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賽前準備

字數:2176   加入書籤

A+A-




    楊振興覺得,這次比賽和上次相比,之所以有這麽大不同,還是有很多原因的。

    之前的比賽一個是報名範圍限製了年齡段,隻有三十歲一下的廚師才能參加。

    其次在國內舉行,政治和宣傳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

    在國內中餐環境下舉辦中餐比賽,歪果仁沒幾個知道的,國內老百姓也沒有任何興趣去關注。

    但這次在意呆利米蘭城舉辦中餐大賽就不一樣了。

    首先放開了報名限製,隻要是中餐廚師,任何年齡段和企業都能報名參加。

    最關鍵的是在國外,當地會大力配合,能獲得更多歪果仁和中國人的關注。

    米蘭城可以拿這件事作為吸引國內旅遊的一個宣傳點去宣傳。

    國人看到相關宣傳內容,會認為對方城市對華態度友好,居然舉辦許多有關中國文化的活動。

    天然上會增加很多好感。

    外加米蘭城本就是歐羅巴時尚和旅遊聖地之一,能夠起到1+1>2的效果。

    試想一下。

    國人報名旅行社,想要去國外旅遊。

    兩座不同的城市,都有很深厚的曆史,都是旅遊勝地。

    一個常年舉辦多個中華文化相關的比賽或者活動,另一個沒有。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把前者作為出行選擇,這算是利用了人類潛意識做文章。

    就算比較理智,不會憑著這樣的手段影響自己的選擇。

    像前麵說的,至少會對這座城市產生好感。

    大量歐羅巴各地的中餐廚師和餐廳飯店紛紛報名,其實也有打著吸引國內遊客去消費的心思。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出國旅遊或者出差工作過。

    去了當地旅遊,很多人都覺得,你花那麽多錢,費那麽多功夫出去玩,那肯定要品嚐當地地道的美食。

    去國外旅遊還去吃中餐,那你出去幹嘛去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也要辯證的看待問題,不能一竿子打死。

    去國外旅遊,品嚐當地特色美食沒毛病。

    但當地的美食,並不是都適合其他國家遊客口味的。

    飲食習慣的不同,導致了許多人吃一次嚐嚐新鮮可以,每一頓都吃,就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人家國外早上吃麵包,或者麥片衝奶,幾個國人能受得了這個?

    偶爾吃一次可以,吃多了就不行了。

    所以旅行團在就餐安排上,都會把當地餐廳和自己國家餐廳交叉著安排。

    旅遊帶著小鍋、方便麵和食物,自己回房間製作,這種事情並不是偶爾才會發生。

    隨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入,國內有錢人越來越多,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也越來越多,出國旅遊的人次,每年都在上漲。

    作為世界旅遊聖地的歐羅巴各國,是許多國人首選。

    當地華人開的餐廳、飯店,或者是連鎖品牌,隻要能在國內主辦的國際中餐賽事上獲得獎牌。

    等於他們就在國人麵前多了一個來自國內的認證。

    證明他們家的飯菜,是得到國內和國際中餐專業評委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