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春天來了

字數:4385   加入書籤

A+A-




    “這可是英雄鋼筆!我爺爺專門找人要的票幫你買的!很貴的!”何尚超看著楊振興手裏的鋼筆羨慕的不要不要的。

    這年頭外麵的大人都喜歡在胸前的口袋裏別一支鋼筆,表示自己很有文化,如果你也別了一支,那麽回頭另一個人可能會別兩支。

    他們這些小孩子平時都用蘸水筆,鋼筆摸都摸不到,哪裏能不羨慕。

    何尚超的哥哥何尚濤還是上了初中之後,家裏才給他買了一支鋼筆用,而且是普通貨,六毛錢一支,比英雄牌差不知道多遠。

    聽到何尚超這麽說,楊振興更加愛惜這支鋼筆了。

    本來還打算給小夥伴們看看,現在直接捂在胸口,藏得嚴嚴實實的,用一隻手抓著不放,“行了三兒,我回頭給你做好吃的,撫慰你痛苦的心情!”

    回家後楊興盛知道了這件事,依舊沒有說什麽,隻是再次叮囑自己孫子好好學習,以後好好對待何爺爺。

    鋼筆的風波鬧了很久才稍微消散了點,因為現在孩子們已經顧不得這些。

    一夜之間京城突然刮起了大風,一時間是天昏地暗,地上的枯枝敗葉雞毛蒜皮刮得四處亂飛,黃沙也鋪天蓋地的襲來,整個天色都是黃黃的。

    大風刮得人睜不開眼,走路都很費勁,稍微一張嘴滿嘴都是沙子。

    何尚超他們因為天天都要去上學,整個人被捂得很嚴實。

    戴著口罩和帽子,隻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麵,而且因為大風眯成一條縫。

    不過大風來的突然,去的也很快。

    俗話說風後暖,雪後寒。

    大風過後春雨姍姍來遲,把昏黃的天空再次洗刷幹淨,空氣也變得清新,春天正在這時悄悄而來。

    爬到屋頂,遠遠的可以看到城外的西山北山交清布綠。

    柳樹發情的紙條將舒未舒的隨風搖擺,一些院子裏的藤蘿開出了整架的花串。

    楊家院子裏,石榴花海棠花一前一後爭相開放,跟黑白配色的冬季相比,顯得綠意盎然。

    楊興盛把楊振興和劉建業喊道身邊,準備給兩個小孩兒安排任務。

    “開春了,院子裏也該好好收拾收拾種點東西了。前院你們不用管,把後院空地的雜草全都拔出來,把地上的土翻一翻,回頭咱們自己種點菜吃。”

    兩人接到命令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僅僅一天的時間,就把後院的所有雜草全都清理幹淨,甚至連那棵棗樹冬天落下來沒清理的葉子,也都清理幹淨。

    楊興盛不知道在哪裏淘換來了一些蔬菜種子,全都種在了後院的地上。

    什麽韭菜、辣椒、黃瓜、茄子、小柿子,蒜苗、小蔥等等很多蔬菜,錯落有序又密密麻麻的全都種了一遍。

    楊振興兩人每天又多了一項功課,那就是時不常的到後院照顧菜地,沒事兒澆個水除個草什麽的。

    前院沿著牆根,楊興盛用碎磚壘起來一溜簡單的花壇。

    在裏麵種了一些芍藥牡丹月季等鮮花,還拉回來一些竹子種上。

    種完花又不知道去哪裏用三輪拉回來兩個大水缸,放在中院裏灌滿水,弄了點水蓮之類的在裏麵養了一些金魚。

    原本整個家裏,雖然有三人兩狗一隻貓,顯得十分熱鬧,但是現在種了這麽多花草蔬菜後,變得比之前更有生機活力,生活的味道變得比以前更加濃厚鮮活。

    何尚超和李國慶兩個人對此是最能感受到變化的。

    “羊排,我怎麽覺得你們家哪裏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李國慶在一邊點頭,表示認可這個說法。

    “沒有啊!就多了兩個大缸,我爺爺在裏麵養了幾條金魚。”

    何尚超他們院子裏有三戶人家,何家、李國慶的李家還有一個張家,姓張的那家喜歡金魚,就在院子裏養了不少,兩人早已見怪不怪。

    “不是金魚的事兒,我們院子裏也有金魚,養魚不是這個感覺。”

    看到發小還有想繼續研究調查下去的意思,楊振興直接打斷轉移了話題,要不然還不知道何尚超要神神道道的折騰到什麽時候呢。

    “不說那個了,你們倆找我來有嘛事?好不容易大禮拜總不是過來談什麽感覺的吧?”

    經過楊振興這麽一提,倆人才想起來正事。

    “我媽讓我們采一些槐花榆錢兒回去做餅吃,這不是過來想喊著你們一塊兒的嗎?咱們得抓緊點,不然胡同裏的槐花都被其他孩子搶光了。”

    一邊一直沒說話的劉建業一聽有吃的,立刻來了精神,“對對,得抓緊行動起來,都被別人搶幹淨了咱們沒得吃了!”

    三人現在已經對劉建業一提起吃的就來精神已經習慣了,也沒人接他話茬。

    “那咱們就抓緊吧,別再這呆著了,走吧!”

    胡同裏每家門前都有一棵大槐樹,楊振興聽爺爺說古代胡同裏住的都是大戶人家。

    槐樹在四九城一直有吉祥、祥瑞的意思,還有‘門前一顆槐,不是招寶就是進財’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家在門前都會種槐樹。

    但是槐樹不能種在院子裏,因為樹上有一種蟲子叫‘吊死鬼’,在院子裏種不吉利。

    出了院子,發現胡同裏已經有不少小孩被家裏派出來沿著道爬樹摘槐花。

    畢竟是禮拜,學校休息不上學,派出來幹活總比在家搗蛋添亂要強。

    趕緊在門前的大槐樹上把槐花都摘下來,何尚超又帶著三人溜進去七爺府,跑去偷別人種的香椿芽,回家讓家裏炒雞蛋吃。

    香椿芽對老百姓來說是好東西,隻有春天那幾天可以吃得到,清明下完雨之後,再長出來的香椿芽就不能吃了。

    摘回家不管是跟雞蛋一起或攤或炒,還是醃一醃作為喝麵條的菜碼都可以。

    稍微摘一點,幾個小孩兒就迫不及待的往何尚超他們大院跑。

    何媽媽和李媽媽還有張家媽媽早就在院子裏忙活起來了。

    三家不光是院兒裏的鄰居,家裏的老人原來都是抗戰的戰友,文化部的同事,關係都很親密。

    或是一個月或是趕上什麽日子休息,幾個家裏的女人總會湊在院兒裏一起忙活著包餃子或者蒸窩頭什麽的,晚上幾家人湊在院兒裏一起吃飯。

    等著孩子們的槐花回來之前,她們已經做了不少玫瑰餅和藤蘿餅。

    餅子是用冰糖、果仁、芝麻、香油還有花碎做餡兒和起來製成,可以烙著吃,也能烤或者上鍋蒸著吃。

    當然這是有錢人家的吃法。

    一般家庭就拿點榆錢兒槐花,和上棒子麵,蒸窩頭或是槐花扒拉。

    回到家的孩子圍著桌子,眼巴巴的瞅著桌子上的美味,嘴裏忍不住流哈喇子。

    偶爾分得一塊,幾人之間總會哄搶一番。

    婦女們的笑罵和孩子們的吵鬧,組成了春天院子裏最美妙的音樂。

    新書發布,希望有書單的書友幫忙添加進去,作者先謝謝大家了!