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島內廚壇現狀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A+A-




    實話說,楊振興和阿發師也不過十幾年前有過一些交流,其實算不上多麽熟悉。

    今天過來拜訪,也是知道了這件事,恰好又認識,對方也是他的老前輩。

    出於禮貌,所以楊振興才走了這一趟。

    大概聊了點家長裏短,他正打算告辭離開。

    沒曾想阿發師卻突然感慨起來。

    “唉!當年見你的時候,我們幾個心裏還不服氣,說島內也有不輸給你的同輩廚師。

    隻不過當時正巧他們都在國外學藝,沒能和你下場過幾招,不然指不定誰輸誰贏。”

    歎了口氣,阿發師搖頭苦笑著說道“結果過去這麽多年,事實證明我們當初都錯了!

    當年我們看好的島內年輕廚師,倒是有幾個混出來了,最多也不過在知名飯店擔任總廚,在島內稍微有點名氣。

    不像你,這幾年在國際上時常能看到你的身影,已經是國際知名中餐大師,連阿美利加的節目都主動邀請你去參加。”

    楊振興摸了摸鼻子,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說起來,灣島的年輕廚師還真沒幾個多麽出名的。

    像阿發師,在東南亞可以說是中餐‘神’一樣的人物,收割的獎項和身份一張紙都列不完。

    而且在國際上也十分有名。

    不僅是美日等許多國家烹調協會的高級會員,還是國際技師技能鑒定的評委。

    楊振興曾經參加過的亞洲fha烹飪大賽,阿發師多次獲得過金牌。

    還有一個人獨立完成宴席項目,最後獲得金牌的成績。

    雖說真正出名是因為電影的關係,隨著電影獲得艾斯卡最佳外語獎,阿發師也炙手可熱起來。

    也不能忽視對方本身的實力,不然導演也不可能邀請他拍處理食物的特寫。

    其他幾個老一輩的島內廚師,名聲不及阿發師,可在海外也有一定聲譽。

    但是再看年輕一輩的廚師,就沒幾個人有如此成績了。

    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楊振興稍微知道一些。

    跟國內情況稍有些類似。

    現在大量年輕人,因為學習中餐太累太苦,沒辦法很快做出成績。

    再加上海外的影響。

    所以許多年輕人轉而去學習西餐製作。

    國內作為中餐大本營,加上政府有意保護,學習西餐的人數還能控製在一定範圍。

    可是灣島沒有這方麵的行動。

    國力一天天衰弱,開始被大陸全麵趕超,並有遠遠甩在身後的趨勢。

    一些政治人物,為了自身利益,開始忘祖數典,親近阿美利加等對華不友好國家。

    導致了島內不少人高舉‘自由’旗幟,實際上開始被那些國家洗腦。

    大量年輕人放棄中餐和台菜,遠赴歐美追求西餐技藝。

    十、二十出頭的年輕廚師,隻要表現出有不錯天賦的,都會去西方國家學藝。

    看似身上有個什麽藍帶徽章,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那隻不過是騙一騙外行人和普通老百姓罷了。

    實際上隻要在藍帶西點學校畢業,十八個月就能拿到。

    除此之外,頂多在一些類似國內賽事等級的海外烹飪賽事上拿到幾個獎項罷了。

    卵用都沒有,無非讓自己名字前麵多幾條標簽。

    不了解或者崇洋媚外的人看了大呼牛批,如果在網上查,一些比賽甚至都查不到具體信息。

    回來後也就在本地翹翹尾巴,出去連東南亞都沒人買賬。

    不像國內廚師。

    雖然拔尖的人才很少,可至少也能抓出來一大把獲得國際頂級賽事獎牌的年輕廚師。

    從心眼裏,楊振興多少有些看不起那些灣島有些天賦,卻放棄中餐和台菜,去學習西餐的人。

    先不說把祖宗的東西都丟掉。

    許多人學了半天,什麽東西都沒學出來,然後回國開餐廳騙人,做一些還算說得過去的西餐。

    簡直是腦子有病!

    不過這些話他可不能跟阿發師說,交淺言深是做人大忌之一。

    如果他也跟對方同一個歲數,倒是可以站在前輩角度點評一下這種情況。

    等阿發師發完牢騷,楊振興順勢起身告辭。

    臨走之前,對方拍了拍他的肩膀,滿是鼓勵的說道“兩岸許多問題都沒法拿出來說,但是我希望你能繼續在國際上,讓中餐發揚光大。

    老一輩沒有走完的路,就靠你們年輕人繼續走下去了!”

    拋開拜訪阿發師的小插曲,楊振興接下來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開完會後,隔天,大賽拉開帷幕。

    這一次,全國烹飪協會蘇會長親自抵達現場,參加開幕儀式,表示國內對這次兩岸廚師都有參加的比賽的重視。

    閩省高官等當地領導,也出席了儀式。

    這麽大的規模,多少讓楊振興等評委感到一絲壓力。

    比起他們,其他報名參賽的廚師壓力更大,當然也更興奮。

    因為大賽獎勵十分豐厚,都快趕上參加全國烹飪大賽了。

    每個項目金牌得主,都會獲得全國烹飪協會頒發的‘中國烹飪名師’榮譽稱號。

    直接入選下一屆世界中餐聯合會舉辦的中餐世界杯,成為種子選手。

    將有機會角逐‘國際中餐名師’榮譽。

    金銀銅牌得主,職業技能資格都自動升一級,初級技師需要參加筆試通過後,才能晉升高級技師。

    當然,所有人也都會入選全國名廚專業委員會新星俱樂部和專家組的考核名單。

    這獎勵可比一般全國賽事高出好幾個等級。

    如果能拔得頭籌,可以說直接一步登天。

    獎項很誘人,但是當比賽項目開始以後,評委們卻犯了難。

    國內廚師倒還好說,百般武藝都是中餐範疇,各個菜係紛紛亮相登場,還有大量以中餐為主的中西結合菜。

    反觀灣島廚師。

    稍微有點年紀的,製作的還是台菜,以閩粵菜特色為主。

    年紀輕一點的,就跟前麵說的那樣,絕大多數人的製作方式都是西餐。

    雖然大賽沒有標明必須要製作中餐,但大多數評委們,都下意識的把‘在國內舉辦的全國比賽,理應用中餐烹調方式’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後在評分上麵,出現了許多犯難的問題,讓組委會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