光是正規清軍綠營精銳就又兩萬餘人,還有荊州八旗馬甲三千多,湖北主力清軍可謂抽調一空。

    若是清軍在襄陽城下碰了壁,則勢必要從其他府擠出一些兵來,包括湖南的清軍也有可能動身。若調其他地方的兵,則劉之協、樊學明、聖姑等境內的起義軍肯定會有所查覺,最後的結果就是給其他義軍鑽了空子,趁機發展壯大的機會,一旦整個湖北遍地開花,那可就不得了。

    因此,為了和其餘義軍做好配合,聯絡其他的起義軍力量很有必要。

    估計這些時日來,光複軍攻克襄陽城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湖北了吧!派出的使者估摸著也到了其餘各支義軍首領那裏了,希望他們能利用這次機會大展身手。

    忽然,一個青春秀麗的臉龐出現在李克青的腦海中,自言自語道:“不知道聖姑他們現在怎麽樣了!”

    德安府隨縣縣城,聖姑韓冰兒、宋之清率領的義軍出其不意攻入了縣城,攻占隨縣之後,整個鄂東北大洪山、桐柏山地區都被義軍控製,無數白蓮教教徒、破產農民、流民等紛紛來投,義軍人數也很快發展到兩萬多人。

    此時,在隨縣的一處大宅院中,聖姑韓冰兒、軍師宋之清正在院內接見光複軍的使者沈浩。

    沈浩是李克清的親小舅子,能言善辯,曾考取過秀才功名,且為人正直。

    於是便被李克青委派去聖姑韓冰兒的義軍所在的德安府一帶,與聖姑所領導的義軍加強聯絡,並在適當的時候幫助義軍出謀劃策,參謀軍務。

    “兩年未見,李大哥最近可還好?”

    韓冰兒見到沈浩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現下軍務,而是問起了李克青近況如何。

    “大將軍現在有兩位夫人照顧大將軍的起居,除了處理政務上累一些外,其他各方麵倒還挺好。”

    沈浩也沒想那麽多,徑直實話實說。

    “噢...,有二位嫂嫂照料,那我就放心了。”依稀回憶起當年李克青的音容,韓冰兒胸前的那顆小心髒跳動不已,不由臉也紅了大半。

    不過韓冰兒作為義軍的首領,這幾年也得到了不少曆練,見沈浩和宋之清在場,旋即臉色便恢複如常,“不知沈兄此番前來,所謂何事?”

    “敢問二位知不知道,襄陽府已經被我家大將軍給攻占了?”

    “此事當真?”

    宋之清聞言驚道:“前幾日陸陸續續聽聞襄陽城被光複軍攻占,咱們還以為是謠言而已。沒想到這襄陽城還真被李天師給占了。”

    “不錯,我軍出其不意,大破清兵與江上,斬首三千,活捉襄陽知府及以下官員數十人,把總以上清兵將校五十多人,清軍俘虜五千餘人。”

    對於自家的戰績,沈浩頗為自豪。

    “此番,大將軍派我前來二位處,主要是為了聯絡各路義軍,共抗滿清。”

    頓了頓,沈浩從懷中摸出一封信件道:“這裏有我家將軍的親筆信,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繳獲清軍的鳥銃、大炮、藥子、刀槍、鎧甲等一並贈予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