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觀察年輕廚師

字數:4444   加入書籤

A+A-




    評委們開過會,吃完晚飯,楊振興又跟著去給選手們開會。

    晚上回到酒店後,高會長沒有說太多事情,隻是叮囑楊振興比賽的時候跟在自己旁邊就行。

    等需要他去給選手評分的時候,到時候會提前通知他。

    畢竟楊振興現在沒有國家級評委的資格,上麵領導也擔心他會出錯。

    這次安排不過是為了幫他刷資曆、刷聲望。

    具體的評委工作,還是得讓夠資格的國家級評委來負責。

    因為比起比賽的目的,楊振興的事情算不上什麽。

    萬一真的因為他引起問題發生,安排這次事情的沒有一個人有好果子吃。

    第二天一早,楊振興收拾著個人衛生,正換衣服去參加開幕儀式。

    突然他的手機響了起來。

    接聽之後發現,是在京城的師父打過來的。

    “振興,你那邊比賽開始了嗎?”

    楊振興趕忙回答道“還沒呢師父,我還在酒店沒走呢,您那邊兒事情有結果了?”

    “對。”

    電話裏黃師傅語氣很輕鬆,說道“我跟上麵領導匯報了一下這件事情,領導們很重視。

    現在網上那些造謠的報道都已經刪除了,並且對網站進行了口頭警告,不用再擔心網上有人會繼續亂說話了。”

    扣掉電話,楊振興心裏一陣輕鬆,感歎領導們出手就是雷厲風行。

    這才剛過去幾天?

    就已經把網上那些報道全都刪掉了,還警告了亂發信息的網站。

    解決了一件麻煩事,這次比賽工作又十分輕鬆愜意,讓楊振興帶著輕鬆的心情,愉快的開始了工作。

    比賽依然分成個人賽和團體賽兩個模式。

    內容包含了冷菜、熱菜、麵點和食品雕刻四個項目。

    因為不需要楊振興過多參與,所以他閑得無聊,開始觀察起國內年輕廚師裏麵,有沒有實力比較強的。

    觀察年輕優秀廚師,並非隻是站在前輩的角度去觀察。

    他沒有忘記高會長之前給自己的建議。

    老一輩廚師,或者說他這個年紀的廚師,早就沒幾個有動力、有理想的了。

    大家這個年紀大多都已經在後廚或者飯店裏身居高位,成為中高收入人群。

    比起理想什麽的,大家更希望得到的是穩定。

    隻有工作穩定,收入穩定,才能養得起家裏的父母妻兒,生活質量能一直保持在一個平均水準上麵。

    如果叫他們去為了中餐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件事去努力,誰也不會放棄穩定的工作跟著亂來。

    但是年輕廚師就不同了。

    二十多歲到三十歲這段進入壯年之前的時間,多少還能保留一些自己的理想,擁有屬於自己的雄心壯誌。

    畢竟這個年紀也才剛剛步入社會不久,身份地位普遍不高。

    大家對於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都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奮鬥的勁頭比中年更強。

    要是能夠將一批廚藝基礎和實力不俗的年輕廚師拉攏在一起。

    楊振興相信對於實現自己‘讓中餐走入世界各地百姓三餐’的理想,會起到巨大幫助。

    到時候自己實現了理想,年輕廚師們也能獲得想要的地位和收入。

    他們對於中餐和自己職業的認識與想法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

    能夠間接推動全國烹飪協會等相關單位一直以來在國際上推廣宣傳中餐的計劃。

    不是一箭雙雕,說是一箭三雕也不為過。

    留意了幾個表現不錯的廚師,楊振興悄悄記下他們的樣子和名字。

    打算回頭看一看選手報名信息,看看他們是從哪裏來的廚師,打聽一下各自師父又是誰。

    這些信息肯定要提前先了解清楚,才能決定下一步是否要接觸。

    前麵曾經多次提到過。

    廚師這個行業,或者說任何行業,都有各自的圈子。

    娛樂圈有京圈、港圈、滬圈這樣的劃分,廚師自然也有屬於自己行業的劃分。

    簡單來講,他們川菜就有黃派、藍派的區別,還有史派等其他不同派係。

    每個圈子的人,接觸的對象都是差不多固定的。

    老師傅可能年紀大了,經曆的事情比較多,所以認識的同行比較多,其中不乏有比較親近的其他圈子的人。

    但年輕廚師人脈沒有老師傅那樣廣,他們現在還隻局限於學校同學、師父師門的範疇裏。

    不然也不會有‘二十歲出門靠關係,三十歲出門靠朋友’的說法。

    國外對於員工的認識,同樣也是如此。

    他們認為一個人,隻有在五十歲的時候,才能完全體現出最高的價值。

    因為這個年紀,專業方麵已經從業很多年,水平毋庸置疑。

    在人脈上,同樣也達到人生的最頂峰,可以利用的人脈是一生裏數量最多的時間。

    如果不能滿足這個條件,基本等於之前的人生是失敗的。

    這也是為什麽,許多領導層的人,年紀差不多都是四五十歲左右的樣子,很少有三十多歲就能走到這個位置的人的原因。

    了解過他們背後的各種關係,捋清楚脈絡,才好計劃下一步該如何去接觸。

    要是沒提前了解這些信息,到時候聊起來發現互相親近的關係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

    那場麵就不好看了,彼此雙方都尷尬,事情也談不成,白耽誤功夫。

    在觀察了一天國內優秀的年輕廚師表現後。

    比賽開始的第二天,楊振興終於接到了高會長委派的任務。

    第一天是團體賽,第二天開始,四個個人賽項目就要展開角逐。

    他負責評審打分的對象不是國內廚師,而是要給那些海外來參賽的華人中餐廚師打分。

    這些海外廚師前麵也說了,水平參差不齊,幾乎沒有幾個拿得出手、有實力的人。

    國家級評委,雖然能夠憑借自己的職業精神和道德,去給他們打分。

    但實際上沒有幾個專業評委願意被分配到這份工作。

    見多了專業的中餐選手比賽,再過來給這些比業餘水平高那麽一點的低水平廚師打分。

    你讓那些國家級評委作何感想?

    沒有人願意主動接受,自然就到了楊振興該出場幫忙分擔解憂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