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紀錄片播出
字數:2103 加入書籤
在楊振興在滬市忙著國家烹飪隊集訓工作的同時,他在央視拍攝的旅遊美食紀錄片,也悄然播出。
國內在紀錄片這方麵起步很晚,比歐美等國家晚了太多年。
畢竟紀錄片是電影改革延伸出來的一個分支,是用來記錄真實生活景象的。
53年,在京城,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攝製新聞片和紀錄片的專業機構——zy新聞紀錄片電影製片廠。
到8、90年代,新運動紀錄片開始出現,通過vcd、dvd等方式廣泛傳播。
但一直到11年,央視才正式成立了專門的紀錄片頻道,以第九頻道的標識,成為固定頻道之一。
雖說國內有許多人,之前拍攝過諸如《流浪京城》等紀錄片作品。
但許多人第一次接觸紀錄片,都是觀看的從國外買來版權的片子。
即便是央視紀錄片頻道,成立之初,幾乎都用買來的紀錄片,填充頻道內容。
自己製作的紀錄片,也大多都會和國外進行合作,聯合拍攝製作。
比如《寰宇視野》時段,幾乎都是買來版權的英美等國的紀錄片作品。
《特別呈現》,倒是多為央視自製紀錄片,但也有跟bbc等國外電視台合作製作的節目,像是《美麗中國》等等。
一直到13年,從國外電視台學習了兩年多紀錄片製作經驗的央視,才開始徹底獨立拍攝製作紀錄片。
因為在國內熒幕出現時間晚的關係,其實收看紀錄片的人群很少。
隻有紀錄片愛好者,才會一天到晚收看。
其他人偶爾看到這個頻道,也都隻會出於打發時間無聊、或是正在播出的內容感興趣,會留下來收看。
要是他們喜歡看的節目開始播出後,便會立刻調走,很少會長時間收看。
所以楊振興參與錄製的這檔最後定名為《早餐》的紀錄片,播出後並沒有掀起太多聲浪。
但是,跟楊振興多次合作、現在已經成為國內知名電視節目導演的施修遠,不能看著自己培養出來的弟子,第一次獨立製作節目卻掀不起一絲浪花。
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這檔紀錄片,被同步搬到了網絡上進行播出。
並且毫不回避的,在監製一欄寫上自己的名字,並作為宣傳點。
跟現實情況不同。
由於施修遠這些年導演製作了大批備受歡迎的電視綜藝節目等電視節目,他在國內的名氣非常大。
擁有非常龐大的觀眾和粉絲基礎。
可以說他是導演中的流量明星、身上流量最高,卻不是明星的導演。
同時因為他的眼界和思維。
在台裏取得一定地位、話語權和影響力以後,全力建議推動央視發展網絡電視新媒體。
並且立下軍令狀,利用央視的平台和資源,打造了一個頂尖的網絡電視平台。
憑借本身央視大量優質節目,央視網絡電視網站,已經和某酷、某藝等網絡視頻網站,成為國內最大的網絡視頻網站之一。
當然施修遠沒有跟其他網站搶網民自製內容,就單純憑借央視的節目,跟他們對壘。
因為施修遠為了自己弟子,在紀錄片上打上了自己旗號做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