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想法和問題

字數:4174   加入書籤

A+A-




    聽完楊振興的說明,楊興盛一點也沒感到意外。

    他跟自己孫子一樣,知道把書借出去,多少肯定會出那麽一點事情,心裏早就預料到了。

    老人想了一下,沒有說別的,而是詢問起了楊振興的想法。

    “那你覺得這件事兒怎麽處理最好?”

    來的路上,楊振興已經想了好幾種解決辦法。

    他沒有猶豫,直接說道“我覺得別的辦法都沒嘛效果,咱們直接捐給故宮博物院得了。

    老祖宗從宮裏帶出來的書,現在再送回去,算是‘物歸原主’,也省的老讓人惦記。”

    觀察了一下爺爺的表情,發現爺爺沒有生氣。

    心裏有了底,他繼續說道“現在湯教授嘴禿嚕瓢說出去了,誰也不敢保證怹那倆朋友,回頭跟其他人聊天兒的時候會不會嘴瓢。

    咱們把東西直接捐了,不用繼續擔心一直被人惦記,想研究自己去跟博物院掰扯去。

    湯教授那邊兒欠不欠咱們人情無所謂,至少博物院那邊兒不但會表彰咱們家,給咱們頒獎,而且對方以後也得念這個情。”

    楊興盛滿意的點點頭,說道“行,就按你說的辦吧!要是一般書放家裏,倒是無所謂。

    既然是現在唯一的完整孤本,繼續放家裏就不合適了,咱家沒那麽大氣運能鎮住。

    萬一哪天保管不當出現損壞,這個責任咱們可擔不起!”

    聽自己爺爺這麽說,楊振興立馬明白了,原來老人早在知道了孤本價值以後,心裏就已經起了捐出去的想法。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裏麵的水太深,他們楊家把握不住’。

    想到自家後院裏還有那麽多古董文物,楊振興又建議道“爺爺,我打算過一陣子跟段上打聲招呼,把咱們後院兒重新收拾一下。

    回頭請教幾個內行,看看那些古董怎麽保存最好,把屋裏整理一遍,外麵也換上現在那種帶密碼的防盜門。

    您覺得怎麽樣?”

    楊興盛翹了翹眉毛,說道“你這樣做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明擺著告訴別人家裏後院兒有寶貝。

    既然要拾到,那就整個院兒所有屋都拾到一遍。

    咱們隻翻修屋裏頭,外麵兒建築不動,段上應該不會拒絕咱們的申請。

    就是那些物件兒動起來麻煩,屆時候屋裏屋外都是人,沒地兒放。”

    “這事兒回頭我安排,不行就先放園園那邊兒,新買的房子有個挺大的地下室,裏頭沒多少東西,放這些物件兒足夠了。

    屆時候先在家提前買點兒木頭箱子和沙子什麽的,封起來,也不用擔心磕了碰了。”

    楊興盛點點頭,說道“行,你自己看著辦吧,屆時候提前告兒我一聲。”

    他話鋒一轉,又問道“來年你人大穩不穩?這次光捐那幾卷書夠不夠?不行咱們再多添點兒一塊兒捐出去。

    這樣回頭你的名額也能更穩一些。”

    “沒必要爺爺。”

    楊振興開始給老人分析情況。

    “之所以提名我,是因為公司這些年一直都在做慈善,不光蓋小學,還建設援助了不少孤兒院、養老院之類的。

    上頭領導看公司一直都堅持做下來了,所以才有這檔子事兒。

    其實把書捐了隻不過錦上添花,捐不捐都沒太大問題。”

    楊興盛很高興,說話到現在,他臉上才第一次露出笑容。

    “不行那就把那些起居注都捐出去,左右沒嘛價值,留著也沒別的沒好研究的,索給博物院,讓他們去做研究吧。”

    看得出來,楊興盛對楊振興競選全國人大的事情十分上心。

    甚至願意把他早年間收來的寶貝拿出來當籌碼。

    不過老人一開始收這些古董,為的就是留給子孫後代,萬一有什麽事情,能夠拿出來利用的。

    他又不是收藏家,家裏也不缺錢,沒必要惦記那些物件價值多少,舍不得放手。

    光現在楊振興每年公司做慈善拿出來的錢,積累下來的金額,都不知道能買到多少古董了。

    沒錢的人眼裏,古董就是古董,有錢人眼裏,古董不過是可以利用的工具罷了。

    捐贈的事情暫時不著急,楊振興打算了解一下程序,再跟故宮那邊聯係。

    省的中間因為什麽程序不清楚,再出現問題。

    但是公司這邊的情況,就由不得楊振興慢悠悠的處理了。

    經過改革,現在各部門分工更加明確,采集往年記錄,錄入數據庫方便分析的時候,很自然的查出來了許多問題。

    為此,楊振興在處理完所有積壓文件後,第一時間召開了全體管理會議。

    “大家說說看吧,這事兒應該怎麽處理!”

    問題不是別的,即便公司早在奧運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物流鏈,食材生產到加工售賣基本不需要對外采購,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但是一些調味料上,依然需要從其他公司采買。

    問題就出現在這方麵,整理資料時,還是華夏基石那邊的專家組發現了問題,並把問題匯報給了楊振興。

    京城的店都是公司統一購買,然後配送。

    可當初魯省、津門等地,開的店數量不多,所以采購這塊都由各家店自己解決。

    後來魯省分店越來越多,公司也在章丘建立了種養殖基地和加工廚房。

    解決了食材方麵的供應問題,調味料這塊依然由那邊每家店和辦事處采購。

    這就導致了有些店的廚師長和經理串通一氣,從中間收取回扣好處,撈了很多錢。

    楊振興自問自己給他們開的工資都是行業內頂尖的。

    別人家服務員每個月還一千多的時候,他就給出了兩千的底薪,會外語有能力的甚至給到快三千。

    加上獎金績效亂七八糟的福利,一個月三四千綽綽有餘。

    跟其他行業比工資肯定不是很高,但同行裏他是最多的。

    要知道2010年,京城平均每月工資是4201元,他們家服務員工資都差不多有這個數。

    更別提廚師長和經理了,一個月上萬輕輕鬆鬆。

    即使這樣,還有人吃回扣,你說楊振興怎麽可能不生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