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老師傅的事跡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坐上崔副主任的車,倆人立刻前往國賓館。
在路上,楊振興還回答了崔副主任的幾個好奇的問題。
說起侯師傅改良的這道佛跳牆,還要從1984年說起。
時任的李主席,當時宴請來華訪問的阿美利加總統裏根。
因為國家不像剛建國那會困難,國宴菜裏出現了一些比較奢侈的菜品,佛跳牆就是那次國宴菜單裏的一員。
為了製作這道菜,國賓館提前一個月,就專程請來了閩菜大師強木根強師傅。
正宗閩菜佛跳牆,是用魚翅、鮑魚、海參、魚唇、蹄筋、廣肚、魷魚等海味珍饈作為主料。
還會添加豬蹄、雞爪等食材為輔,以花雕酒煲煨而成。
可是宴席當天,這道造價頗為昂貴的大菜,外賓卻基本沒動,隻是禮貌性的喝了口湯。
原因就是裏麵含有豬蹄、雞爪等食材,而且湯裏酒味太重,這些歪果仁不習慣。
侯師傅發現這一點後,當天回去立刻埋頭研究如何改良。
經過他一個晝夜的反複嚐試,實驗出讓主料保持不變,去掉了豬蹄、雞爪等輔料。
原來用反複多次煲煨出的濃湯勾兌湯汁,改成了久燉吊清的清湯,花雕酒的量也進行了減少。
燉出來的成品海參金黃、魚翅脆魚筋爽,味道香濃而醇厚,芳香久久不散。
結果第二天晚宴,又上了侯師傅改良後的這道菜。
第一天沒吃的裏根聞到香味後,忍不住破了例。
本來隻想喝口湯,結果最後一碗佛跳牆吃的幹幹淨淨。
其他隨行人員看到自己老大都這樣了,也跟著吃了幾口,接著也吃得停不下筷子。
不隻是裏根感到滿意,請來的閩菜大師強師傅,對侯師傅也佩服的五體投地。
短短一天時間,就能把外賓不吃的傳統佛跳牆,改良成讓他們吃得一幹二淨的境地。
這樣的實力足以讓其他大師為之驚歎。
“說起侯師傅,怹老人家可以說是這個!”
在車上,楊振興跟崔副主任聊起了已經去世的老師傅,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咱們國宴最早六菜一湯,後來總理看到後,讓侯師傅改成四菜一湯。
他回去後直接確定了三葷一素一湯,搭配冷菜、小菜、點心和水果的規格,菜量上力求精巧別致。
既能保證吃好,又能避免浪費,受到首長們一致誇獎,並一直延續至今。”
“這還不算完,84年在15號樓宴請巴鐵領導人阿拉法特。
因為對方信仰教,吃的是清真席,侯師傅直接采用了分餐製的方式,也得到了記的表揚。
然後宴請外賓的國宴實行分餐製,也因此誕生,到今天也在繼續執行。”
崔副主任雖然知道這些事情,但裏麵許多細節內容,因為時間久遠並不清楚。
現在聽完楊振興的講述後,對侯師傅是感歎連連,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原來的老師傅們無愧於國寶的稱呼,現在的年輕廚師還差得遠啊!
不知道其他老師傅有多少手藝,也像侯師傅這樣,去世之後再也無人能夠再次重現。”
楊振興現在對於這件事倒沒有以前那麽悲觀。
他安慰道“崔主任,原來咱們國家把精力都放在其他地方,沒有照顧到,但近年來開始持續大力關注這些方麵。
相信隻要有廚師能夠吃得了苦,總有人能把已經失傳的那些菜再次重現。”
說話間,專車來到國賓館。
因為提前打過招呼,加上車上的通行證。
門口警衛隻是確認過信息後,直接放行。
一路來到最北麵的五號樓餐廳食堂,小侯師傅等一眾國賓館廚師長早已等在這裏。
見到楊振興下車後,他們十分熱情又有些別扭的對他的到來表示了歡迎。
看到這些廚師長別扭的表情,楊振興感到很好笑。
他完全能夠理解對方現在的情緒。
一方麵自己過來,是來支援他們完成接待任務。
另一方麵自己師父的拿手菜之一,這麽多徒弟居然沒一個能做的,還要專門請他這個外人來做,心裏感到十分丟臉。
崔副主任才不管他們丟不丟人。
在他看來,自己的任務就是完美完成這次外賓接待任務。
簡單打過招呼,他立刻反客為主,迫不及待的邀請道“楊師傅,時間有限,咱們先去廚房?”
楊振興也無意跟其他人多廢話,爽快的說道“好的主任,我先抓緊試著製作一遍,先看看成菜是否跟侯師傅一樣。”
簇擁著來到後廚,楊振興換上了國賓館專門為他準備的廚師服。
正指揮著其他廚師把自己需要的廚具和食材準備好。
小侯師傅和其他廚師長這時候湊了過來,小聲詢問道“楊師傅,說起來菜譜我父親留下了。
但我們按照菜譜上的記載,就是製作不出上麵寫的成菜色澤和味道。
所以這次您製作的時候,能稍微教教我們製作時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和細節嗎?”
楊振興沒有端著架子,友好的點頭笑著答應道“小侯師傅,您跟我客氣幹嘛?咱們都是認識那麽多年的老朋友了。
說實話我心裏也不是很有譜,畢竟距離侯老師傅指點我,已經過去快二十年了。
如果一會兒製作的時候哪裏您覺得不清楚,隨時問我就行,咱們之間沒那麽多講究。”
小侯師傅心裏鬆了口氣,不過臉上依然覺得火辣辣的。
他從衣服兜裏掏出一個筆記本,遞給楊振興,說道“這是我父親留下來的國賓館菜譜。
裏麵有其他師傅的菜,也有他自己研究出來的,你可以先看看,看看能不能回憶起當初他教你時的一些細節。”
楊振興也不客氣,小心接過後,道謝道“謝謝,那我就不跟您客氣了!”
在其他廚師還在準備食材的時候,他在侯師傅等廚師長的陪同下,一起翻閱了菜譜上侯老師傅記載的改良佛跳牆菜譜。
雖然隻看了這一道菜,其他內容楊振興為了避嫌,一點也沒看到。
但不得不說,他十分佩服侯老師傅的一番苦心。
菜譜上記載的內容十分詳細,從十幾個人的小型宴會各個材料和調味品的具體用量,到上百人大宴席需要的用量,全都清清楚楚的寫了下來。
楊振興真想不明白,為什麽有這麽詳細的菜譜,其他人居然照著做,都做不出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